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班级开展以“相约最美古诗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各组开展专题研究,在展示交流会上分享成果,并结集成册。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专题探究报告集的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相约最美古诗词”作为标题。(1 分)
2、第一组同学向大家介绍“《诗经》之美”。他们对文案中的字音和字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不读《诗经》,不知道国人的浪漫;不读《诗经》,不知道国人的优雅。《诗经》之美, 美到极致,其质朴清新的语言美、重章叠句的音韵美、“赋比兴”的手法美、“兴观群怨” 的功能美,惊艳了三千年的时光。孔子说:“诗三百皆可弦歌之。”梁启超说:“真金美玉、 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它备受历代读书人推崇,是国人的精神家底。它来自远古, 却把光照进我们当下的生活,成为每个国人心中最温暖的慰藉。
A.“叠”在此处是“重复”的意思,应写作“叠”
B.“兴”在此处指诗歌的表现手法,应读作“xìnɡ”
C.“备”在此处是“完全”的意思,应写作“备”
D.“藉”在此处是“想念”的意思,应读作“jí”
3、第二组同学向大家解说“宋词之美 Top10”的专题研究成果。下面文案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物阜民丰的大宋王朝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 却在大浪淘沙中毫不褪色,情韵依旧。宋词之美,美不胜收,那些文采斐然、流传千古 的佳作,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拍案叫绝。
TOP10 在画“北宋词人朋友圈”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晏殊、欧阳修、 王安石、苏轼的好友中,都有一个名字赫然在列——张先。俗话说物以类聚,能与这些大咖相交甚厚,他当然不是庸常之辈。“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层出不穷的“金句”让他俘获了北 宋词坛一众大家的心。
A.大浪淘沙 B.美不胜收 C.拍案叫绝 D.物以类聚
4、第三组同学向大家介绍“诗仙李白的仙气从何而来”的专题研究成果。他们想解说清楚下面文案中“焦距的变化”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焦距”的解释为“抛物面镜的顶点或薄透镜的中心到主焦点的距离”。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焦距 的变化”的意思应该是 。(2 分)
青年李白,25岁离家,独自仗剑远行,一步步走成了我们熟悉的那个李白。李白是从欧亚大陆的腹地走出来的,他的视野里永远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假如他是导演,很难有一个摄影师,能跟上他焦距的变化。他有家,诗、酒、马背,就是他的家。所以,他的诗句总能出人意料。
5、第四组同学的研究成果是“李白与苏轼:最美的诗词中,藏着最高级的活法”。下面文案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2 分)
中国人的精神生命中,不能没有李白,也不能没有苏轼。李白诗、苏轼词,成了我们刻在骨子里的DNA。当你心灰意冷时,有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疗愈你的悲观情绪;当你无所适从时,有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消解你的彷徨无助;当你遭遇挫折时,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会给你巨大的精神支撑;当你消极苦闷时,苏轼的 “此心安处是吾乡”会助你抚平心中的褶皱。李白与苏轼,一个是代表理想和浪漫主义的谪仙人,一个是堪称治愈系天花板的千古风流人物,读他们的诗词,你会在东坡的沉郁悲凉中得到抚慰,也会在李白的恣意洒脱中获得力量。
6、第五组同学向大家介绍诗歌的专题研究成果。下面是他们文字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们补充一个例子,并推测他们的结论是什么。(2 分)
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雅称,如李白被称为“诗仙”, 杜甫被称为“诗圣”, ① ……经过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② 。
7、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中参与“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的讨论,请你用“读诗是 ”或“读诗可以 ”的句式,写出自己的看法。(2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共4分)
8、默写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3)校园诗词大会进行到“超级飞花令”的最后环节,要求选手轮流说出带有“月”字和动物的诗句,如果由你开场,你会选用“① ,② ”。
(二)(共5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9-10题。(共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诗歌颔联用典,写诗人被贬后归来的感触。“怀旧空吟闻笛赋”运用向秀怀念嵇康而作《思旧赋》的典故,“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 ① 的典故,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 ② 之情。(2分)
