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每年必上热搜。
今年高考第一天上午,#高考数学难不难#就上了微博热搜。有考生吐槽,“感觉比平时模拟考试还难。”也有考生表示,“题目不算太难,但是计算量比较大。”
高考数学难度如何?
今年的高考数学难度到底如何?从试题来看,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及老高考甲卷的试题难度较前两年略有下降。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及老高考乙卷的试题难度基本保持平稳。新高考全国Ⅰ卷试题难度略有上升,但整体变化不大。
具体来看,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第17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基础知识和导数的应用能力,难度较高;第22题,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难度较高;第21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的运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高。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第22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二面角的求解,综合性较强,难度较高。
2023年老高考甲卷理科第20题,考查圆锥曲线与方程的综合应用,涉及椭圆的性质、弦长问题等,难度较高。
2023年老高考乙卷文科第21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点到平面的距离,综合性较强,难度较高。
总体而言,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在难度上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同时,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调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为何有人觉得难?
虽然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难度相对稳定,但仍然有不少考生认为题目比较难。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高考数学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解题能力。对于一些基础薄弱或备考不足的考生来说,可能会觉得题目比较难。
高考数学试题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包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等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对于一些缺乏相关训练的考生来说,可能会觉得题目比较难。
高考数学试题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这种类型的题目对于一些习惯于机械刷题的考生来说,可能会觉得比较陌生和困难。
尽管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难度相对稳定,但对于不同水平的考生来说,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也提醒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同时也要关注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备考建议
针对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情况,以下是一些备考建议供参考:
1.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高考数学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确保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备考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包括定时复习、及时总结、多做练习等。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解题能力。
3. 关注数学本质和实际应用: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数学本质和实际应用,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样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4. 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包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等方面。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水平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备考过程中要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高考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