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改错试卷怎么跟家长回答(试卷错得一塌糊涂怎么回复老师)

自己改错试卷怎么跟家长回答(试卷错得一塌糊涂怎么回复老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9 08:22:27

都说要与孩子多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但很多父母面对这种观点是有苦说不出:自己和孩子好像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我说了,他听不进去啊!

“这孩子怎么就喊不动呢?”

“我都说了100遍了,你怎么就不听呢!”

“红脸白脸都唱过了,还是犯同样的错!”

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话,难道孩子的世界跟大人的世界天生有隔膜吗?

沟通是维护家庭关系的一个重要桥梁,并且在家庭教育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我们与孩子难以沟通,又谈何教育呢?

而亲子沟通不能局限在“让孩子听话”的范畴,它是家长们最需要学习的课程之一。谁说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眼前这张改错卷,就是家长们应该反复钻研的。

错误1:我说的都是对的

乐乐妈妈:上个星期六,乐乐的爸爸去杭州办事,刚好孩子的姨妈在杭州住,乐乐就一定要和爸爸一起去杭州看姨妈。我不同意,因为他爸爸是去办事的,没有时间陪他,我那天也没有时间,他自己去我们也不放心。

但是乐乐还是坚持要去,怎么说都不听,还马上给他姨妈打了一个电话,说要过去玩,让姨妈过去接,搞得我很难下台,真是难以沟通。

专家说:这位妈妈认为孩子任性难以沟通,原因是他不顾家长的劝阻要去北京,不听大人的话。

如果我们抛开“父母一定是对的”这样的固定观念,不难看出在这件事情中真正任性、难以沟通的应该是这位妈妈。这位妈妈不同意孩子的去的理由是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孩子已经解决了(让姨妈去接他),可是尽管如此妈妈还是不同意。所以,真正任性而难以沟通的,不正是这位妈妈吗?

在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家长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问题,解释一切,没有真正的去体谅孩子,却认为孩子不明事理、任性而难以沟通。

其实,他们的这种做法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在无形中坏破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强化了孩子们的依赖性和无助感。

父母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使沟通的管道通路堵塞。当你指责孩子的能力差、不懂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就没有锻炼机会,从小就生长在一个被安排、被管教的环境中,这样的孩子又有何能力可言呢?

错误2:先入为主的观念

琦琦妈妈:自从结交了小区里的几个朋友,琦琦总喜欢到处去串门,明明自己的作业还没完成,课外培训的内容更是一笔都没动,我可心焦了,可惜只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上周星期一,琦琦一起床就说了句:“妈妈,我觉得头好晕,想休息一下。”听起来客气,可我难道不知道他那点小算盘?明明是周末的作业没完成不敢去学校了!

我也顾不得照顾他的什么自尊心了,直接就把他从床上拽起来,却摸到他身上的确烫极了,我吓一大跳,孩子也吓一大跳,倒在床上大哭,我真是又心疼又羞愧,为什么偏偏对孩子,心里的魔鬼这么容易出来?

专家说:不管如何,案例中的妈妈用这样的话语对待孩子是显然不对的。虽然孩子比较顽皮,不愿意呆在家做作业,但是不代表孩子一定是装病呀。这位妈妈没有先弄清楚状况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孩子在耍小心眼儿,所以才大发雷霆。这样不仅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为自己受到的委屈而对学习更加不感兴趣。

没有了解清楚就如此武断,又怎么能跟孩子顺利沟通呢?

在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家长们总是习惯了先入为主,对孩子缺少尊重了理解,因为孩子的一点小错误,就总是负面的看待孩子,不相信孩子而进行武断评判。如此的专制蛮横,亲子沟通有如何能成功呢?

孩子虽小,但是也有自己的尊严和感受,父母要用爱去包容孩子,理解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次犯错就先入为主的给孩子建立“错误档案”,为他们打上标签。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连父母都不试着去理解孩子,反而是一味的误解和毁谤,这对孩子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啊!