10、“帆”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请结合两首诗歌的相关内容,分别谈谈你对两首诗歌中“帆”这一意象的理解。(4分)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三)(共8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11-13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辛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非丝非竹,射者中,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1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归”与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云归而岩穴暝。 B.吾谁与归。 C.殊途同归。 D.满载而归。
12、文中的“乐”意蕴丰富,下面对“乐”的理解不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醉翁的山水之乐。在滁州山水相映、时序多变的秀美风光中,醉翁自得其乐。
B.有众人的宴游之乐。滁人和宾客各尽其欢,反映出滁洲城政治清明,百姓和乐。
C.有禽鸟的山林之乐。游人驻足欣赏禽鸟的鸣叫,“游人之乐”更添“禽鸟之乐”。
D.有太守的“乐其乐”。作者虽遭贬谪,但爱民之心不减,乐民之乐的情怀未变。
13、根据《醉翁亭记》和下面这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欹①嵌②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④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①[敧qī]倾斜。②[嵌]张开。③[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④[置州]设置道州郡。
自然山水的描写之中往往寄托着作者的忧乐之情。《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写琅琊山朝暮变化、四季常新的美景,意在表达滁州的山水令他感到“① ”;《右溪记》中元结写小溪周围的怪石、佳木、异竹,是为了引出这里的景色虽美却“② ”,作者“为之怅然”,也是以此自比而惆怅。
三、名著阅读(5分)
14、在读一部名著前,你有怎样的阅读期待?读完名著后,它是否能满足你的阅读期待?你是否还有意外的收获?从《水浒传》《经典常谈》《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其中一部,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感受和思考。(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共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7题。
[材料一]
第 19届亚运会(The 19th Asian Games),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杭州举行。这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中国第三次举办的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作为杭州亚运会办赛理念之一,“智能”贯穿于亚运会筹备全过程。
走进位于杭州滨江区的亚运数字管理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整个奥体中心滨江区块的物理空间——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到网球馆“小莲花”,从建筑主体及其配套设施到场馆内控台仪表,所有设备通过数字孪生技术3D建模,清晰可见。场馆的能耗、实时状况、人流量、车流量……现实中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感知,并对异常设备及突发事件精准定位,让园区运营维护人员实现全方位管理,提升了综合管理效能。
杭州亚组委联合支付宝推出了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综合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通各类亚运场景,集成各类城市服务,为观众提供购票、出行、观赛、住宿、用餐和旅游等28项一站式服务。提供舒适、便捷的观赛体验,才能让观众全情享受亚运时刻,吸引更多人关注这场精彩盛会。目前,“智能亚运一站通”用户数已突破1亿,访问量高达40多亿人次。
杭州亚运会首次尝试数字火炬传递,“亚运数字火炬手”应运而生。在线下, 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于9月20日回到杭州, 完成了最后一站传递。在线上, 打开手机,智能终端用户通过“智能亚运一站通”支付宝小程序进入“薪火相传”,点击“挥一挥,传火炬",就可以成为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手”。用户参与数字火炬传递时,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摆”出一个专属形象,还可以选择专属服饰、运动套装等进行搭配。现实世界的“亚运火炬手”拓展至数字世界,更多人能够突破时空限制直接参与到亚运会的活动当中, 成为亚运精神的传递者。
“智能亚运”理念深入方方面面。杭州正利用多种科技手段提升智能化水平,努力向世界呈现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绣呈”的亚运盛会。
[材料二]
承担亚运会攀岩项目比赛的绍兴市柯桥区羊山攀岩中心场馆,外形酷似“蚕茧”,采用了半开放式设计,明亮通透。这处场馆的所在地原是废弃矿山,经建设开发,变身为配套762个座位的“岩壁芭蕾”国际赛场。
在改造和建设亚运场馆的同时,对场馆的使用也充分考虑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按照“赛时为亚运、赛后为城市”的建设原则,位于杭州拱墅区北景园的亚运会电竞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既要满足电子竞技比赛的要求,还要兼顾球类赛事、文艺演出、展览等综合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精彩赛事与节俭办赛,实际上并不矛盾。”杭州市市长姚高员表示,运用科技、智能和绿色方案的节俭办赛实践,将让亚运因杭州更精彩、杭州因亚运更美好。
