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7月9日讯(记者 张凌发 通讯员 周竹生)2013年11月3日,扬子晚报曾经独家报道了镇江丹阳高位截瘫女孩袁佩华,想做“张海迪第二”的故事。怀揣梦想的她终于拿到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2016年09月09日,扬子晚报第二次报道镇江“张海迪”成功考上了医学院。3年后的2019年6月30日,袁佩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临床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证书。
5岁高位截瘫,坐着轮椅考进大学
18年前的一天,丹阳市折柳郑店村5岁的袁佩华被迎面而来的一辆汽车猛地撞飞,身受重伤,下巴开裂。当爷爷把她送进丹阳市人民医院时,她已经重度昏迷,从此她高位截瘫了。13年艰辛的求学路,袁佩华坐着轮椅,进入了向往已久的高中丹阳五中。2016年8月,袁佩华考上大学,被“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专业为临床医学。
袁佩华刚上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满怀着期待和惶恐,她万分期待着能够在她所热爱的专业里面获得丰富的医学知识,也时时刻刻惶恐着,是否真的会如他人所说的那样“以她这种身体情况完不成这份学业”。她第一次知道大学里的课是要抢的,为了能够离老师近一点听课更清楚,每个周末都会提前带本书去占前排的桌子。刚开始上课就遇到过小麻烦,教室里面一排排的课桌前后之间距离非常窄,而且桌椅固定不能动,袁佩华的轮椅进不去,只好扶着一排课桌最左边的那个小角来听课和做笔记。由于在校就只有两年时间,课时少,但是所要学的课程内容又多,所以每堂课老师讲的都很快,内容也很复杂,有时候脑子不够用,笔记就会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课程排的很满,几乎每天都有6节课,晚上七点到九点半还有自习,班主任老师好几次跟她说她可以在宿舍学习的,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每天坚持来教室上自习,不为别的,就想别人能来她也可以。
每个晚自习,只要作业写完就会将老师讲的重点记在本子上,上课没有听清楚的,她也想了个办法,用手机将上课的内容录下来,放学后反复的听,总结重点一一记录。袁佩华一直揪心着期中已经考砸了,期末已是最后的机会,意味期末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将总评分拉上来。期末考前的一段时间压力巨大,巨大的压力催促她赶紧背书,一遍又一遍,彻夜难眠,这种压力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最终她拿到了学校的三等奖学金。
把自己垫高,用绳捆住自己学操作
大一上学期是理论,理论知识还好学,从下学期开始上操作课,这个难题就一直困扰着袁佩华,动手操作怎么办?第一节诊断实验课,诊断老师就跟袁佩华讲:“你这个样子,坐在轮椅上,将来怎么去靠近病人啊,怎么给他们查体?我们诊断学最后也是要操作考试的,不能通过操作考试就没有机会笔试考试,我就怕你操作不过怎么办?”袁佩华被问的呆愣在那里,一时也无法辩驳。周围的同学兴致勃勃的在那边讨论着操作,此刻袁佩华却沉默无语,老师话一直回响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她呆呆的看着别人,眼眶慢慢红了。
为什么命运对自己这么不公,自己也想和健康的人一样那么轻松的学习,学医是自己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为什么需要经受这么多的折磨。之后她一直情绪很低落,因为她也很担心操作考试。如果真的不能通过操作考试怎么办呢?这种声音如噩梦般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就在她内心痛苦挣扎的时候,心理老师通过她独特的方式开导了袁佩华。老师说如果这是你喜欢的事那就尽全力去做,如果真的行不通了,再去尝试新的出路。老师的一席话使袁佩华茅塞顿开,是啊,不先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操作也不是都不能做的呀。袁佩华问老师借了示教室,其他同学出去玩,去宿舍休息,她就一个人在示教室反复练习。坐在轮椅上太矮够不着模型,袁佩华就想办法找垫子把自己垫高,怕身体太过前倾坠下轮椅就让奶奶找绳子,把自己的腰捆在轮椅上。反复摸索着,身体该倾斜到什么角度,手该怎么放,才能既让自己方便做到,也不违反操作规范。袁佩华把所有的操作步骤烂熟于心,尽可能的将自己能做到的操作练好,实在做不了的也牢记它的要点。期末的诊断操作考试终于来临,袁佩华怀着忐忑的心情抽签抽出要考的操作试卷。带着试卷依次去到电脑教室听心肺听诊音,去示教室为模特进行头面部检查,最后一站考了问诊。袁佩华按照事先反复练习过的操作内容一一在模特身上进行。操作考试通过了,甚至比好多人的分数还高,袁佩华就记得当时诊断老师也很高兴的来对她说,她一直很担心袁佩华操作不能过呢,没想到她真的做到了。
爷爷奶奶是她的拐杖,同学成了她的保镖
清晨天刚蒙蒙亮,爷爷便催促着袁佩华起床了,洗漱穿戴完毕之后便推着她从长长的行车道下面推上宿舍对面的教学区。因为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之间被一条马路横穿,马路下面有一条长长的隧道供学生往返教室与宿舍,隧道两旁是若干阶楼梯,中央是供车辆通过的路。爷爷奶奶每天从这天漫长的隧道把她推过去上课,推回来休息,日复一日。
进入大学,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考虑到袁佩华的不方便,特地给她和照顾她的爷爷奶奶免费提供了一间有电梯教师公寓,供他们住宿。在实习的这段时间,学院的领导也亲自下来看望,关心她实习的情况,让她有事跟他们联系。大三回校参加毕业考试,学校还特地安排了两间宿舍公寓方便爷爷和奶奶住。
袁佩华刚进校的第一天,班长就过来看望,热情地拉着袁佩华的手说生活和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就去找她和同学。同学们也很热情,每次要去没有电梯的楼上考试,班长都会请几个男同学们来抬。毕业考试考三门功课,分别是周一的上午、下午,和周二的上午,袁佩华临床2班的考试教室一直都是没有电梯的A栋楼三楼,那就意味着男生们需要将她抬上抬下6次,好几个男生为了抬她手臂内侧都青了,大家累的气喘吁吁却没有一个人抱怨。
接受袁佩华实习的是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实习的的第一天,袁佩华心里很是忐忑,很怕医生们不能接受她,怕他们不管自己。按照实习计划,她将在内科实习四个月。医务处的赵科长把她带到了内科,对大家说,这是来我们医院实习的学生,她以后将去基层做一名医务工作者,因为她不太方便,希望大家能稍微照顾一下,帮助袁佩华顺利完成在内科的这四个月的学习。大家纷纷点头,然后内科的蔡主任就把她安排给了张英医生。四个月的时间,张医生一点一点的把内科临床的知识和技能慢慢教给她,带她查房,教她管床需要掌握的事情。外科的樊勋医生,只要他上急诊或是门诊,就带上袁佩华。樊医生放手让她给病人查体,给病人清创、换药,并且帮助他完成简单的小手术,也会在给病人看病和操作的时候给她讲相关的知识和注意点……值得开心的是,
很多病人看到袁佩华在轮椅给他们看病,也都愿意配合她。
袁佩华圆梦大学之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做一名医生,尽管在考编笔试中已经取得了优异成绩,接下来还要面试等等,未来的道路依旧艰难,但是袁佩华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她就不会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