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五年级下册试卷推荐(西安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

西安五年级下册试卷推荐(西安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4 08:37:56

2023年12月27日在《记忆老西安》第五卷新书发布座谈会上

——朱文杰《记忆老西安》第五卷读后

朱文杰先生《记忆老西安》第五卷终于出版了,连同之前四卷,共五卷10本,煌煌三百余万言,上至钟鼓楼、大小雁塔、西安城墙,下至东南西北解放路五大街、四知村、民乐园,涵盖西安近现代百年之变迁,可谓一部老西安百科全书,令人手不释卷,眼界大开。

第五卷以解放路开篇,是我最为熟悉的区域,因为我从小在解放路东三路出生、成长,守斯地近60载,魂牵梦萦,爱之深切。解放路的过往、曾经的点点滴滴,以及从繁华到落寞都曾出现在我的笔端,流淌在我的心中。而出生在西大街的朱老师,能够把西大街的旮旯拐角、民俗风情、吃喝及方言俚语娓娓道来,尤其是地道的西安话更是别具一格。他对西大街一带大街小巷如同是渗透进骨子里,是如数家珍的熟悉。

朱老师给我《西安旧事》第一卷写序时曾说:“我和李连源的关系,源于我们都是把笔头对准老西安,写老街老巷的同道。我是西安西头的,写老西安就从西南城角写起;连源是西安东头的,他写老西安则从解放路一带写起。写着写着我们就在东大街、碑林三学街、南院门会师了,具体可以说在西安城市中心钟楼下的钟楼食品店这个点会师了。”

2020年9月17日与朱老师调研东木头市窦家大院

自打我们“会师”以后,朱老师不仅为我的写作给予指点,还把我拉进了一个专业高端文化团队,结识了商子雍、封五昌、冯郁章、商子秦、王民权、陶浒等文化大家,这些老师平日对我多有指点,不吝赐教,让我的写作有了一定提高。朱老师还拉我为新城、碑林、未央等区文史部门投稿和参与编辑文史丛书,让我从校编到主编一一历练,几年来加入多个文史资料汇编的队伍,并独立主编两册书籍,对我的写作起到了直接帮助,受益匪浅。

我的《西安旧事》第一卷,在朱老师鼓励下得以顺利出版,无论出版社、版面设计和页码等与朱老师《记忆老西安》一脉相承,但两人的记忆与境遇不尽相同。文化学者阎建滨说:“如果说朱文杰的《记忆老西安》像一个交响乐、大部头的长卷,连源的《西安旧事》则像一个轻音乐组合,或者二胡、小提琴独奏,短小干净。”可见朱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

2020年5月19日与朱老师调研东木头市李家大院

如今,五卷十本在手,统览之下不难发现,朱老师有着严谨的统筹布局与结构能力。第一卷从他起根发苗的四知村开篇,贯穿西大街的点点滴滴;第二卷从东大街溯源,到一条时髦大街林林总总的知名商家;第三卷把南大街、书院门、三学街、南院门的角角落落扫了个遍;第四卷细数北大街人文,青年路往昔,抚今追昔;第五卷浓墨重彩解放路,拾遗补缺湘子庙等历史街区。五卷大书系统、全面地把西安厚重的人文历史、典故遗迹、街巷趣闻等以“亲历、亲见、亲闻”原则,严谨考证,周密铺陈,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娓娓道来,讲述老西安曾经过往的方式,让读者读起来倍感过瘾,深受老、中、青三代人喜爱。

五卷十本以西安城为宏观叙述主题,在大叙事的笔触下也有如街道、小巷、人物及事件的微观描述,这些细微之处,详实生动更有神来之笔,令人叹服。以第五卷中《解放路上的民乐园》为例。

我住在解放路民乐园一隅,从小随父亲往返其中,对民乐园可谓了如指掌。写民乐园时,曾翻阅了多本文史典籍,做了一定考证,侧重于自己的经历和对原住民的走访,写就《远去的民乐园》一文,感觉资料还是比较充分,素材翔实。但读了朱老师《解放路上的民乐园》后,立马感觉到了差距,叙事逊色几分。

2023年11月29日采风民乐园,左起:王民权、朱文杰、商子雍、李连源

民乐园建成后,并非一蹴而就,也温水煮青蛙般的过了六七年,直到1935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才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按说,这个叙述没有什么不妥,但却没有讲造成民乐园低迷的根本原因。《解放路上的民乐园》载:“然而,民乐园落成伊始,却正碰上‘民国十八年年馑’这关中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这场灾荒导致了当年(1929年)颗粒无收。1932年,霍乱把不少幸存者也传染至死,陕西省人口锐减三分之一。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凋敝的现实、没落的市场,使民乐园一蹶不振,更加冷清,‘民乐’变成了‘民苦’”。这样的考证与叙事令人一目了然。