[材料三]
2020年4月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正式向全球发布。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琮琮”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额头上有“神人兽面纹”,寓意不畏艰险、超越自我。“莲莲”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头顶上莲叶般的纹路交织相连,寓意万物互联,开放包容。“宸宸”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额头上有古桥桥洞,象征着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探索精神。三个具有未来感的吉祥物形象,凝结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内涵,诠释着三种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
无论是“大莲花”“小莲花”“大玉琮”“杭州伞”等场馆造型,还是融入良渚玉琮元素的“薪火”火炬、呈现杭州湖山景观的“湖山”奖牌和“青花瓷”礼服等等,在杭州亚运会的诸多设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无处不在。
“大型体育活动是展现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文化面貌的绝佳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语言,向中外观众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和杭州文化。”“潮涌”会徽主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袁由敏表示。
15、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数字李生技术让场馆整体管理运营能力得到提升。
B.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为观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和舒适的观赛体验。
C.此次亚运会不再采取传统的实体火炬传递方式,而是首次尝试数字火炬传递。
D.“智能”这一理念,体现在杭州亚运会的方方面面。
16、下面这则材料,可以和上述哪则材料结合,用以说明同一个内容() (2分)
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情况 | ||||
新建场馆 | 改建场馆 | 续建场馆 | 临建场馆 | 亚运村及分村 |
10个 | 25个 | 8个 | 8个 | 5个 |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都不行
17、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办会主题词为“团结、友谊、进步”,2010年广州亚运会则为“激情盛会、和谐亚洲”。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拟定三个主题词: 、 、 。(3分)
(二)(共11分)
阅读《青羊》,完成18-21题。
青羊
①他要去登山,塞北最高的山。什么样的高山,他都见过;什么样的险山,他都见过。真正登山的人,为的不是高度。
②一百年前,有一个人登上了这座山,在这之前,登上山巅的,只有青羊。那时,登上山顶没有一条路,登山人的脚踩在哪里,脚下就是他的路。这次登山,他为了寻找青羊,也为凭吊那个人。一百年前,那个人正是沿着青羊的足迹,攀上山巅。
③整理行装的时候,他看了一眼现代化装备齐全的行囊,突然想到那个人。当年,他的行囊能带上的,只有毡毛靴子、兽皮袍子、装满小米的包裹、马匹、猎枪,还有一胆子!在他之前,有那么多人跃跃欲试,拿着刀枪,冲着大山杀伐而来,可是,没有一个人站上那座山巅。
④坐在载着人的旅游车上,是永远也看不见青羊的。游客们只能看见最苍凉的风景。山顶的一切仿佛天地初生般静止,亘古不移的火山砾石,朴素而沉默。那里不需要多余的打扮,似乎连一棵草都多余。从前,有成群的青羊,攀上最高的险峰,站在绝顶之上,看山谷里的风起云涌。
⑤他们要走另一条路,这条路,那个人走过,青羊也走过。他揣着一张路线图和向导出发了,图上有百年前那个人的足印。他们很快穿过成片的红松林进入阔叶林地带,虽然这里水草丰美,适宜生存,可是,刚烈的青羊有更高远的志气,它们早就知道山顶有一池甘美的泉水。它们去往最高寒的绝顶,把狼群远远甩在身后。有时面对紧追不舍的秃鹰,它们宁可跳崖跃涧,在危崖上与秃鹰缠斗,不惜一起跌落深渊,骨碎血溅。
⑥极耐寒冷的松林,仍然不是青羊的停留之地,青羊还在更高的地方。他们向着更高处的岳桦林和高山冻原进发了,那里有千年不化的冰雪,生长着紧贴地面的苔藓和萱草。向导说,青羊不会下到更低的地方,习惯了生活在高山上的动物,已经适应了贫瘠的生活,它们都有一副铁肚肠。
⑦他想象着,那些青羊在岳桦林里的灌木带和森林边缘,啃食矮小的崖柳,刨出雪被下的野菠菜和紫云英。他突然无比心疼起那些青羊了,尽管他们从未谋面。他越来越想知道青羊的模样,想看到那群披着青苍锦缎的生灵,如一个个舞蹈的魅影,攀上暮雾缭绕的山顶,畅饮魂牵梦萦的泉水。
⑧很快,他们在向山顶进发的时候,被一座高大的岩石拦住了去路。他用工具钩住岩顶往上攀登,扳住一块岩石尖角,试着用脚勾住另一块岩石。可是他一脚从松脆的岩石上踩空,整个人像一只被猎人拎着耳朵的野兔,吊在半空中荡着。就在他荡向岩壁的时候,他看见岩壁上有层层细小的颗粒,多年研究动物的经验告诉他,那不是岩石,那是一座石化了的粪堆。
⑨他兴奋极了,吊着慢索,又一次荡过去,紧紧抓住那块岩壁。他终于看清了,难以计数的小真球凝结成一块巨大的岩石,一道道年代的纹理上,还能看见细碎的草茎。他难掩心中的狂喜:这是一座堆积了千年的粪堆!除了青羊,没有生物能留在这样的绝顶之上,如果这是一座青羊粪堆,那么千百年来,一定有无数的青羊曾在这里留下消息。
⑩他用力攀上了岩顶,发现脚下坚硬如石,刚才的狂喜慢慢退去了温度。他知道,这座粪堆已是半石化状态,也许最后一只青羊,早在多年前就已离开,他怎么可能找到青羊呢?
