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导入是试讲成功的开始,用对导入也是给试讲锦上添花,19种导入方法轻松搞定面试。
1. 直接导入
也叫开门见山式,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直接导入有多种方式:
①交代新课学习内容导入。
②交代学习新课的目的与现实意义导入。
③直接解题导入。
教师可以直接解释题目,直截了当点明课题基本特征及重要概念。
2. 温故导入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旧知识不一定是指前一节课的知识,而是指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回顾旧知识应简明扼要,不应占用太多时间,并且教师切勿喧宾夺主,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复习,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3. 活动导入小学生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一上课就让学生动一动,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掌握新知识,这是老师和学生都感到轻松、愉快的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的游戏,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4. 悬念导入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
利用悬念激发人的好奇心,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悬念总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想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悱”状态。
创设悬念要恰当适度,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设置,不悬则无念可思,太悬则望而不思。只有巧妙而适度的创设悬念,才能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去思、去探、去说,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
5. 经验导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地导入新课,鼓动起学生的求知欲。
6. 实验导入实验导入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可由老师演示一系列实验。
7. 歌曲导入在课堂开头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或童谣,颇受学生喜爱。它既能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又能使学生在歌词中发现该课教学重点所在,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8. 故事导入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幽默、诙谐的故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9. 事例导入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人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10. 直观导入包括两类:实物导入与电教媒体导入。
利用实物、教具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分析,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
11. 问题导入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可以单刀直人,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置悬疑;可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
12. 情景导入法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13. 诗文导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情壮志,傲视群雄,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就形象地描绘了黄山的壮观美景和旖旎风光,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14. 练习导入练习导入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通过练习找出问题,进入新课。
15. 笑话导入每个人对笑话都是不会抗拒的,利用笑话,必将使课堂沉浸于融洽的气氛中。
16. 谜语、歇后语导入谜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重要成员。猜谜语、说歇后语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娱乐。将它们引入课堂,很有必要。
17. 观念冲突导入观念冲突导入是指针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向学生呈现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教师利用学生以往的经验:沸腾的液体一定会烫伤人,亲自尝试后,使学生们立即产生疑问,萌生探索的欲望。在实验导入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变教具为学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18. 板书导入板书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富有表现力的板书来使学生集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揭示教学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进人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板书导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变化字体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字体板
②变化字的大小
教师通过故意放大或缩小某个字、词来改变字与字之间的比例,增加字与字之间的对比效果,突出主要内容。
③变化书写顺序及格式
教师改变以往的书写顺序及格式,吸引学生注意并起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④采用绘画等形式
教师使用简笔画、一笔画、漫画、速写、素描等手法,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形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⑤故意写错别字
在板书时,教师通过故意写错某个字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19. 板画导入开课时,老师先在黑板上画,或者出示已经准备好的与所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一幅画,这样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
语文:直接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诗文导入、谜语歇后语导入;
数学:温故知新导入、直接导入、练习导入;
英语:温故知新导入、活动导入、直接导入、歌曲导入、笑话导入、谜语歇后语导入;
物理:悬念导入、直接导入、实验导入、观念冲突导入;
化学:悬念导入、直接导入、实验导入、观念冲突导入;
生物:直接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
科学:直接导入、经验导入、直观导入、板画导入;
政治:直接导入、事例导入、直观导入 板书导入;
音乐:直接导入、歌曲导入、故事导入;
美术:悬念导入、故事导入、直观导入、板画导入;
历史:直接导入、故事导入、板书导入;
地理:直接导入、经验导入、直观导入;
信息:直观导入、直接导入、温故知新导入、练习操作导入;
品德:直接导入、直观导入、活动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