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开学初,第一教育曾发过一篇关于“小一新生囧事多”的报道(可点击“回顾相关报道”)。大家在为这群孩子们的行为感到哭笑不得之余,更多的是希望家长们能够放平心态,不必太焦虑,给孩子们一点时间,静待花开。
暑假过后,各小学又将迎来新一届的“小一新生”。在假期里,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哪些准备呢?
近日,第一教育采访了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班主任钱晨,她有些话想对家长们说——
1 不建议超前学习,更重要的是……
“假期里,我需要提前给孩子接触一些小学的课程吗?”“我有点担心他开学后会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钱晨在接手一年级班级的时候,常常会有家长提出这样的疑虑。
“家长可能担心小朋友进入小学后无法快速适应学习的节奏,但我建议不要让孩子超前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钱晨说。
她提到,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比幼儿园更长,课程种类也比较繁多,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并不一定会对每一门课都产生兴趣,所以要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来进行专注力训练。
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欢玩玩具车,那就可以让他们阅读关于车的优秀作文或欣赏与车相关的绘画作品,从先集中注意力10分钟,再慢慢增加到15分钟、20分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此外,钱晨建议家长们,从现在起,当孩子专注于做一件事时,不要随意打断他们。她说:“我曾遇到过有些父母跟着孩子后面喂饭,这样的做法其实很不好。家长要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过多的打断和干扰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但钱晨也希望家长们不必焦虑,在她带过的一年级班里,开学初往往都会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有些注意力不集中,学校会采用一些小口号、小游戏等来帮助他们。
2 可以培养孩子这些习惯
钱晨认为,在一年级的学习中,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学校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她给到了“小一新生”家长们一些小建议,有些事儿在假期中可以行动起来啦!
一 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后,对后续语文的学习、数学的应用题理解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家长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带小朋友到图书馆看书或者去书店买书。
但是,钱晨也提醒家长要注意,在阅读时,最好只与孩子讨论书中的内容,而不检查他们的阅读成果,无压力的阅读氛围很重要。
对于即将开启小学生活的准一年级新生来说,更适合阅读一些以小学生活为背景的绘本故事,能更好地与故事主人公共情。
二 培养自理能力
家长可以允许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弄乱,但一定要自己整理好。
在家中,为他们提供一块学习空间,让小朋友从整理书包、装置、文具等简单的任务开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三 做好社交准备
有些孩子性格胆小、内向,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表达。
有些小朋友在家里可能只说一个字,家人就可以理解他们想表达的内容。但到了学校里,老师和同学无法通过一个字来理解。
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让他们在家里说话时就表达完整。
钱晨说:“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我也会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把话说完整,以便后续落笔,这对于写作都是有帮助的。”
此外,学会与他人合作也很重要,小朋友在一起相处难免会遇到矛盾或冲突,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四 形成规则意识
学校的公共设施如何使用?校规和班规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这些都是入学前,“小一新生”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在卢湾一中心小学,每年8月都会开展为期3天的“新生训练营”,让一年级新生提前体验校园生活,完成心理、习惯和情感上的过渡。
这3天里,每一位入学的学生都会收到学校提前准备好的校服、统一的书包、午睡的枕头、校长亲手签名的入学通知书等,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成为小学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此外,班主任会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熟悉学校的设施,了解吃饭、午休、排队集合的流程等,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3 需要改变的不只是孩子
钱晨说,一年级刚入学的2个月被称为“入学适应期”,作为班主任,她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她的印象里,开学初,校门口往往会出现不愿进校而哭闹的孩子,“分离焦虑”也成了不少家长关注的话题。
在钱晨的班里,曾有过这样一位学生——
男生小胖(化名)在入学时,曾给钱晨写了一封求助信。
她打开一看,上面用拼音歪歪扭扭地写着:老师,我怕!
钱晨在和家长沟通后得知,小胖非常胆小,他每天早上临出门去学校时都要大哭一场。
家长告诉班主任,他害怕见到老师、同学,害怕上课和作业,只有在父母的身边,他才会有安全感。
于是,在下课时,钱晨就经常与他聊天,鼓励他和同学一起参与集体活动。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时间,男孩的性格开始慢慢发生改变,还在班里交到了好朋友。
在三年级时,他勇敢地走上讲台竞选了小队长。如今,小胖小学毕业了,成了一个自信的男孩。
钱晨认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他们的适应期也有长短,家长需要多一点耐心,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适应小学的新环境,同时,家长也要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她提到了几点——
·允许孩子犯错
他们刚踏入小学,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想要尝试,这就难免会犯错,家长要允许他们犯错,并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
·学会倾听孩子
每天放学后,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包括回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交谈时,家长要看着孩子的眼睛,也可以重复他们的话,通过确认他们所表达的内容来告诉小朋友,我在认真倾听你。
·积极与老师沟通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其他学科的老师,家长都应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家长可以向老师分享孩子入学后的变化以及成长上的困惑。
4 不要怕!请相信自己
采访的最后,钱晨特别提到了“仪式感”三个字。
她建议,在开学第一天,家长可以为成为小学生的他们准备一顿特别的早餐;在校门口拍一张穿着校服的照片,记录下这特别的一天……
此外,她也想对所有“小一新生”们说:不要害怕!
请勇敢地走入小学、进入新班级、结交新朋友,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
在小学阶段,除了收获知识,还会收获到其他意想不到的快乐。学校里有着许许多多的新鲜事物等待着你们去探索,欢迎你们带着积极的心态和满满的自信开启小学生活。
图片由学校提供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