⑪走在前面的向导突然喊了一声,原来,他发现在岩石之上,有一条通向峰顶的小径,那条小径被磨得光滑圆润,清晰可辨地印着动物蹄壳的形状,仿佛传递着某种讯息。向导断定,这是一群青羊留下的蹄印。
⑫可是放眼望去,极顶之上只有一片亘古的寂静。高山像一只巨手,擎举起一池碧蓝湖水,池周十六座高峰威仪如剑,仰头问天,猎猎迎风。这让他想起一百年前的那个人,初登山巅,为天池十六峰命名时描摹的情景:“池水四围,白沙环绕,绚纹如线。余初临天池,天气忽阴忽晴,始闻雷声,继闻鼓声。霎时雾起,眼前一物无所见。少焉,雨止天晴。”百年前,那个人立于山巔之上,脚下踏着青羊的足印,满怀豪情地吟诵过:“辽东第一佳山水,留到如今我命名。”
⑬此刻,他也站在这片峰顶之上,望向远处十六座山峰,映着暗紫天色,朦胧成一个个青苍巨影。在薄雾凛凛间,有一队灵动的魅影,正鱼贯攀上山巅,几至云端,转瞬即隐入烟青色的山岚间。
(四望梅川河整理)
注:那个人指刘建封。1908年他对长白山及周边地区进行勘察,为天池十六峰命名。
18、文章以《青羊》为题。借助攀登者“他”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青羊的生存面临哪些挑战?(3分)
19、阅读文中两处画线的环境描写句,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20、“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小说内容说出你的认识。(3分)
21、文章第①段说“真正登山的人,为的不是高度”,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三)(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4题。
①新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名单日前公布,有不少“新面孔”。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防控期间自发筹集物资餐食、组织车队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主播李子柒通过拍摄美食短视频,助力农民丰收,弘扬传统文化,获得无数点赞。青联委员是各族各界青年中的佼佼者,人们关注 “新面孔”当选青联委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高人气,更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行业、职业岗位上拼搏奋斗,书写了一分新精彩。
②无奋斗,不青春!当今世界,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为广大年轻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年轻人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他们既可以在城市攻关工业互联网前沿科技项目,也可以走进乡村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既可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守护生命,也可以在生产车间精益求精、匠心制造。青春出彩,奋斗正当其时。给自己定一个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做一样东西像一样东西的小目标,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青年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③青春出彩,是在选定的领域里下功夫做到极致后的苦尽甘来。99%和 100%之间的距离看似小,但那 1%往往是最艰难的部分,也是达到卓越必须攻克的部分。新当选全国青联副主席的“80 后”钳工方文墨,为了提高操作精度,苦练基本功,每天完成往复单一甚至枯燥的锉修动作 8000 多次。正常情况下,钳工一年会换 10 多把锉刀,方文墨一年却换了 200 多把,有几次居然生生把锉刀给练断了。最终,方文墨加工的精度达到了 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 1/25,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年轻人只有肯下苦功夫,滴水石穿、铁杵成针,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才能做成大事、成为行家,获得肯定和掌声。
④青春出彩,更是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结果。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 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升华人生境界。青联委员、 “90 后”美团外卖配送员常凯,积极投身城市精细化管理志愿服务,将日常送餐工作与环境巡查紧密结合,及时反馈城市治理中的各类问题,为城市发展尽心尽力。曾有年轻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岗位太普通,很难做 出大贡献。其实,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找准定位、保持定力。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时代的发展大势 结合起来,就能找到青春出彩的路径,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
⑤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伟大的时代,呼唤各行各业涌现更多乘风破浪的弄潮儿。方方面面的出彩事迹让我们相信,当代青年只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就能在开拓创新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取材于《人民日报》)
22、下列词语中,对理解本文中心论点起关键作用的三个词语是青春出彩、 ① 和 ② 。(2 分)
拼搏奋斗 下苦功夫 融入社会 当今时代 正当其时 大有可为
23、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快递小哥汪勇、主播李子柒的事例侧重引出观点并论述各个行业的青年肯于拼搏就可以做出自己的成就。
B.当代青年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岗位的事例说明了只有目标远大、做大事才能青春出彩。
C.“80 后”钳工方文墨的事迹诠释了年轻人只有肯下苦功夫才能做成大事、成为行家,获得掌声。
D.外卖配送员常凯的经历证明了把个人奋斗同时代发展结合,就能找到青春出彩的路径。
24、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是如何推进本文论证的。(3 分)
五、作文(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作文一:“归零”是指将原来环境里熟悉、习惯、喜欢的东西放下,从零开始。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有时我们也需要回归到初学者的状态,或放松心态,或打破束缚,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挑战。
请以“归零”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作文二:一个“豪”字,照见了刘禹锡傲视困境的铮铮硬骨;一个“丹”字,照见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耿耿忠心;一个“变”字,照见了鲁迅疗救民众的灼灼深情……一个字,足以映照出一个人的性情品格。你读过的文字,或你生活的圈子,也一定会有这么一个人,或“仁”,或“严”,或“真”,或“趣”……
请以“‘ ’字照见斯人心”为题,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汉字,写一篇文章。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补充完整后的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