错误3:情绪化处理问题

楠楠爸爸:说起养孩子,其他都不说了,最让我抓狂的是辅导孩子作业。我是985本科生,大学时候也做过家教,自认为辅导孩子是完全够格的。

但是在讲解了几遍孩子还是不能掌握知识点的时候,我是真的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大发雷霆,“你真的是太笨了”这种话也会经常说,骂完了以后看见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又于心不忍,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专家说:这个案例中的父亲虽然不懂得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但至少知道情绪化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有些情绪化的话语,一旦说出就收不回来,会像钉子一样,在心里留下疤痕,尤其是在孩子脆弱的心灵上。

父母不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带着气,孩子自然也能够感知。这样不仅不能够解决问题,还会对亲子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会把这种不好习性带给孩子,试问两个炸药桶如何沟通呢?

许多乐观快乐的孩子,其父母往往是比较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疏导孩子的情绪的。学会控制情绪,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要知道,当你因为不能容忍孩子的错误而对他大发雷霆,恶言相向的时候,这对孩子们造成的伤害是永远不能抹除的。

家长“高标准、严要求”也许是寄托着孩子的希冀,但也应该试着宽容看待孩子,看待孩子的错误,不要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坚持而对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

错误4:无视、敷衍孩子

小薇爸爸:昨天小薇放学回家,拿出作业本就说:“学校让我们了解一下父母小时候的事情,写一篇作文。”

我当时手头正有事,就随便敷衍了一句:“问你妈去,没看我忙着吗?”

小薇就满肚子委屈地去找她妈妈了。结果过几分钟我就听见媳妇在厨房说:“去找你爸去,没看见我在做饭吗?”

专家说:这个案例中的两位家长都对孩子的事情非常缺乏诚意,孩子一心想了解父母的事情,父母却敷衍了事,甚至有一种嫌弃孩子烦的心态。如此态度,相信孩子以后也不愿意与父母们沟通分享了。

家长们总是埋怨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告诉自己,不妨先问问自己:对孩子的事情有主动了解过吗?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吗?孩子在学校最要好的朋友是谁?

有的父母说,孩子们的问题确实是千奇百怪让人难以回答。其实,对于一些比较难以解释或者尴尬的现象,家长们可以试着用一些孩子比较常见,比较容易理解的事物来比较,让孩子理解。如果实在不知道,可以鼓励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决不能毫无诚意地敷衍孩子。

何况孩子提出可以难倒家长的问题,本就是孩子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表现,如果家长这时候只知道敷衍,就会把孩子智慧的小火苗按熄在摇篮里,相信这也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

错误5:说谎欺骗孩子

晓萱妈妈: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深刻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晓萱上周拿回数学试卷让我签字,有九十多分,但我仔细一看,很多题都是错的,算了一下才七十几分。我问了老师才知道,这次测验是不计分的,这样看来是我女儿竟然撒了谎,自己用红笔填上了总分。

正当我为这事儿发愁的时候,晓萱过几天又问我什么时候买迪士尼公主童话丛书,还说是答应过她的生日礼物,之前我给忙忘了。我心头无名火起,马上把她骂一顿,说因为她撒谎再也不买了。

没想到晓萱却哭着说:“那妈妈不是也撒谎了!”

专家说:“乖乖听话,妈妈给你买糖吃”、“等你考100分,爸爸给你买小汽车”、“等有空带你去动物园玩”……这些话父母们总是挂在嘴边哄骗孩子,但是要知道,对于你这些随口的承诺,孩子们可是十分重视的。

如果你没能兑现,经常说话不算话,那么孩子在经常“受骗”之后,可能会形成一种对别人充满戒备、且欺骗别人也心安理得的心理。因此,家长们一定要记住,在你要求孩子说话算话的时候,你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孩子打碎了花瓶,骗你说不是他;孩子考砸了,骗你说没出成绩;孩子忘了做作业,骗你说老师没布置……要想教育出一个言而有信的孩子,父母首先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哪怕是善意的谎言,过后也应该寻求孩子的谅解,尽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更重要的是 ,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需要,适当满足孩子的欲望,及时给予孩子关心与爱。一个长期不被父母关心的孩子,更容易学会撒谎;而常与父母沟通,能得到父母认可的孩子,撒谎的几率会比较低。

孩子是父母的反光镜,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尽管不一定做得尽善尽美,但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防线,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