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教育是风向标,最新的教育消息,是关于中考的。2025年的北京中考,取消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四门。这四门改成学业性考试。
北京的中考政策一出,网上议论声一片。主流的声音是国家开始减负了。还有人认为这是对普娃截杀,想靠小四门的成绩拉起来语数外的成绩的可能。
一时间,北京的政策引发各方猜测。其实,还是网上一个博主说的最客观。不管中考政策怎么变,家长和学生没什么焦虑的,中考政策再怎么变,学生都还要学。这个事情是学校老师应该管的,有什么政策变化,老师会有对应的教学方案。家长和学生听老师的就行了。就是中考考叠被子,学校也会有对应的教学策略,社会生会有叠被子的培训。这个看体育就知道了。中考体育的分值提高以后,学校的体育课增加了,社会上有了体育培训班。
博主说的很有道理,不管怎么变,该怎么学还是怎么学
我们那时候中考,语数外政治(现在称为道德与法治)各100分,物理60分,化学40分,体育30分。每年初三刚开学,从历史生物地理这三门抽签出一门,作为当年的中考科目,50分。
这个考试制度用了很多年,也没有人说什么,不管怎么样,拔出来上高中的,都是成绩很好的那部分人,至于现在喊得比较响的逆袭,我真没有见过。
至于现在说的数学和物理是天赋型科目,考上重点高中的都知道,初中的知识还能到拼天赋?二十年前没有什么辅导班,能考上重点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基本上都是满分。现在呢,网上培训,数学大招什么的,模型一套一套的,只要认真学习,至少不会差太多吧。
说这么多,就是一句话,不论中考怎么改革,能上到高中的,还是那批学习勤奋努力,记忆力不算差,肯学肯背的学生。就如同无论高考怎么改革,选拨出来的学生还是那批天赋尚可,爱动脑爱学习的那批学生。只是家长想通过大量补课把死记硬背的科目搞上去实现弯道超车的方式,基本上封掉了。
不管中考怎么变,取消小四门有什么影响,作为考生和家长,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认真学习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