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象山在京郊平谷,算是一个小众的旅游点,因一座山极像大象而得名。
景点不大,驱车可以直达山脚,抬头望可见一山毅然在眼前,很像一只神象。山不高,略陡,用不了太大工夫就到达观象台,已经可以平视它了,极像!
不得不叹服自然的鬼斧神工。象鼻下的山洞可以穿过去,绕到后面竟然还有一个较小的象在其身后。进山的时候看到的其实是这边的小象。
山上全是这种方方正正的石头,能够组成大象,可以组成太师椅,还有整整齐齐的山墙,简直就是天衣无缝的大师的作品。
下山穿过山沟,可以到对面山上的观象亭,又是另外一番景色。
人家叫这个是夫妻象,倒是很像,公象在其前,母象在其后,中间的是仙人洞。
景区并不大,闲散自在地慢慢走也不过1个小时多。
山下有卖梨的小伙儿,招待我们随便品尝他家的梨和桃子。他家小姑娘热情地问甜不甜。盛情难却下,小伙骑着挎斗摩托,拉上他家闺女和我们夫妻俩,把个挎斗摩托塞一个满满堂堂,然后一路轰鸣着冲上山后的梨园。他的老父母正在园子里忙碌,见了我们来,忙摘了梨子往我们手里塞。我嘴里叼一个白梨,左手拿着一个啃了一半的鸭梨,右手拿着一个啃了一口的酥梨,在老人热情的询问下,完全分不清哪一个更好吃,只能东张西望地在梨树下观赏挂满枝头的喜气洋洋的梨。
老爷子抗了一根摘梨的长杆,从梨树群里喜滋滋地走出来。问其高寿,红着脸说过了六十,老太太在旁忙着补充,快七十了!!
老夫妻俩热情地为我们站在车上摘梨。
说起这些梨树,老人满脸自豪,认真地回忆这些梨树的年份,很认真地告诉我,这几棵有九十几年的历史,是他们从公社分来的。老太太忙介绍,老人年轻时就是专业学果树的,是林业部门的!干了一辈子果树。这些果树是他一手管理出来的。为了证明他的本事,特意拉我们到旁边的果林看人家的果树,因为没人料理,果子有鲜明的对比。
怦然拽下一个塞给我,挤眉弄眼地说,尝尝!果真皮厚,肉少,涩,水分少。老人频频点头,认为我很有鉴赏力。
我们还参观了他们家的桃树,栗子树,山楂树和山里红树。
老人家的桃
老人家的栗子。
给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幸福洋溢在老人的脸上。
离开了这一家人,满载了一车的梨香,一路下山,当然少不了一顿平谷著名的美食,大公鸡粘卷子。
我照的粘卷子
老婆特意嘱咐把她照的粘卷子贴上,说比我照得强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