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平时活泼开朗,成绩优秀,作为值日班长很有责任心。
编者按
六一儿童节将至,本应是孩子们享受祝福收获礼物的欢快日子,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却不能安享这份快乐。他们当中,有些是留守儿童,有些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还有些是孤儿……我们走近这些孩子们,听听他们的小小心愿,也送出我们的祝福与关心。
如果您愿意,请伸出您的双手,给孩子一个拥抱,用爱心为孩子的梦想点亮希望。欢迎您致电领取孩子们的心愿清单,电话:(0532)80889673。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六一儿童节前夕,半岛记者来到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采访了一位家境贫寒但品学兼优的春蕾女童张颖(化名)。张颖表示,这个儿童节她有一个小愿望:她想对妈妈说,自己不想要新衣服,省下的钱来买图书和文具。
超出年龄能有的成熟
“你好,我叫张颖,今年8岁了。如果我爸爸和妈妈离婚,请法官叔叔将我判给妈妈。我爸爸除了回家要钱、打我,什么都不做。有一次我发烧了,他还用皮鞋打我。”2017年,一封来自一个8岁女孩的请求信,送到了逄锦奎律师手中。就是这封信,让逄锦奎律师关注起这个小女孩。
张颖的母亲王燕(化名)从小唇腭裂、说话不清,在与记者的交谈中,王燕的所有话都需通过张颖的姥姥在旁翻译。2004年,王燕与第一任丈夫结婚,生有一女,2005年离婚。2008年,王燕与第二任丈夫结婚,第二年生下张颖。“他给这个家带来的除了张颖,什么都没有,”王燕说,张颖的爸爸在外打工,一个月回来一次。“起初还每月给家里捎四五百块钱,后来不但不往家里捎钱,还向家里要钱。”说到这里,王燕眼圈泛红,“他从小就没抱过张颖,还把孩子的压岁钱都抢走了。”
对于家中发生的一切,张颖都看在眼里。“有一次因为张颖不叫爸爸,他在张颖发烧的时候用皮鞋抽她。”王燕说,那次被打让张颖的病情更加严重,也在孩子心中留下了阴影,“每次读到‘爸爸’这两个字她都会跳过去,也不允许别人说这两个字。”
王燕终于决定离婚,逄锦奎就是她的代理律师。当听到有可能将自己判给爸爸时,张颖主动写了那封信,请求逄锦奎帮忙。逄锦奎表示,看到那封用作文方格纸写的信时,第一感觉是惊讶,“这个孩子有了超出她年龄能有的成熟,可能是家庭的原因,让她那么小就知道多思考。”
逄锦奎律师将这封请求信带给了法官,最终法官将张颖判给了王燕。
家里的书被她翻烂了
现在,张颖和姐姐跟随母亲住在姥姥家,王燕每天打工能挣到60元钱。“人家照顾我,让我去给他们的二十几个工人做饭。”王燕说道。
父母离婚后,张颖父亲应付的抚养费至今分文未给。到现在为止,张颖只过年时买一套新衣服,“她自己还不舍得,说想留下来买文具用。”王燕说,张颖的日常开销都是能省就省,学习用的文具大部分是村计生主任帮忙解决的,此外每年会收到好心人士的捐助,春蕾计划的工作人员每年也准时给予她帮扶。
“春蕾救助金一般年末发放,正好用在年初孩子上学。”张家楼镇妇女主任李主任说,目前春蕾计划对于女童的帮扶政策是小学每年每人400元,初中每人每年600元,高中每人每年1000元。
王燕说,现在自己大女儿读初一,已经接受春蕾计划资助7年了,小女儿张颖读小学三年级,也接受资助3年了。“最让我欣慰的,就是两个孩子学习都挺好,不用我操心,”王燕说两个孩子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客厅的桌子上头对头写作业,家里的书也被这两个爱求知的孩子翻烂了。
立志长大后做法官
在张家楼小学,记者看到了活泼开朗的张颖,带点婴儿肥、皮肤黝黑,一双大眼睛黑得发亮。
这个今年9岁的女孩似乎并未受到家庭变故的影响,课间和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我觉得我和其他人一样。”张颖说,她最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因为他们能给自己带来快乐。除了同学,她还会经常和老师交流,但生活方面的问题,却不会和任何人说。
张颖的班主任张老师告诉记者,张颖成绩优秀,作为值日班长很有责任心,经常会督促大家学习和打扫卫生,也经常为班主任出小点子,是她的得力助手。“有一次上课看她没有精神,就问她怎么了,她说她有点不舒服。”张老师说,后来才知道,原来张颖已经带病上学好几天了,“她真的挺要强的。”
