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学生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多数人的人生重要节点,尤其是对寒门学子来说,高考的意义绝不止上大学。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但对高考的重视和过去并没有什么差别。
时代不断在变化,很多东西已经慢慢过时,甚至被社会淘汰,但学生们对高考的期待并没有减少。从我国恢复高考以来,数以万计的大学生通过高考,通过努力和对知识的渴望,实现了人生理想。
现在的学生想要在高考中答出好成绩可不容易,天赋、努力和优质的教育资源缺一不可,即使是这样,高考试卷也难住了不少学生。那么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1977年,刚恢复高考的题目难不难?
40年前的高考试卷流出,做完一遍题目后,连初中生都顿时有自信了恢复高考的通知一下,当时让知识分子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一句空谈,因为几年时间的沉寂,有学识的年轻人都想上第一班车,纷纷报名了高考。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全国就有570多万学生报名。
报名的学生不少,可考上大学的学生并不多,只有30万左右,如此大的差距,也能看出当时考试难度并不小,到底是什么样的题目,难住了那么多的知识分子呢?
和现在的高考科目差不多,不过三大主科从语数英变成了,语文、数学和政治科目。我们先从语文试卷看起,先不看题目,就这试题量就能让现在的学生偷着笑,只有一张A4纸大小语文试卷,和现在的好几张试卷相比,看着简洁不少。
第一题就是作文题,不过这题目看起来并不难,“难忘的一天”就像现在初中作文题目,接下来的第二、三大题也不是很难,看起来学生想写完花不了多长时间,也不禁让人想起现在的高考题目。
数学是很多学生的硬伤,现在有不少文综学霸,都是因为数学成绩不好,总分上拉了不少分,不会写的题目只能靠蒙。但恢复高考第一年的数学试卷,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难。
从题目来看,几何题应该比较难,但也是高中生水平,试卷中有不少题目还是初中学习范围,让现在的初中生写一遍,估计也能答上来不少,连初中生顿时都有自信了。
理化科目是综合卷,从当时的试题举例也能看出年代感,也有现在的电流、电路知识,但题干相对简单,也没有现在老师挖得“坑”多。化学部分都是基本常识,其中的拔高题还特意表明不计入录取成绩,可能是想挖掘化学好的学生,但还是怕影响正常录取分数。
现在的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语,在当年是选外语专业的学生才会考的,从试题量来看,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英语的题量都不少,但难度却有所降低。考试题型基本都是现在的初中水平,词汇量的范围完全不同,如果拿到现在,学生们可能就不用再苦恼英语考试了。
看起来并不难的试卷,为什么考上大学的人不多?所处时代不同,对同一事件的看法自然也不同,在现在的学生眼中,这几张高考试卷确实不难,学得好的学生甚至能考出好成绩,但当时社会环境不同,才导致大多数的学生都没能成为大学生。
教育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当时的教育资源很差,甚至可以说相当匮乏,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基本都是靠后来的自学。和现在不同,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行多年,考上高中之后,不管高考多少分都能上大学。
加上家长重视教育,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给学生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学生对学习不上心,还给被家长和老师撵着学。在艰苦的环境下,人们吃饭都成问题,也没有闲钱供学生上学。
可上个世纪70年代的学生,没有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有的家长反对学生看书,只能在私下偷偷学。在没钱、没资源的艰苦环境都能考上大学,现在的学生也应该学习前辈的好学精神。
笔者寄语:其实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高考试卷并不简单,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是百里挑一的好学生,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努力。
现在的学生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可还是有学生不务正业,老师和家长也要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努力认真学习,争取成为国家栋梁,为下一代学生建设更好的成长环境。
今日话题:你认为1977年的高考试卷难吗?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