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试卷年赚2000万

卖试卷年赚2000万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6 01:16:01
寒门走出的清华学霸

1966 年,虞仁荣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时,农村的生活条件艰苦,物资匮乏,虞仁荣的家庭也不例外,一家人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但虞仁荣从小就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聪慧和对知识的渴望,在昏暗的灯光下,他常常捧着书本学习到深夜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在学校里一直名列前茅。

凭借优异的成绩,虞仁荣考入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 镇海中学。在高手如云的镇海中学,虞仁荣依旧勤奋刻苦,丝毫不敢懈怠。每天最早到达教室的是他,最晚离开的也是他。他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尽情地汲取养分。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 年,虞仁荣以镇海中学状元的身份考入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成为了清华 EE85 班的一员,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件轰动十里八乡的大事,乡亲们都为他感到骄傲。

在清华园里,虞仁荣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无线电系的课程难度很大,但他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和聪明的头脑,轻松应对各种挑战。不过,大学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虞仁荣展现出了他敏锐的商业头脑。他发现北京海淀区的试卷质量很高,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而其他地区的学生很难获取到这些试卷。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往返于北京和河北保定之间,将海淀区的试卷转卖到保定,从中赚取差价。就这样,他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问题,还锻炼了自己的商业能力,在校园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不仅如此,在学习上,虞仁荣也表现得极为出色。大一时,他曾在打了一通宵麻将后,第二天早上 8 点参加全校数学竞赛,最终竟然拿了个一等奖。这个故事在校园里广为流传,同学们都对他的聪明才智佩服不已。

不安分的职场 “叛逆者”

1990 年,虞仁荣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凭借着优秀的学历背景,他顺利进入了当时颇具名气的浪潮集团担任工程师。在浪潮集团,虞仁荣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工作,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节奏,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的研发,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这份在外人看来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并没有让虞仁荣感到满足。每天按部就班地进行技术研发,虽然能让他在专业领域有所精进,但却无法满足他内心对更大挑战和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渴望。他时常在想,难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吗?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如同一股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南巡讲话中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大胆创新、勇于创业,这让虞仁荣内心的创业热情被彻底点燃。他敏锐地意识到,时代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商业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销售岗位,能够直接接触市场和客户,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这对于他未来的发展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于是,虞仁荣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浪潮集团的工程师工作,跳槽到了香港龙跃电子科技公司北京办事处,成为了一名电子元器件销售员。

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对他的选择表示不理解,甚至家人也对他的决定表示担忧。毕竟,从一名稳定的工程师转行做销售,意味着要放弃已经积累的技术经验和稳定的收入,去面对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销售领域。但虞仁荣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进入香港龙跃电子后,虞仁荣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聪明才智,很快就适应了销售工作。他深知,要想在销售领域取得成功,不仅要熟悉产品知识,还要了解客户需求,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于是,他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产品知识,了解市场动态,主动与客户沟通交流。凭借着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对产品的深入了解,虞仁荣能够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

在与客户的交往中,虞仁荣始终秉持着真诚、负责的态度,他不仅关注产品的销售,还注重客户的使用体验和反馈。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他总是能够及时回复并积极解决,让客户感受到他的专业和用心。正是这种良好的服务态度,让他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客户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在香港龙跃电子工作的六年时间里,虞仁荣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业绩一路飙升,成为了公司的销售骨干。更重要的是,这六年的销售经历让他对电子元器件市场有了深入的了解,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 “倒爷” 到 “芯片大佬”

1998 年,已经在电子元器件销售领域摸爬滚打了 6 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的虞仁荣,毅然辞去了香港龙跃电子的工作,决定自己创业。他在北京成立了华清兴昌科贸有限公司,正式踏上了创业之路。

当时,中国的电子产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BP 机、大哥大、VCD、彩电等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电子元器件的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大。虞仁荣凭借着自己在销售领域积累的人脉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很快就与松下、安森美等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这些品牌的代理权,主要代理销售国外的电子元器件。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的业务迅速发展壮大,销售网络逐渐覆盖了北京及周边地区,成为了北京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 ,年利润达到上千万美元,虞仁荣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了千万富翁。