对于曾经默默帮助过自己的人,张颖说:“谢谢你们的帮助,我会用我优秀的成绩报答你们的。”张颖说,有时候放学回家,经常见到有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到家里,给她送来文具和衣服。
迄今为止,张颖共收到过两次六一儿童节礼物。“一次是妈妈送的一个绿色的夹试卷的夹板,一次是姥姥送的蓝色钢笔。”张颖说,她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愿望是想告诉妈妈,以后把给自己买新衣服的钱省下来,买文具和图书。
谈到愿望,张颖告诉记者,自己要做一名法官:“希望能给不好的事调解。”
春蕾女童们的心愿清单
◎六一儿童节,王子仪想去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看海豚:“好多同学都去过,我也想看看。”
◎母亲离婚再嫁,继父还有重病,李梦的六一儿童节愿望是能换一个新书包:“这个书包背了5年了,已经缝了好多次了。”
◎“每次路过肯德基,都特别想尝尝是什么味道。”今年6岁的张海云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住,六一儿童节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次肯德基。
◎“将来我想做一名画家。”8岁的张鑫荣说她特别想要一本画册,但对小小年纪失去父母的她,每一分钱都不舍得花。
◎与妈妈相依为命的李露说:“妈妈干家务太辛苦,洗衣服把手都洗坏了,想给妈妈买一副洗衣服戴的手套。”
◎“今年六一我能上台表演节目了。”爱好跳舞的李娇说,她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愿望是能买一套漂亮的衣服,让她穿着可以上台演出。
■相关新闻 岛城发出儿童节爱心礼物 送给西藏日喀则贫困孩子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报道
半岛都市报5月30日讯 六一儿童节临近,市北区敦化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卡通书包、洋气的衣服、漂亮的文具、精美的图书……琳琅满目的礼物摆满了小半个会议室。这是一群爱心人士为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贫困儿童精心准备的儿童节礼物。5月30日,半岛记者从市北区敦化路街道办了解到,3年里在街道办牵头下,爱心人士资助了79名贫困儿童。
事情还要追溯到2016年,西藏东嘎乡藏族干部来青岛交流学习期间,敦化路街道党工委得知,由于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各种原因导致家境贫寒,西藏日喀则市东嘎乡有28名贫困儿童挣扎在辍学的边缘。尤其是看到那一帧帧记录着贫困儿童家庭一贫如洗、穿着衣衫褴褛的图片和影像时,深深刺痛了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为了帮助这28名儿童及其家庭,街道当即决定发起“寻找爱心、帮扶结对”活动,向广大爱心人士及社会各界求助。在短短不到3天的时间里,迅速为28名贫困儿童找到了结对帮扶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对贫困儿童进行生活和学习上的“一对一”帮扶,从此,这些雪域高原的孩子感受到了来自黄海之滨的温暖。2017年,在原有帮扶对象的基础上,再次为东嘎乡51名贫困儿童找到了爱的源泉,如今更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开始主动报名,要求加入这个爱心方阵。据了解,资助一名藏族贫困儿童一年共需890元,其中冬夏两套衣服折价440元,冬夏两双鞋子折价250元,两个书包折价100元,两套文具用品折价100元……受资助的藏族小女孩普布卓玛在感谢信中写道:“如今的高原不再寒冷,因为头顶上的阳光里充满着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爱,扎西德勒。”
[编辑: 张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