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博主今年高三,学习压力比较大,平时基本没有什么放松的娱乐活动。
前段时间他们学校门口新开了一家店,据吃过的同学反馈,那里的黑米麻糍非常好吃,所以博主每次路过的时候都有些意动。
博主说,其实他们家的条件不算差,只是长期以来的教育和生活环境让他不自觉的开始衡量:“这个麻糍值不值得我花10块钱去买它?”
一个月前博主从自己的压岁钱中抽出了100块,买了一些自己想吃的东西,现在还剩20块钱。
犹豫再三,博主还是决定给自己买一个加了肉松的麻糍。
因为花钱买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博主回家的路上一直都很开心,直到回家的时候爸爸看到了他手上拿着的麻糍。
半是调侃道:“看来最近经济状况不错嘛。”
博主说他们一家人其实都不太缺钱,而且他也听出父亲这句话是带着玩笑的语气,于是就也带着笑意回复:“我就是突然明白了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因为他是高三学生,很快就要继续高考了。
近段时间的课业很繁重、压力也大,他天天写作业做试卷到凌晨,压力大和睡眠不足也导致他心脏出现了点问题,需要一直吃药。
今天就想着买个麻糍犒劳一下自己,然后顺着爸爸的玩笑话打趣一下,让聊天的氛围变得轻松一点。
谁料他爸爸下一句却让博主愣住了,他爸说:“那我把你每个月的零花钱从200块减到100,看你怎么对自己好一点!”
博主试图让他爸知道,卖麻糍的钱不是他用每月零花钱买的,这是过年时家里人给的压岁钱。
他这个月也只用了100块钱不到,平时父母给的零花钱也都存在了微信里……
但是他爸并不在意这个他花的是压岁钱还是零花钱,只是一个劲的针对博主的那句“对自己好一点”反反复复强调道:“没钱,我看你怎么对自己好一点!”
高三阶段的学生压力很大的,而且内心会比其他年龄段更加敏感,看这孩子的文字描述,更觉得他内心细腻敏感了。
他说他会默默观察路上的每一个行人,在脑海里臆断他们的情绪,或许旁人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会下意识的去揣度是否有深层含义……
博主在他爸爸说完这些话后默默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并开始回想他爸说的那句话,尝试找到可以反驳的地方。
最后博主得出了一个结论:“穷人也有穷人的过法,如果我没有钱的话,那我可能不会去花10块钱买麻糍,我会在放学的路上多花点时间溜达,可以中午不写作业而是听两首自己喜欢的歌放松一下……”
“你想的就是对的吗?你现在根本听不进去其他想法,谁跟你说你都听不进去!”
好吧,这就是一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金钱观的对决,谁也没法说服谁。
小朋友败下阵来了,他不能接受他爸爸给他输入的观点,但也没法反抗。所以只能在饭桌上默默流泪。
回到房间后又开始啃着他花10块钱买来的麻糍(这场争论的罪魁祸首),一边哭一边吃,委屈极了[捂脸]
或许博主的想法带着点不谙世事的天真,但是他们的家庭氛围确实有点让人难受了。
孩子读高三,白天考试、晚上熬夜写作业,心脏都熬出问题了……
只是花10块钱买个麻糍吃,有什么问题?就这还被他爹一通教育。
作为家长的为什么要这么扫兴?明明不缺钱,孩子也很上进、很容易满足啊,到底他爹有什么不满的?为什么要扣人家小孩的零花钱?[捂脸]
甚至还说出这种带有些许恶意的话:“没钱,看你怎么对自己好一点!”
“这种家庭长大的小孩很容易变得自卑又懦弱。”
“虽然父母这样打压似的教育孩子让他们很难过,但是长大后很多人还是做不到对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顾。”
“爱给得不够,恨又不彻底!所以最终还是一直被父母影响,就算三四十岁也不敢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