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单元测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小学二年级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二年级单元测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小学二年级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7 05:10:23

在政府门户网站上,看到了这篇《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23年质量发展报告》。

报告是面向社会公开的,比较长。这里摘录一部分家长感兴趣的内容吧,便于对学校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报告摘录

(一)总体情况

勇担教育发展改革使命,继承办青华中学、建莱山校区、东迁高中部、重启芝罘校区高中招生之后,在莱山校区校舍不足的情况下,为落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政策,自2022年起,每年将五个班级搬迁到高新校区。目前烟台二中已构建起一校三区两学段七个年级的发展格局,共有16个教学部、164个教学班、8000多名学生、658名教职员工。

1.初中生源快速聚集。初中段办学声誉逐年提升,生源连年激增。在学区划分招生范围不变的情况下,从2014年一个年级两校区12个班,扩大到一个年级三个校区29个班,初中共拥有98个班,生源数量翻倍增长。

2.高中招生持续向好。高中段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三年来,高新校区录取分数线提升50.28分,全市位次提升4100名;芝罘校区录取分数线提升51.53分,全市位次提升4600名。两校区录取分数线相差一直在10分以内,齐头并进,高位发展。

3.芝罘校区高考首战告捷。2023是芝罘校区恢复高中学段招生的首次高考,师生同心,不负众望,全市前50名中考招生0人,高考增加到1人;前200名中考招生1人,高考4人,增加3人;前3000名中考招生31人,高考52人,增加19人,各分数段学生较中考均实现提升。

(二)人才培养的创新衔接

适应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高中学段六个学科奥赛课程全面铺开,初中学段从一科拓展到三科。

1.强基课程开新局。从初中开始选苗育苗,开设信息学、数学和物理三科。强基课程抓早抓好,由原来的高一年级开始,前移三年,提前到初二年级开始

2.贯通培养拓新路。发挥完中优势,打通学段壁垒,实行“3 4”培养模式,初高中贯通培养,已成立三届课改班,均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3.拔尖创新谱新篇。12月获全国信息学奥赛银牌、铜牌各1枚、一等奖40项,信息学获奖人数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第一。八年来,共获全国决赛金牌1项、银牌8项、铜牌6项,省级赛区一等奖166项。因奥赛成绩突出,信息、数学、历史三科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三)管理模式一体化

坚持一校三区一盘棋管理,一起抓,齐步走,重构管理框架,优化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高效,激发办学的活力。校级领导跨校区巡查、跨校区轮值、跨校区管理,中层干部跨部门兼职、跨校区包保学科,教研组长跨校区组织集体教研和备课。

二、分析解读

1.“自2022年起,每年将五个班级搬迁到高新校区”,意味着高新校区也有了初中。

2.从2021年-2023年,高新校区和芝罘校区进步幅度还是比较大的。虽然2024年与烟台一中的差距拉大了,但其实两校录取线在全市的位次也提升了,还是进步了。差距拉大的原因是由于烟台一中的提升幅度更大一些。

3.从芝罘校区2023年第一次高考情况来看,成绩还是比较明显的。

4.学校紧跟国家重视基础学科培养的大形势,将强基课程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

5.从报告中读到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其他高中所不具备的“完中优势”的充分利用和发挥。重点有两方面举措:

一是强基课程从初中二年级就开始了;

第二就是争议较大的“课改班”的开设,学校“打通学段壁垒,实行“3 4”培养模式,初高中贯通培养”。

对此人们有不少争论,2018年底四区高中管理体制改革时,将其他高中的初中部剥离,却唯独留下烟台二中,也因此成了烟台二中的独特优势。

不管争论如何,烟台二中做到了初中与高中的无缝衔接,这是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学习4年的高中课程,必然会比学习3年的效果更好一些。

6.烟台二中的一校三区管理,扁平化、一体化。这才是真正的集团化办学,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效化。

三、展望与建议

深厚的历史底蕴、雄厚的教师队伍实力,初高中无缝衔接、实质性的集团化办学等等吧,烟台二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这些优势得到了充分地利用和发挥。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路子走对了,烟台二中再现辉煌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是否应该打开格局,目光不要仅仅停留在烟台市范围内,因为我们的孩子是要跟全省各地的孩子来竞争的。

因此,烟台二中的成功经验和优势,完全可以在全市推广开来。

特别是“打通学段壁垒,实行“3 4”培养模式,初高中贯通培养”的“课改”实验,效果比较明显,是否可以推动各高中学校与所在地初中学校之间的强强联合,贯通培养。

目前我们的集团化办学,都是同阶段学校之间的“结对帮扶式”,虽然也有集体备课、教师互换交流、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等,虽然也有效果,但总的来看形式大于内容,效果大打折扣。

可不可以组织高中学校与初中学校之间,跨区域、跨学段进行集团化办学呢?进一步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放大烟台二中的办学优势,变成整个烟台高中教育在全省的优势呢?

烟台的教育多年来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甚至起着引领带头的作用。但近两年,济南、青岛势头迅猛,已经超越了烟台。

在此情况下,烟台的高中学校之间,有必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强化合作,方能共创辉煌。

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