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专用试卷题库(教师专用试卷资源库)

老师专用试卷题库(教师专用试卷资源库)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6 06:05:51

前几天工作一直在忙,耽搁了更新今日头条号文章,真的是觉得惭愧。今天,舟自来给大家收集的是,湖南省某市区统一招聘编制教师的历年真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1分,满分60.4分)

(1). 张睿是雅兴中学七年级学生,在班级中担任体育委员,他对学习和班级工作总是全身心投入,行动积极,说干就干,从不拖延。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他常常不假思索,脾气急躁,易冲动,易兴奋,往往会为一点小事与别的同学争吵,甚至打架。据此,判断张睿同学的气质类型属于( ),对于该气质类型的学生,教师正确的做法是( )。

A. 黏液质;为学生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B. 多血质;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制造条件给予表现机会,对其缺点进行严厉批评

C. 抑郁质;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给予更多关心与爱护,培养其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

D. 胆汁质;肯定其热情、果断及积极性,耐心帮助其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

参考答案: D

(2). 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组合学习D. 并列学习

参考答案: B

(3).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图表、模型等使学生感知事物,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促进知识掌握的直观教学类型是( )。

A. 实物直观B. 模象直观C. 言语直观D. 想象直观

参考答案: B

(4). 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解决问题的( )阶段。

A. 提出问题B. 明确问题C. 提出假设D. 验证假设

参考答案: B

(5). 下列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A. 教学认知能力B. 教学操作能力C. 自我反省能力D. 教学监控能力

参考答案: C

(6). (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A. 《论语》B. 《大学》C. 《学记》D. 《孟子》

参考答案: C

(7). (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 信度B. 效度C. 难度D. 区分度

参考答案: B

(8).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有些表现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表现为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 D

(9).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的统一体。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

A. 社会文化B. 精神文化C. 人文文化D. 地方文化

参考答案: B

(10). 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它的三个层次中不包括( )。

A. 教学设计B. 学科课程标准C. 教科书D. 课程表

参考答案: D

(11).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

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12).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道德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A. 德育规律上B. 德育方法上C. 德育原则上D. 德育内容上

参考答案: D

(13).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

A.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C.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D.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参考答案: D

(14). 下列选项中,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是( )。

A. 学而时习之B.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答案: C

(15). 学生最喜欢上王老师的课,因为在他的课上学生可以自由看小说、玩手机或者睡觉。王老师认为只要自己认真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无需对班级纪律负责,学生不听课是他们自己的事。对王老师做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B.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C.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D. 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

参考答案: A

(16). 课外活动是( )。

A. 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B. 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深化C. 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D. 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 C

(17).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 )。

A. 学生会B. 当班干部C. 班集体D. 学习小组

参考答案: C

(18). 班级成员主要是通过( )来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

A. 交往B. 学习C. 锻炼D. 考试

参考答案: A

(19). 中小学美育的内容不包括( )。

A. 艺术教育B. 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C. 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D.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参考答案: D

(20).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是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 发展性原则B. 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C. 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D.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参考答案: D

(21). “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属于思维过程中的( )。

A. 分类B. 概括C. 抽象D. 综合

参考答案: B

(22). 人们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这表明情绪具有( )。

A. 信号功能B. 动机功能C. 适应功能D. 组织功能

参考答案: B

(23). 关于智力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智力差异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 智力差异可通过智力测验进行测量

C. 个体的智力差异只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上D. 个体的智力差异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参考答案: C

(24). 学生熟练地阅读课文,既有预定的目的,又不需要或节省意志努力,这种活动中的注意是( )。

A. 随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C. 随意后注意D. 选择性注意

参考答案: C

(25). 按照皮亚杰关于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初中阶段正是“形式运算”阶段。下列不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是( )。

A. 运用假设B. 运用逻辑法则C. 思维中不再出现自我中心D. 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参考答案: C

(26). 下列实例属于负强化的是( )。

A. 综合考虑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日常品德表现,陈老师为品学兼优的娜娜颁发“三好学生”奖状及小奖品

B. 倪妈妈为了激励小品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给她买她一直想要的手机

C. 周妈妈为了激励小茹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没进全班前十名,就不带她出国旅游

D. 苏妈妈为了激励小玲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免去她每周末洗碗的任务

参考答案: D

(27). 纸是学习中的必用品,写字时常常用到纸,于是总觉得纸就是用于写字的,却没想过纸可以用来当扇子扇。这种情况属于( )。

A. 思维定势B. 功能固着C. 原型启发D. 酝酿效应

参考答案: B

(28).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A. 强调直观教学B. 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C.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 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

参考答案: D

(29). 个体难以清楚描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被称为( )。

A. 感性知识B. 理性知识C. 描述性知识D. 程序性知识

参考答案: D

(30). ( )是指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A. 操作模仿B. 操作整合C. 操作熟练D. 操作定向

参考答案: B

(31). 小沈从小就有去美国留学深造的愿望,为此她很努力地学习英语,并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不但上英语课时十分认真,而且课余时间经常与同学一起练习英语。小沈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 内部动机B. 高尚的动机C. 外部动机D. 间接性动机

参考答案: D

(32). 发现教学法由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

A. 示范者B. 指导者和参谋C. 监督者D. 促进者和引导者

参考答案: D

(33). 我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格分为过关标准,这种评价属于( )。

A. 相对评价B. 绝对评价C. 定量评价D. 定性评价

参考答案: B

(34). 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是( )。

A. 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主体性B.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C. 逐步形成一个多样性、开放性的系统D. 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

参考答案: A

(35).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 )。

A. 生理活动B. 心理活动C. 物质活动D. 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 D

(36). 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属于( )。

A. 政治素质教育B. 身体素质教育C. 道德素质教育D. 劳动技能素质教育

参考答案: C

(37). ( )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A. 国家课程B. 校本课程C. 学科课程D. 地方课程

参考答案: B

(38). 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

A.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B. 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C. 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D. 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参考答案: A

(39). 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 组合律B. 强度律C. 活动律D. 差异律

参考答案: C

(40). 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必须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主要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 复杂性B. 创造性C. 长期性D. 示范性

参考答案: B

教师招聘考试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不怕磨难,顺利通过编制考试大门。有时候,很难一次就能称心如意,多磨砺,多参加几次考试总结一下经验,也未尝不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