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妈咪
有个老师在网上发出了自己的疑问:英语试卷下发,一名女孩拒绝承认自己的试卷,说自己不可能85分,并顶撞老师,该怎么办?
从上面的问题上,也难以看出这个老师是教小学还是中学的,但是老师在课堂上念分数发卷子的行为,倒是很多老师都做过的。
在我小的时候,从小到大,几乎所有小考的卷子,都是老师念一个人的名字、分数,然后让学生上去领试卷的。
成绩考得好的孩子,自然开开心心领回来,老师也会报以欣慰和鼓励的眼神。
而成绩差的孩子,有的满不在乎把自己卷子拿回来,也有的脸红成一片,低着头赶紧拿回自己的试卷。
这也不难看出,念分数让孩子领试卷的行为,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很多地方都不允许老师公布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认为分数是属于孩子的隐私,不能外传。
从孩子的角度看,公布成绩算不上一件好事:
①会被同学笑话;
②会被家长教训;
③自己内心感受到羞耻和痛苦。
这样看来似乎公布成绩不是一件好事,让孩子在成绩上感觉到羞耻和痛苦,这样会加剧孩子考试时的紧张感,可能会让孩子在面对学习、考试这件事的时候,充满了负面情绪,这样不利于孩子自主学习。
但是从老师、家长的角度看,公布成绩又是一件好事:
①能让家长、学生自己都看到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问题;
②能让家长和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真实的“程度”和“情况”;
③能让家长根据学生的具体成绩做出教育和引导。
这样看来,公布成绩和排名似乎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学生看清自己的具体情况,并且做出相应的改正,以达到进步。
那么,公布孩子的成绩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讨论是否该公布成绩这件事情,似乎有太表面了。这件事情无论做不做,都是有好有坏,半斤八两。
不公布成绩,是为了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喜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但是这样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好:
1、会让孩子没办法清晰的了解自己
虽然我们常常说,不需要跟别人比较,不用在意别人,做好自己就行。
但是考试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为了检查自己的水平,就是来跟人比较的,特别是中考、高考的时候,被比较入学非常现实。
之前看到一个段子(可能是真实的):高三老师不公布成绩、排名,家长和学生一直觉得自己很优秀很有优势,结果考试的时候本科线都没过,家长把老师告上法庭。
所以这样可能会让学生难以认清自己。
2、会让孩子自尊心脆弱
有人说不公布成绩能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让孩子自尊心受伤。
其实这样的说法不对。
不公布成绩是不去触碰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心性脆弱、坚强都没有关系。
从来不去触碰孩子的自尊心,并不代表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非常的坚韧,在将来走入社会,受到社会上的一些碰撞时,反而更无法接受现实。
这样看来,不公布成绩反而是不太好的一件事情。
有人说不公布成绩对孩子不好,那就公布成绩呗。但是公布成绩就是一件好事吗?
1、公布成绩可能会让学生厌学
就像上面那个女孩子,认为自己“不可能考了85分”,于是“拒绝上去领取试卷”。
这种行为就是对老师公布成绩和排名的一种反抗,这种公布让孩子感觉到了痛苦和难受。
在排名之下,学生会有巨大的压力存在,会让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情绪崩溃。
2、公布成绩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真正意义
我们一直在强调人生要“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分数、排名这种行为却把这种“人生意义”变成了现阶段的攀比、比较,学习变成了人生前20年的事情。
这样看来,显然是不值得的:为了成绩,失去后面80年的人生宽度。
有人要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到底要让老师、家长怎么办呢?
其实从上面我们也能看出来,学生的问题不在于“公布或公布成绩”,而是在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如果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老师面对孩子成绩不做无意义的负面评价,就算孩子一次成绩不好,也不会感觉到丢人或痛苦,反而会燃起孩子的斗志。
如果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热情,老师在教育中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就算不公布成绩和排名,在老师的正确调控下,学生的成绩不至于糟糕到“盲目”的情况。
所以啊,学校公布不公布成绩,家长们都不要太焦虑,调整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同样老师也是,不能公布成绩,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考试成绩中的问题,跟学生讲解和引导,做出教学调整,让学生懂得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到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