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最美的一天,通过这几个月持续的观察自身的情绪反应,昨天我终于悟到了消除情绪干扰的方法。长期盘踞在头顶的几个负面情绪的反应点都消散不见,头脑变得轻轻松松的,眼前的一切都更加清晰,透亮。找到消除情绪的方法,也是补齐了我学习方法的最后一块拼图。建立全景式概念的学习方法、概念体系的减熵的方法、从场景中提取概念方法、思维动作的可视化的练习方法,消除学习中的负面情绪练习方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既然学习方法的探索已完结,那么我可以专注于学习方法的应用和推广了。
接下来,三月剩余的时间、四月、五月,我都会做中考数学快速提分这件事。下面,我会列出详尽的中考提分策略。如果家长有能力按照我所说的去做,只要孩子稍微有点基础,一个月把数学得分率提高到80%以上都有可能。基础稍好些,得分率提高到90%也有相当的几率。当然,解密是有目的地,如果家长没有能力做到这些事情,找我用这套方法提分,不同基础,提升到80%-95%之间,也就三天。
下面是中考精准快速提分的操作指南(家长版)
一、实现精准快速提分的着力点
知道考点在哪里?找出能够提高的地方?把能用的时间,都花在这些考试要考,可是你能力还不够的地方。那么,实现中考数学精准快速的提分,就是必然的结果。
1、中考考点在哪里?
从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统计中考卷和初中各次期中期末试卷,中考卷考察的内容非常接近期中期末试卷的10%左右。分别统计各地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卷和近五年的中考数学试卷,发现三年知识点和题型重复率超过80%,五年知识点的重复率超过95%。
2、找到能够提高的地方?
注意,是能够不是需要。只做能做却没做的事,只做会做却没做的事,才会有结果。
先找一套本地近五年的中考数学真题,用两个小时做一遍,判完之后。结果有三种:会而且对、会而不对、完全不会。你能够提高的就是会而不对的这些题,把这些题做到一定对之后,你会发现,有些完全不会的题,又变成了会而不对的题。把这套试卷上会而不对的题,都练习到会且一定能对的程度后,再按同样的办法做完最近5年的中考真题,你就解决了中考考点的95%。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会而不对的题变成会而且对的题。
二、快速学会一类题的方法
做任何一道题,都包括四个阶段:翻译题目、找解题思路、计算检验、写解题过程。会不会,完全取决于有没有翻译题目的能力;有没有找解题思路的能力。
1、翻译题目的能力
面对一道题,能够逐词、逐句、逐段将题目翻译,翻译成对应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和几何图形。
会而不对的题,就照着答案找,哪个词、哪句话、哪一段你没翻译出来。然后把它们记在纸上,练习到条件反射。你就具备了翻译这个知识点的能力。
2、找解题思路
串联电路的计算,我可以让一个六年级、完全没学过物理的学生在半个小时内完全掌握。找解题思路所用工具就三个:打钩、问号、带圈的数字。具体参考程老师的文章《不学题型,也能学好物理的计算方法》
找解题思路就是找求解未知的顺序。具备了翻译题目的能力,将翻译成方程组、不等式组、图形之后,用上面的三样工具,就能分析出求解未知的顺序。
3、巩固学会的题
会翻译题目、会找解题思路,就是掌握了一类题的解法。接下来不要先着急计算和写解题过程,从其他几套中考试卷里,找出这一类题,按同样的方法进行翻译题目和找解题思路的练习,都没问题了,就算这一类题是真的会了。
会不代表一定能做对,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做到考试零失误?
三、把会的题全做对的方法
百分之百能做对的题才叫“会而且对”,真正会的题,必须是零失误。人的单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也就8-12s,因此,失误和误差一样,必然存在。数学答题所有的失误中,计算失误是最普遍的一种。下面是我纠正失误和减少失误常用的三种方法。
1、检验:
检验方程的方法:将未知数的解代入原式左右两侧计算,结果一致说明计算正确;
检验数式:将0或1或-1分别代入原式和化简结果计算,结果一致说明计算正确;
检验不等式:分别检验起点是否相等,检验内侧是否成立,都满足说明计算正确。
2、拆解:一次只做一件事
3、心法:眼动手不动,手动眼不动
四、答题速度的最快练习方法
拿到试卷以后,用1分钟,把所有题凭感觉分类,不需要思考的标记题号画一道,需要思考的圈起来,完全没招的空着。分类完成后,用5分钟把需要思考的题目先浏览一遍,能看清每个字就行。
然后,开始做不需要思考的题,这类题必须检验。这类题做完后,不断的从圈起来的题中,找到不需要思考的做,直到把会的都做完为止。
划重点:点关注!收藏!家长有学习指导能力,就让孩子按照我所说的去做,不论孩子现在基础多差,一个月把数学得分率提高到80%以上都有可能。如果家长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做这些事,周六日直接来淄博找程老师,就是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