当时许多党政活动在大礼堂举行,我在文中罗列了戴季陶、蒋介石与民乐园大礼堂的交集,忽略了其他历史人物与之的交集。《解放路上的民乐园》载:“1929年9月7日,国军参谋次长贺耀祖到西安时,陕西省政府代主席宋哲元在民乐园举行欢迎大会。”“1931年,佛教居士朱子桥与康寄遥发起辛末讲经会,邀请太虚大师莅陕讲经,讲经地点就在民乐园礼堂……”这些史实是民乐园作为当时西安军政当局承办活动场所的直接佐证,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也是文史书写的重要一环,纲举目张。

1938年民乐园北门里的耍把戏场子 图/@卡尔顿学院

我曾引用一段被冠以陈忠实的文字:“民乐园是个游艺场所,鸡肠小巷,七交八岔,交交岔岔里都是小门面小铺店小吃铺小茶馆小把戏小婊子院,在这儿能看杂耍的说书的清唱的猴戏的表演,也能吃到甜的辣的酸的……”朱老师为了这段文字,查遍陈忠实文集也没有找到出处,因此判定为“网络臆断”,并特意告知我。一段无关紧要的文字,在朱老师眼里一字千钧,慎之又慎,可见先生行文之严谨。

同一个民乐园,文章却大不同。我写樊粹庭先生率领狮吼剧团以此为主场唱响西北五省。朱老师则从浩瀚的史籍中进一步考证出“豫剧皇后陈素真、一代豫剧宗师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被列为豫剧六大名旦之中,并包揽前四名;再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曹子道等均在西安的民乐园剧场演出过,成名于此,可以说他们是从西安民乐园走出的一批中国豫剧大师。”由此总结道:“西安的民乐园,成了豫剧活动的一个中心,成为中国豫剧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一重镇。”可谓高屋建瓴,一语中的。

狮吼剧团在民乐园剧场演出的经典剧目《红珠女》

这还是我熟知的民乐园吗?对于这个头绪繁多,事件驳杂,经历新旧两重社会,形态变化多端的大堡子、大市场、大棚户区,朱老师凭海观澜,删繁就简,把一团乱麻梳理的既顺溜又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又不失大气恢宏,抓住了民乐园的魂。

解放路一条街,在朱文杰老师笔下,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从1935年西安火车站启用肇始,经历抗战和日机轰炸、坚强地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解放饭店则是为解放路的繁荣做了最好的注脚;西京招待所见证了那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革命公园是一座城市挥之不去的伤痛!人民大厦是城市建设者的栖息地,也是当年西安规格最高的宾馆;民生大楼是西北第一楼,全国十大百货商场,是一代西安人的美好记忆。从民乐园、游艺、国民、民生四大市场的生发,到改开后新城市场繁荣;从珍珠泉、广仁医院、新民大戏院,到大差市、西京、解放大楼等,无不是华丽转身或焕然一新,让这条百年老街历久弥新,充满活力。

2021年1月26日与穆民(左一)看望朱老师

2020年11月22日和读者与朱老师合影

第五卷下册,以湘子庙街说起,把这条街上的历史人文悉数罗列,有历史典故、有人物小专,林林总总,妙趣横生,既让读者感受到这条街的深邃,又从人物故事中寓教于乐,增长知识。湘子庙街无论武家大院、赵家大院还是陕西通志馆,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抗日名将高吉人、榆林王井岳秀、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等,都与这条街有着不解之缘。

后半部把大唐东市、乐居场、大唐西市、顺城巷八大里、药王洞、草场坡、窦府巷、东亚饭店、老凤祥、长发祥、西北眼镜行等这些前四卷未刊发的文章补遗进第五卷,看似繁杂,却也顺理成章,一脉相承。

《记忆老西安》第五卷的出版,对西安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也是“十全十美”的一个诠释,更是值得祝贺的。

2023年8月11日,朱老师主讲“你不知道的莲湖”活动

作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朱文杰老师老骥伏枥,笔耕不辍,每日以写作为乐事,辛勤耕耘,不辞辛劳,将五卷十本300余万言《记忆老西安》奉献给他热爱的城市,真乃功德无量!《记忆老西安》有大气磅礴的宏大叙事,也有家长里短的人间烟火,知微见著,在题材的挖掘与考证上,朱老师功夫下的可谓十足,民乐园一文之“微”映见了当时西安之“著”,而五卷十本也是由若干个“微”集腋成裘,著成巨著,笔下足见真功。

就在我们为《记忆老西安》第五卷出版鼓吹、祝贺之时,朱老师已默默地开始了他第六卷的写作,他电话告知我“已写了3万多字,正在写龙首村,龙首村已经没有村了,只剩下了一个站牌……”如此看来,老西安记忆是他创作源源不竭的动力,他早已将自己融了进去。

纸寿千年,希望朱文杰先生《记忆老西安》这套巨著能够流传百世,在西安民间写史的典籍里留下浓重一笔。

2023年4月记忆老西安创作团队调研东五路地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