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有些疾病被认为是癌症的“敲门砖”,如果我们在50岁之前能够避免或积极控制这些疾病,可能会降低日后患癌的风险。
哪些疾病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1. 慢性炎症性疾病
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损害我们的细胞,增加基因突变的风险,从而为癌症的发生创造条件。例如,慢性胃炎可能发展为胃癌,慢性肝炎可能导致肝癌,慢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研究显示,约20%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的背景。及时治疗和控制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助于降低相关癌症的发生率。
2. 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肥胖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增加乳腺癌、胰腺癌等风险。高血糖不仅可能引发糖尿病,还可能通过损害血管和组织,间接提高癌症的发生率。
研究显示,肥胖与13种癌症存在因果关联,包括结肠癌、食管癌、肾癌等。 一项研究发现,18岁时超重或肥胖的人,成年后患17种不同类型癌症的风险会升高。
3. 慢性病毒感染
某些慢性病毒感染也是癌症的重要诱因。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癌。长期不控制这些病毒感染,会对相关器官造成慢性损伤,最终可能导致癌变。
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相关癌症的风险。
4. 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增加患癌风险。例如,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定期监测和积极治疗免疫相关疾病,有助于降低相关癌症的发生率。
身体发出的8大“求救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癌症预警信号,每个人都该记牢。
1.出现硬块:如在身体某部位摸到无痛的肿块,特别是淋巴结突然肿大。
2.黑痣的变化:黑痣突然增大、形状不规则、颜色不均等。
3.消化异常:长期食欲不振、腹胀、便血等。
4.声音嘶哑:持续两周以上的声音嘶哑,且无明显原因。
5.异常出血:如非月经期出血、便血、尿血等。
6.伤口不愈:皮肤或黏膜的溃疡长期不愈合。
7.体重骤降: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且无明显原因。
8.持续发热:长期低热,且找不到明确原因。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如何预防癌症?
1.定期体检:根据年龄和家族史,定期进行相关癌症筛查,如胃镜、肠镜、低剂量CT等。
2.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3.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4.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5.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减少酒精摄入。
6.预防感染:接种相关疫苗,如乙肝疫苗,避免高危行为,预防病毒感染。
转自:老年日报
来源: 新闻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