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第二十八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创少年复赛在江苏科技馆开展。本届大赛共有98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初赛评审,共有50支队伍入围复赛。复赛中,专家评委通过选手的2分钟作品介绍和3分钟精彩答辩进行打分,依此评出一、二、三等奖。据了解,本次复赛中盐城、宿迁等城市的入围队伍通过线上答辩的形式参赛。
50组复赛作品脑洞大开
贴近生活,获赞连连
双向开合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长江六桥、能够进行分类识别自动升降的试卷整理器、公共旋转双层停车系统、情绪监测器、智能蚕茧缫丝机……这些脑洞大开的作品均来自入围复赛的选手们。
由南京市赤壁路小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学生章康祺、潘皓辰、蒋存周组成的“好奇熊机器人小队”作为第一支队伍率先进入主会场进行答辩。这三位10后小选手平时经常聚在一起头脑风暴,这次他们带来了一款名为“小赤”的中小型消杀机器。“平日里,我们一回家就需要用消毒液给快递、手机喷来喷去,很麻烦,所以我们想到可以设计一款给随身物品进行消毒的机器。现在这个机器的大小足够给双手、手机、小型快递等进行消毒。而且喊‘小赤小赤’就可以语音唤醒它,它能根据‘前进过来’等指令移动到我面前为我进行消毒。”团队组长章康祺告诉记者。
评审组长、南京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实验室主任、副教授、数学建模教练组组长杨靖三告诉记者:“我们评审组根据同学们答辩时论述的完整性,作品的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知识的延展性等方面进行打分。创少年大赛十分贴近生活,我们发现很多小朋友的作品技术含量虽然没有很高,但是他们的作品能体现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我们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小难点,用家庭可用的材料进行设计解决,像泡沫、纸箱、矿泉水瓶等,用这些日常可见的材料来做一些有创意的产品,我觉得这才更符合我们创少年大赛‘让科学流行起来’的初衷。”
此外,江苏科技馆在复赛主会场之外,还打造了一场创客嘉年华活动。把侯赛区打造成创客集市,展出了所有候赛的参赛作品,让观众与参赛选手零距离接触,感受创客文化,享受科技氛围。据了解,本次创客集市还邀请了100名小评委对参赛队伍进行投票。最终将根据参赛队伍获得的点赞票数,评选出3组最具人气作品。
智能书桌、旋转式停车楼、情绪检测器……
创客集市亮点纷呈
创客集市上,入围选手的创意作品引发关注和热议。由来自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的左孙泽、盛誉、荆君艺组成的“书香少年”队伍带来了一款“智能书桌”。“因为近视是我们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所以我们考虑做一款具有强制提醒功能的桌子。桌子上有红外线的传感器,一个是发射端,一个是接收端。当你的头太靠近桌面,也就是低于传感器设定的高度时,传感器就会被触发,桌面会上升到不能正常学习的高度,这样就能达到提醒使用者的效果。”
南京市宁海中学信息老师夏明告诉记者,此次宁海中学共派出9支队伍组团参加创少年大赛,目前有5支队伍成功入围复赛。“我们学校开设有创客社团,这次的参赛作品基本都是同学们利用社团时间或者午休时间聚在一起设计研发。我们老师只提供技术以及设备等软硬件支持,所有的创意想法都来自孩子。”在宁海中学的入围作品中,既有旨在解决公共区域停车空间不足问题的“公共旋转双层停车系统”,也有充满温情的“情绪检测小熊”,还有可以帮助流浪小动物的远程半自动投喂机。这些作品设想源于生活,既温情又具实用性,得到现场观众的频频点赞。
江苏科技馆负责人介绍,近几年随着创客教育的升温,青少年创客大赛也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以往,此类赛事都采取封闭评选的形式,大多数家长都鲜有接触青少年创客作品的机会。江苏科技馆承办的创少年大赛,为了让大家走进创客、了解创客,甚至成为创客,因此,一改以往此类赛事封闭评选的方式,将所有入围作品投放荔枝新闻客户端,并在复赛中公开展出所有入围作品,意在打造一场全省青少年的创客秀场,扩大创客教育影响力。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