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不同,是月考成绩水分较大的最主要原因。
孩子就读初中时,学校对门就有一个培训班,毫无疑问其主要生源,就是学校的学生。来咨询的新生,学校老师并不用强调我们教的有多好,而是告诉对方,你们班的谁谁谁在我这里补课,当然这个谁谁谁排名很靠前。
但颇具意味的是,这个培训班的孩子,往往在学校组织的月考中成绩特别优异,而在期中期末表现就很一般。
孩子没有培训,三年初中下来,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期中期末成绩没有掉出过年级前二十名,大多数可以排入前十,但学校组织的月考基本都是年级五六十名。
这种情况很常见!
开始孩子月考后会很委屈,因为月考试题的很多题目,都是培训班的原题,而且是考前培训班老师反复强调的原题。不过时间长了,她对于月考也是无所谓的态度,连全力以赴的意愿都没有。
当然这应该不会是普遍现象,但撇除培训班的押题能力,也和试题本身所能体现的学习效果有关。
学校老师出题,自己往往不会出原题,而是在各教辅书、以往试题中出题,或者平时做的作业中出题,刷题多的学生,有更大概率遇见原题。而期中期末试题,却往往更多是新题原题,更考验学生的真实水平。
第三就是月考的知识点集中,考察的广度不如半学期或者一学期的试题内容,使得重复学习的孩子,更容易有优势,尤其是期中之前的月考,利用整个假期补课的中等生,往往成绩上很容易表现出彩,但随着学习进度进行,提前抢跑优势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