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试卷五年级下册答案三单元

蜜蜂试卷五年级下册答案三单元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4-06 02:49:03

课 题

14.蜜蜂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概、阻”等9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生字,会写“蜜蜂、辨认”等16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学习

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学情分析

本课情节有趣,内容浅显,学生乐学也易懂。对于三年级学生,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稍有难度,教师应引导学生细心品读课文,通过细节去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本课的词语你记住了吗?读一读。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说一说。

“我”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于是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的确如此)。且它们靠的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学习任务一:梳理实验过程,体会严谨的工作态度

1.法布尔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明确:捉蜜蜂放纸袋——让女儿等——走四公里——做记号——放飞蜜蜂

3.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来说一说吗?

示例:他先捉了一些蜜蜂放进纸袋并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接着走了四公里路,然后做上白色记号,最后放飞蜜蜂。

4.想一想,去掉其中的一个步骤可以吗?

明确:不可以。作者的实验的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作用。

捉蜜蜂放纸袋,是为了让蜜蜂分不清方向;让女儿在蜂窝旁等,是为了能准确记录蜜蜂飞回的时间;

走四公里路放蜜蜂,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在蜜蜂身上做记号,是为了可以正确记录飞回的蜜蜂的数量。这些都体现了法布尔科学严谨的态度。

5.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 是怎样推测的?试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1)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明确: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3)“我”为什么会这样推测?

明确:“我”走了四公里才放飞蜜蜂,路程很远;把蜜蜂装袋子,蜜蜂就看不见路;这时候刮起了狂风,阻力太大。所以,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4)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

明确:下午两点左右,“我”放飞了二十只左右的蜜蜂,两点四十分飞回了两只,傍晚又飞回了三只,第二天,总共有十五只蜜蜂飞回了家。

6.赏析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工作态度。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从“冲、脸红红的、高声”可以看出小女儿非常激动,她盼着早一点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父亲,说明法布尔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我放飞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这是“我”的分析,间接写出了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很强。法布尔不仅认真观察,而且勤于思考,这都是因为他有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几号的蜜蜂。

“我”进行了后续观察,回家后观察,第二天还没忘记观察,表现出“我”进行了后续观察,回家后观察,第二天还没忘记观察,表现出“我”观察认真、做事有始有终。

7.法布尔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呢?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明确: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因为受当时研究条件的限制,没能做出具体的解释,这也正反映出法布尔是一个严肃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8.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

预设1:我们要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的习惯。

预设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任务二:运用多种形式,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法布尔的严谨认真不仅表现在观察实验上,还表现在文章语言上。

1.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分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思考:“左右”“好像”这两个词语能不能删去?

明确:不能删去。

“二十只左右”表示蜜蜂的数量是不准确的,作者也没有准确地查清楚。“好像”表示作者的猜测,说明蜜蜂寻找家的方向的行为是作者猜测的。删去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这两个词语,看似不确定,反而表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思考:“大概”换成“因为”可以吗?

明确:不能。“大概”表示猜测,作者并不确定。换成“因为”后太绝对了,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他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思考: “两点四十分”这个准确的时间体现了什么?

明确:体现了法布尔观察的细致和严谨,也体现了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4.这些表示猜测或肯定的词句,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预设1: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预设2: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

……

学习任务三:借助资料,进一步了解法布尔

1.学习了本篇课文,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1:法布尔是一个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人。

预设2:法布尔是一个善于观察、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人。

2.出示资料袋。

(1)法布尔(1823——1915)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课文节选自他的《昆虫记》。这部作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

(2)《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3)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3.法布尔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次,甚至是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布尔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探求精神。

主题归纳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为了证实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拓展延伸一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本文第2——7自然段介绍了法布尔做实验的经过:现捉些蜜蜂放进纸袋,让它们与外界隔绝;接着走到四公里外给蜜蜂做上记号然后放飞;然后记录飞回来的蜜蜂数量,通过实验证明蜜蜂确确实实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课文按先后顺序,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把整个实验过程写清楚,体现了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那么,如何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呢?

  1. 确定观察对象,清楚观察事物有哪些变化。
  2. 记录实验步骤要点。
  3. 借助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对实验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

练一练: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实验,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

拓展延伸二

蜜蜂一直是勤劳的代名词,蜜蜂的一生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在中国有很多古人写下了很多赞美蜜蜂的诗句。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咏蜂

【明】吴承恩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

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咏蜂

【明】王锦

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

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

咏蜂

【宋】葛显庭

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

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

课后作业

1.阅读《昆虫记》中自己喜欢的章节。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辩证方向的能力

捉蜜蜂,带远处 善于观察与思考

蜜蜂 实验经过 做记号,放蜜蜂

看蜜蜂,解疑问 严谨求实出真知

实验结论——不靠记忆力,是无法解释的本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