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夹一般是多大尺寸的

卷子夹一般是多大尺寸的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8 23:20:56

建议备考遴选的都买一下最新的资料,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直接去做真题,这样只会走弯路。

毕竟遴选就是一道坎,有的人迈过去一次能考七八十分上岸,找不到关键的话很有可能会浪费几年时间。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盲目复习,要找到正确备考的方法,避免踩坑。

我当时第一次考的中y遴选惜败,第二次考的是省直遴选84.6分成功上岸,算是走了很多的弯路,也算是比较有经验,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踩的坑和一些备考的建议,希望大家都能高效复习,不做无用功。

很多人认为备考遴选就是单独看书或看课,我觉得这样是不行的。

资料是我们复习的主要途径没错,但根据我复习的经验,资料书的很多地方讲的是很浅的,特别是有些做题技巧用文字根本就表达不清楚。

这个时候视频课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老师可以讲解一些比较重点的技巧,这样去提升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就分享一下我当时用的资料,他们内容不一样,使用方法也不一样:

✔北辰遴选时Z热点(强烈推荐!)

虽然只是简单的积累,里面都是当年的时Z热点,还有一些重要的Z策理论,但是总结到一块学着就很方便。

比起自己一点点去找,直接看书就可以背,而且都是分好类的也有对应的解读,能有效加深理解。

对遴选来说,Z策时Z不止需要记住,更需要能理解运用,一定要对照书上的解析将每个热点背后的原因了解透彻。

✔潘战遴选全课、罗喆遴选题典课

大家前期了解完理论知识后,一定要准备好两门课程去深入的学习,一个潘战遴选全课,一个是罗喆遴选题典课。

潘战肯定都听说过吧,这是机关工作思维讲得最好的了,建议准备遴选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跟着潘战去转变一下自己的工作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更高层的位置去思考问题,答出来实践性更强的答案。

而且潘战特别擅长把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到讲真题的形式去,这样我会学到很多高层机关的工作细节,练题也就更能结合着具体的实际去答题,这样就更容易拿到高分。

罗喆呢,属于是刷题这部分的好帮手,刷题前一定要先跟着他去学习一下具体的做题技巧,特别是公文题这部分,跟着他学会用关键词来判断文体格式,去建立做题框架,再去材料里找相关的信息,重新组织语言,这样一个流程去做题比我自己写题速度提升了不少。

总之,方法+技巧必不可少,这两门课是我们拿到遴选高分的两大武器。

✔华图遴选教材

要说最基础的还是题型和做题技巧,基础弄对了后面大方向才不会错。根据自己需求看,没有遴选经验的最好看两遍,至少要能把公文写作、案例分析、大作文的做题技巧和步骤记住。

✔D务公文写作与规范处理大全

专门练习公文写作,类型全面需要挨着学习公文的格式和写法。

类型比较全,每种类型都有格式总结和举例,先自己写一遍,再看例子对照,这样效果比较好。

✔遴选真题精编

真题不算多,但解析很详细。

其实遴选不需要大量刷题,都是写作题刷量也不会出感觉,还是需要一道道反复练习。自己做完对照解析修改答案,至少要改两遍完善答案,最后全部做完拐回去重做一遍,看看效果,不行就接着练。

▶两年备考经历以及我踩过的那些“坑”

1.盲目模仿,答题没有落地性

刚开始我是把遴选跟公考中的申论归为一类的,备考的时候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素材积累、练习写作上,感觉只要写作水平提高就足够。那时候我每天都在搜集办公室的文件资料看,学习各种公文的写作方式,都是手边现成的资料上班时间学也不会尴尬。

下班时间可以看得就更多了,各种新闻频道和w信公z号我都有关注,每天早晚都会刷着看,因为里面的文章都是非常规范、高水平的,我觉得自己能背会用上的话会很加分。每晚吃完饭我就会开始摘抄模仿,感觉写得很好的文章整篇都背,笔记整理了一大堆。

通过这样大量的阅读和仿写,我的理论和写作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是就像领导说的那样内容太虚,答题没有落地性,对于实际的结合不够,考虑的角度也不够全面。

遴选考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注重对于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就像新进公务员需要培养,而遴选上岸的人一般都要直接上岗工作,遴选每道问题的回答都要立足现实,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和对策、措施。

2.刷题不学透,思路模板化

真题也是备考最常见的复习方式,我自己也刷了不少往年遴选真题,中央遴选包括省市遴选的题都做过。每道题做完就直接改错,对照着每个点挨着改,最后还会再重写。

周末是我比较集中练习真题的时间,时间比较长可以直接刷套题,及时改正答案。自己对照参考答案的时候会看到很多不足,改完结构清晰很多,但是缺点就是直接按着答案的模式改,自己思考的部分不多,最后整体框架和答题模式都是一样的。