然而,虞仁荣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在代理销售电子元器件的过程中,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还非常薄弱,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企业只能依赖进口,这不仅限制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让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他深知,仅仅依靠代理销售业务,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丰厚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公司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在 2007 年,虞仁荣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转型,创立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 IC 等半导体产品的研发设计,同时继续保留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形成了 “半导体设计 半导体代理销售” 并行发展的经营模式。这一模式既可以利用分销业务带来的稳定现金流支持研发工作,又可以通过研发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虞仁荣也凭借着自己的工程师背景和对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带领韦尔股份在半导体设计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在创立初期,韦尔股份主要专注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功率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 IC 半导体产品的研发。这些产品虽然技术含量相对不高,但却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元件,市场需求十分庞大。韦尔股份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性能,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其产品也开始逐渐被一些国内的电子设备制造商所采用。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虞仁荣意识到,要想在半导体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仅仅依靠自身的研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并购等方式,整合行业资源,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于是,从 2013 年开始,韦尔股份开启了一系列的并购之旅。2013 年,韦尔股份收购了北京京鸿志和香港华清,切入半导体分销领域,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业务版图和市场份额;2014 年,收购北京泰合志恒科技有限公司,进军 SoC 芯片领域,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2015 年,入股无锡中普微,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射频芯片领域,提升了公司在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 。

通过这一系列的并购,韦尔股份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逐渐从一个专注于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 IC 的设计公司,发展成为一家涵盖多个半导体领域的综合性企业。然而,虞仁荣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一场更大的商业冒险正在悄然酝酿。

从 “首富” 到 “首善”

随着韦尔股份的不断发展壮大,虞仁荣的财富也迅速增长。2021 年 7 月,韦尔股份的市值冲上了 3000 亿元的高点,虞仁荣也凭借 123 亿美元的财富,登上了《2021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成为了中国芯片行业的首富 。然而,虞仁荣并没有被财富冲昏头脑,他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于是,他开始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020 年,虞仁荣回到家乡宁波考察,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他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决定效仿 “华人世界船王” 包玉刚先生,捐资在家乡建设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为家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于是,他主动联系宁波当地政府,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随后,他捐资成立了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计划在宁波市建成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并亲自参与学校的选址、设计和人才招聘等工作。

2022 年,虞仁荣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宣布追加捐资 100 亿元,总捐资额达到 300 亿元,用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建设。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要知道,2021 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上,100 名企业家加起来才捐了 245.1 亿元,而虞仁荣一人就豪捐 300 亿,这足以彰显他的慷慨和担当。

为了支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报批报建、基础设施工程及筹建学校所需要的各项人员、科研和教学资源,虞仁荣多次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其持有的韦尔股份股票。2023 年 2 月,他的一致行动人绍兴市韦豪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向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 1000 万股股票;2023 年 12 月和 2024 年 3 月,绍兴韦豪又分别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 1000 万股和 1500 万股股票 。2024 年 10 月 11 日,虞仁荣再次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 2500 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06%,按照当时的收盘价估算,此次捐赠股份价值约 28 亿元。

截至 2024 年,虞仁荣已多次捐赠,累计捐赠股份市值超 60 亿。这些捐赠的股票将用于支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为学校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他的善举不仅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半导体行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虞仁荣的努力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学校位于甬江科创区的高教园区与制造业板块之间,规划用地总规模约 2300 亩,永久校区(第一期)预计于 2025 年建成。学校定位为 “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 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注重基础研究、突出前沿交叉、强化工程技术,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具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规划十年内在校生规模为 10000 人,本科、硕士、博士比例为 4:3:3 。目前,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由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担任,强大的师资阵容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让人们对这所大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虞仁荣从一个寒门学子成长为中国芯片首富,再到慷慨捐资的中国首善,他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半导体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用自己的慷慨和担当,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勇敢追求梦想,努力奋斗,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相信在虞仁荣的引领下,韦尔股份将在半导体领域继续深耕细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也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虞仁荣的未来版图

站在当下,展望未来,虞仁荣和他的商业帝国还有着无限的可能。从韦尔股份的发展态势来看,凭借在图像传感器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优势,在智能手机和汽车自动驾驶两大核心市场,有望持续收获红利。智能手机市场的高端化和影像功能升级趋势,汽车智能化浪潮下对车载视觉感知需求的爆发,都将为韦尔股份的业绩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而在资本运作方面,虞仁荣已经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果断的决策力,未来不排除他会继续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韦尔股份的半导体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韦尔股份在更多新兴领域开疆拓土,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

再把目光投向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这所承载着虞仁荣教育梦想和家国情怀的高校,一旦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将为中国半导体行业乃至整个科技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有望在半导体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助力中国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虞仁荣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他的每一步都深刻影响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相信在他的引领下,无论是韦尔股份,还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都将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民族复兴贡献磅礴力量 。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