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39岁的梁江波毕业了
成为清华大学校史上
首位全盲研究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黑暗中
梁江波不懈求知的故事
让无数网友感动
身着学位服的梁江波在清华校园。
小时候的梁江波
视力受损严重
没有小学愿意接收他读书
随着一天天长大
他的视力也越来越差
父母为此揪心又发愁
对于孩子的未来
他们不敢有太大奢望
“只希望儿子将来能养活自己”
为了完成孩子的教育
父母轮流当起了老师
借来旧课本,准备小黑板
逐字逐句把内容抄在黑板上
给小江波上课
“字很大,写一行空一行
我就比对爸爸的笔迹
一边模仿一边念
妈妈也一字一句带着我背诵
直到文章完全背下来”
……
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
懂事的小江波学习认真
记忆力也变得越来越好
梁江波和童年学习的小黑板。
几年后
父亲终于为儿子争取到
随班就读的名额
让小江波第一次走进校园
有了接受正式教育的机会
梁江波格外珍惜
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
最终顺利从小学毕业
“不管境遇如何
人都要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
“父母一直想让我学门手艺
念大专毕业就能干活挣钱
但我不甘心,我想上大学”
就这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梁江波读完了初中
又顺利进入了高中学习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满分700分,梁江波考了671分
对参加高考、进入梦想的大学
他满心期待
然而,因视力障碍
他无法参加全国普通高考
只能参加针对视障人群的单考单招
且仅可选择针灸推拿专业或音乐专业
最终,梁江波考到了
一所大学的特教学院
梁江波在教室学习。
盲人就只能学习针灸推拿吗?
梁江波不甘心
他通过各种方式尝试“不可能”
他把搭乘地铁、公交
当作通关游戏去化解
为了锻炼沟通能力
他考了普通话等级证书
参加了面向盲人的播音主持培训
有时还去给盲人朋友讲电影
……
2011年毕业后
梁江波开始从事服务盲人工作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
他更深切地体会到
在社会工作方面
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2015年
我国首次对残疾人参加高考出台管理规定
为残疾人考生提供合理便利
继续深造的梦想
在梁江波心中萌发
他决定“逼自己一把”
备战考研
早晨五点半起床
上班途中过一遍英语
中午和晚上用来学习专业课
……
“当时的状态可以用
破釜沉舟来形容”
回忆考研的日子,他说
自己能做的很有限
无非是比别人更努力一点
更仔细一点
2021年12月
梁江波走进了清华大学为他设置的
“一个人的考场”
他的考研试卷
是由盲文考卷和电子考卷配合组成
每科考试长达4个半小时
要做完所有题
意味着他的盲文摸读速度
必须达到每分钟300字以上
又硬又厚的盲文纸
需要一格一格地去扎凸点
他还记得
有一科的考卷足足有48页盲文纸
考试还没结束
中指就被磨出了血
他咬牙坚持了整整两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
梁江波以初试379分
复试445.4分的成绩
被清华大学录取
考研成绩出来那天
母亲特意炒了俩菜庆祝
父亲还激动地喝了点酒
“为儿子高兴!”
清华的求学经历
给了梁江波信心和底气
而他也逐渐成了别人的光
读研期间
梁江波担任过助盲培训师
为助盲志愿者进行公益理论培训
为北京4所中学上课外选修课
累计为数百名在校生讲授
助盲助残知识
读研期间梁江波担任助盲培训师。
助力残障人士的融合教育和就业
是梁江波所期待的社会工作的价值
他希望自己成为
一个公益实践者
帮助像他一样的人们拥抱生活
他说,自己走过的路证明
身有缺陷不可怕
只要勇敢追梦
每个人都能找到
属于自己的天地
梁江波在清华校园里毕业留念。
命运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
梁江波,毕业快乐
愿你坚定理想
用爱的光照亮世界
本文转自|新华社微信(记者:魏梦佳)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与本人提供
来源: 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