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试卷擦除后怎么变黑白了(蜜蜂试卷收费后能永久使用吗)

蜜蜂试卷擦除后怎么变黑白了(蜜蜂试卷收费后能永久使用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3 21:41:22

正常蜂群中,在蜂虫蛹阶段出现虫蛹尸多因细菌、真菌及病毒侵入感染引起病害,虫蛹的病变使得蜂群的新蜂羽化减少,蜂群群势急速下降,甚至出现逃群。常见的虫蛹病有以下四种。

一、常见的虫蛹病及并发症状

1、美洲幼虫腐臭病

发病时死亡的多数是封盖后的幼虫,少数在封盖前或化蛹初期,受害的房盖色泽变深、下陷,而且常被工蜂咬破穿孔,虫尸腐解后呈黏液胶状,用牙签触之,可挑起5~8cm长的丝,并散发鱼腥的臭味,虫尸干枯后呈暗褐色,紧粘房壁,工蜂难以清除。多发生在高温的夏秋季节。

2、欧洲幼虫腐臭病

发病时死亡的主要是在2~4日龄蜜蜂幼虫,也有少数幼虫,在封盖后死亡,感病的幼虫外观失去光泽,死尸体色初呈苍白色,后变成浅黄色,再渐转黑褐色而腐烂,也有未变色就很快腐烂的,用牙签挑出虫尸体,虫脾容易破裂不能成细丝,具有臭味,腐臭物不呈黏胶状,干枯后盘于房底,容易被工蜂清理。

发病初期由于少量的幼虫死亡,随即被工蜂清理,蜂王再度产卵,形成各期混杂在一起的不整齐的花子脾;严重时,子脾全部腐烂,散发出浓的酸臭味。此病多发生在意蜂群中,春秋低温期,尤其群小、蜜粉缺乏时易发。

3、白垩幼虫病

患白垩病的幼虫是在封盖后死亡,以4日龄幼虫易感性最高,幼虫染病后,虫体开始肿胀并长出白色的绒毛,充满巢房,体形可呈巢房的六边形,然后皱缩,变硬,房盖被工蜂咬开。病虫变为白色的块状,在后期,虫尸带有暗灰色或黑色点状物,有时整个虫尸都变为黑色,虫尸易被清理。雄蜂幼虫比工蜂幼虫更易感染此病。同时此病春夏交替,多雨季节易发。

4、囊状幼虫病

发病时死虫直卧房底,头部翘起,体色先变黄后转棕色,头部呈灰黑色,外皮成为坚韧而透明的囊状,内部组织液中出现颗粒状物,死虫的房盖下陷,常被工蜂咬开,在病发初期,少量的死虫被工蜂清理,蜂王重新产卵,出现不同龄的花子脾, 多发生在中蜂群中,春秋低温期易感 。雄蜂虫蛹不易感染。

二、蜂群虫蛹病的防治措施

1、认清蜂群患病症状。从患病蜂种而言,前三者多出现在意蜂群中,囊状幼虫病多发生在中蜂群中;从患病的时间看,美洲幼虫腐臭病多发生在高温季节,而其他三者多发生在春秋低温季节;从患病的虫尸状态看,白垩病为块状,囊状幼虫病为囊状,而其他俩个病有不同的腐臭味和不同的黏胶状(黏胶状宜清理,否则不易清理)。从患病的子脾看,在病初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子脾与患病子脾形成的花子脾,患病较轻的蜂群的中期,欧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及白垩病,均会出现不同日龄的健康幼虫与封盖子相间的花子脾,而美洲幼虫腐臭病,虫尸不易清理,形成虫尸与封盖子相间的花子脾。

2、虫蛹病的预防。从虫蛹病得病时间看,多发生在高温或低温期,或蜜粉源缺乏时期,应在季节交替时,适当的保温或撤除保温物,甚至降温,使蜂群的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蜜蜂适宜的温度为20~28℃),饲养强群,培育抗病蜂种,适时控制蜂王产卵量及保证蜂群贮蜜充足。

3、虫蛹的治疗。根据不同的患病症状,采取对应的药物治疗方案。根据以往的养殖经验,个人认为中蜂囊状幼虫病,并不传染,病源来自于蜂群对不适环境的一种应激反应。比如产卵与哺育不协调,造成幼虫饥饿,甚至是蜜蜂大幼虫期及前蛹期,巢内温度的不适。

结束语:野外收捕的蜂群很少得病或不得病,而在饲养的过程中,易患病,因此,毛氏部落认为,蜜蜂养殖应遵循蜜蜂的生活习性,尽量接近自然状态,饲养强群,贮蜜充足,不同的蜂种采用合适的饲养工具及饲养方法。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