在公考中可能模板化答题也能拿高分,遴选毕竟都是高手竞争,有很多可能平时就负责写材料的人,所以这种刷题方法是没用的。遴选做题时更要注重结合材料和要求,积累之外还要加上自己的经验总结和想法。

▶给大家的备考建议:

遴选的复习重点不在于时间,方法和用心程度才是关键。白天保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备考就要靠毅力,每天最少要学够两个小时,保持学习不间断。对于学习来说,专心学两个小时比断断续续学一天能积累的东西更多。

日常看新闻、关心时政都是我们日常工作就需要的,不必像我一样特意模仿,记关键事件,然后多看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就足够了。

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工作思维,备考至少要将潘战的课过一遍,官场中会遇到的每种问题都跟着老师学好对策,对考试乃至今后的工作都很有意义。

另外做题的时候不需要挨着对照答案,重点是检查自己有没有遗漏的点,最后看是否有更好的语言组织可以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答案。

我们谁都不能保证考试是否会正好遇上大神,所以在备考中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才是正确做法,不管考试碰到新题还是大神,心中有数才能稳定发挥。

小总结:

遴选相对于公务员考试和日常工作写报告来说难很多,对于理论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工作之余复习时间又短,所以我们更要注重时间规划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时间短任务重也不必怕,至少体制内不用担心后路,把遴选当做是自己工作中的遇到的一个挑战,按着理论积累、真题练习和提升思维这三个重点去复习就可以。

▶关于备考信息渠道:

现代社会任何竞争都离不开信息搜集,遴选同样如此,第一步筛选有用信息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后期努力的成果。

【人社局G网】非常重要!基本所有的遴选信息都有,尤其省级,信息更新及时,可信性强,根据自己目标地区和级别选择关注。

【单位G网】从笔试到考察都有用!选定目标单位,就要多去了解它,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看G网,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向对方靠拢,表现出对这次机会和工作的重视,不管是笔试答题带点单位工作实绩,还是面试答题提到都很加分。

【遴选机构网站】适当选择,个人觉得公选王比较靠谱。遴选机构一般发布信息比G网晚一点,好处是比较全,对目标不坚定的朋友来说更有用。

【各种信息交流软件】关注考试人群,广泛信息获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可能是遴选前辈的经验,亦或是对地方时局的了解,或者只是分享遴选过程,都是广泛的信息搜集,前期看看就好,后期的话得注意筛选,不然很容易影响心态。

●●●笔试高效复习式学习方法

(1) 所有知识点理解为主

很多人准备遴选时喜欢背,背时Z、背技巧、背框架,甚至背范文,但到最后感觉并没有出成绩。

其实就是方法没用对,相比于背,遴选更需要的是理解,要知道笔试考的是写作,而不是默写。

就像时Z热点需要进一步解读一样,写作的格式也需要理解套用到不同题材,大作文更是你背了又不代表会考原题,不如好好将框架总结下来,好句摘抄才来,积累到自己的素材库里,考试还能用得上。

(2) 真题练习需要一而再,再而三

俗话说事不过三,但真题练习恰恰相反,至少要练够三遍才能真正把内在的考点摸熟,并熟练同类型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套路。

最初练题的时候不需要按时间、按整套,一晚上练一道题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你能保证付出的时间能得到有效回报。

到后期真题演练阶段,就要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练习,报考地的往年真题要比其他真题再多做两遍,真题也要根据自己情况分重点练习。

每次做完真题一定要纠错、总结,缺一不可,每套卷子的做题答案和纠错夹到一起,有空的话可以拿出来对比一下。

(3) 岗位实际与工作经验要会转化

遴选考察的其中一个要点就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不能指望靠套路拿高分,不能刻板的去学技巧、练真题。

练题之前先回顾一遍自己的工作经历,再把潘战的高层机关单位实际工作经验听两遍,总结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再用这种思路去做真题。

只有将目标岗位的工作实际、基层工作经验,转化成答题思路的一部分,站在实际角度回答,才能提前规避风险、漏洞。

(4) 适时分阶段强化巩固

遴选想拿高分,要学会总结和反思,不断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任何知识都要在吸收掌握的基础上,才能举一反三,所以一定要学会适时、分阶段回顾总结,将知识点强化巩固,才能不断加深记忆、悟出深层含义、得出新知。

适时,指每完成一小阶段的目标,就及时复习。比如说你周一背了“两学一做”的相关内容,周二在背新内容之前,就要先复习“两学一做”再背新的。

阶段化,每一阶段及时巩固回温,不要一股脑学完,等最后全部放到一起复习。

经过这样不断反复回顾,才能把所有学到的知识熟记,保证只要学过考试不丢分。

最后,还是想跟大家强调一下心态,遴选其实就是一次难一点的考试,但换个角度,也可以看做是补充提升自己的机会,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祝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