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K12教育的痛点是什么
目前中国K12教育的痛点在于,较少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矛盾。教育的问题,根本上不是模式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才供给问题。
现实非常残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优质的教育人才难以下沉。经济实力较差的地级市、县城,难以吸引和供养对收入要求较高的老师。一方面当然是这些地方的平均家庭收入较低,另一方面是这些地区的家长对教育投入的意识较弱,不愿意在教育方面支出。所以能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教育的人,是对收入要求较低的老师。如果能把这些老师培养成非常优秀的老师,教学质量不输给在海淀教课的老师,这将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国K12教育的痛点。
二、什么是优质的教育资源
业内有说法,2013年是在线教育元年。其实从90年代起,就有教育从业者试图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全国各地。从90年代的北京四中网校的录播视频,2010年的学而思网校录播光盘,到2014年的动画教学视频(例如乐乐课堂),2015年的O2O平台(例如跟谁学),在线师资培训平台(例如爱学习),到近年来的K12在线大班直播课(例如学而思网校、猿辅导),小班直播课(例如东方优播),AI老师辅助教学等等。一代代教育从业者都在试图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优质的教育资源飞到经济和教育欠发达的广大地区。
对于K12的学生来说,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北京的某些家长投入一千万购置学区房,他们苦心孤诣地想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资源?
北京最顶级的小学和中学,能给孩子提供优秀的老师,良好学习和成长的氛围,以及开拓眼界的机会。
什么样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很多公立名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喜欢用清华北大毕业的老师。清北毕业的学子,成为培训机构的老师,优势之一是他本身是学霸。如果一个孩子数学已经是全省前几名,要参加国际IMO数学竞赛,学霸老师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能够真正让孩子提高成绩,能够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能够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老师。
K12在线教育机构的班主任,要同时完成以上几项任务,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因为班主任不直接教学而只是辅导,另一方面通常只有通过面授的形式,才能达到以上效果。教育不仅仅教书,还包括育人,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知识传递,还包括情感的陪伴,人格的影响,灵魂的工程,教育的这些组成部分,顺着网线或wifi是难以输送的。
而这样优秀的老师,在全体老师中占比是较低的。家长、孩子能遇到优秀的,适合自己孩子的老师,是幸运的。课外培训机构的优势之一,是充分给予家长选择的权利。家长可以任意尝试课外培训机构的老师,多番比较,最终做出选择。这是公立学校所不能提供的。
让这样优秀的老师,出现在地级市、县城的培训机构,以面授的方式给当地的孩子讲授知识,培养习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用更加轻松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是解决中国K12教育痛点的最好办法,但是难度也非常大,以至于很多教育从业者都绕过了这个方案,“曲线救国”,采取其他方式让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三、如何解决优秀老师下沉的问题
前文已经分析过,低线城市的培训机构,老师的薪资较低。他们也许没有名校光环,也没有光鲜亮丽的工作履历。一家好的线下教育机构,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就是让这些普通的老师输出优质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机构需要具备三种能力:选聘、培养、留住优秀老师的能力。
首先是选聘。优秀的老师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选拔出来的。选拔比培训更重要,因为人的有些品质是培训改变不了的。因此首先要有一套人才选拔机制,挑选出符合条件的好老师的苗子。
第二件事,选拔出好苗子之后,就是培养好老师。培养体系包括价值观、激励制度、工作流程、标准化教研、标准化师训等等一整套机制。
第三件事,就是留住优秀的老师。K12教育培训行业的创业门槛较低,跳槽难度也不大,因此好老师不容易留住。更麻烦的是,如果有搅局者宁可亏损也要开出2倍甚至10倍的工资挖老师,对稳定教师队伍就更是一个挑战。
高薪资是留住人的重要方面。但是除了薪资,企业员工更重视的是公司的氛围。除此之外,职业发展空间也是要看重的。
一个老师为了提高百分之几十的薪水,想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这个决策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现有公司已经有非常良好的薪酬激励制度,而且有良好的文化和团队氛围,以及职业发展空间,老师在跳槽的时候就要三思而后行了。毕竟能做好这几件事的公司比大熊猫还稀少,即将跳去的公司大概率是做不到的。
当一家线下培训机构做好这些事情,就能够具有“点石成金”的能力,让低线城市的普通老师,成为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输给“海淀老师”的优秀教师。让低线城市也能拥有千千万万的优秀面授教师,就能够基本解决中国K12教育的痛点。
此外,如果让家长(和学生)认可一家教育机构,必须每一名老师都输出80分以上的教学质量。而不是有的老师100分,有的老师60分以下,这样家长(和学生)是不会认同教育机构的,只会对某个好老师形成认同感。机构就形不成真正的品牌,以及优良的口碑。一家教育机构能否为不同省份、地级市、县城的家庭提供成千上万名优秀的老师,而且老师的优秀程度没有太大方差?这是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四、OMO与教育科技的前景展望
作为线下教育机构,我们始终坚持借助互联网和科技的力量谋求发展和进步,同时必须以务实精神为前提。既要解放思想,也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一切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的互联网手段和新技术,都不排斥,都可以与面授教育结合,为教育赋能。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效果出发,我认为仅仅用某些噱头吸引家长或投资人,长期来看是终究会失败的。
举例来说,对于直播课的形式,秦学线下班课也在使用。例如我们地级市的学生中有一批最优秀的苗子,可以通过在线双师直播的方式,让北京的教竞赛的老师远程直播授课。我们在期末考试前,也会通过直播的方式,给线下班的学生多开几次在线突击课。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我理解的OMO就是让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充分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对未来教育科技的期待,第一是AI的革命性突破,第二是AR(增强现实)技术。
未来10年,AI有可能对学生的试卷分析达到和真人老师一样的效果(目前能简单分析,但是和真人差距甚远)。届时AI给出的测评和学习规划,将极大的提升教学质量,成为真人老师的得力助手。
随着5G技术的普及,AR技术也将高速发展,学生在学习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体验感会和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兴趣会是极大的促进。而AR老师的远程教学,也可能会和面对面交流几乎没有差别。届时教育行业的格局一定会呈现出新的局面,而真正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教育事业和教育现代化的真正进步。
本文非鲸媒体采编文章,不代表鲸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