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切都是为了你!”这是很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最让孩子窒息的话。
近期热播的青春剧《树下有片红房子》,剧中将高中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日常矛盾描写的入木三分。中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父母该不该鼓励和支持,还是一味地只看孩子成绩好不好,只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忽略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孩子做自己的提线木偶,操控着他的一生。
作为市一中全校第一名的学霸宋丛,在老师和同学看来,他的人生必然是光彩夺目的,宋妈妈也为儿子规划好了她认为的人生大道:出国留学、考取世界前5的名校,而这条道路和宋丛平常满分的考试成绩,成为宋妈妈最引以为傲的话题。
每当作为全校第一的宋丛听到老妈这样的谈话时,内心感受到无形枷锁和束缚牢牢地操控着自己,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不是他理想中的人生。他自己的理想是,考取国内最好的医学院,当一名医生,仅此而已。
在宋丛的心里,像其他普通的孩子一样,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同学说笑打闹,这些才是他喜欢的高中生活,而不是整天身处在一个只为了成绩忙碌,犹如冰冷的学习机器一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毫无生机与活力可言,这样的环境他不喜欢,甚至十分厌恶。
而他的这些想法和情绪,宋妈妈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并不在乎。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绩优秀才是他们的光荣,完全忽视了当事人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而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电视里的一个片段,而是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大潮下,千万个家庭的真实写照。
不仅仅学霸宋丛在家遭遇来自母亲的个人意愿压力,作为医院院长家的孩子李天,承受着更为离谱的精神折磨。
李天父亲是医院院长,她的妈妈在家属院里爱慕虚荣的心态几乎达到了极致,儿子李天考试全班第一,本该是非常开心的事情,李天妈妈却因为孩子没得满分,没能比得过全校第一的学霸宋丛而气愤不已,她居然觉得儿子如此优异的成绩让自己在家属院丢人。
她把儿子是否能考取全校第一作为衡量儿子好坏的标准,这种苛刻的要求,太伤孩子的自尊,导致李天自信心严重受挫,精神孤独敏感,性格孤僻脆弱,但她的母亲从来没在意这些,面子才是她母亲最甜美的精神食粮。而付出代价的却是儿子李天,他没有快乐,没有兴趣爱好,没有朋友,甚至,连一句安慰和关心都没有!
反观剧中陈欢尔的家庭,真是让人温暖舒心。
陈欢尔学习成绩一般,而她的父母也从来不注重她的成绩是否优秀,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女儿是否开心、是否健康,在他们的眼里,孩子就应该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果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作为父母的他们也会更高兴,全力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生活。
甚至,陈欢尔想让自己的爸妈和其他同学爸妈一样,能给自己的学习上施加些压力时,她的父母居然果断拒绝了,他们认为孩子不该过分计较输赢,在学习中不该感受到压力和竞争,而是应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快乐,如果从学习中找不到快乐,那么不学也罢。
当屏幕里出现这一幕时,让屏幕前的多少孩子羡慕不已,让那些曾经背负着父母意愿而学习的成年人内心深感触动。而这位看似学习天赋最差的学生,却在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走上了自己选择的,也是其他人羡慕的人生坦途。
当然,这离不开父母对她的关爱,正是因为陈欢尔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家庭环境,才给了她身心健康成长的条件,若是她遇到李天妈妈那样的家长,她估计得精神崩溃。
高考是通往光明前途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学习天赋高的学生的确能够通过高考而开启通往大好前程的大门。学习天赋一般的学生,希望家长们能够像电视剧中陈欢尔的父母一样,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宽容,适当的宽松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的探索和发现,最终也会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过自己喜欢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