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偏心老师改试卷的人

模仿偏心老师改试卷的人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5 21:21:21

(通讯员 张璟祎)“非常有爱育吾女,凡才温暖慰我心。”近日,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收到一份有趣的锦旗,护士老师的名字“非凡”二字被患儿家长写进了“藏头诗”锦旗里。他们6岁的女儿因为孤独症在武汉儿童医院接受康复训练,2年后终于可以上学了。从医院“毕业”之际,家长以锦旗表达谢意。

2年前初诊:4岁女童像小婴儿,连自己名字都不会说

2023年6月,4岁的桐桐(化名)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从老家来到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这个小姑娘个子高高大大的,可爸爸却说她和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小婴儿没多大区别,长这么大了还不认识自己的名字,只会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爸爸正说着,坐在一旁的妈妈红了眼眶,哭着跟医生说:“我感觉桐桐和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说什么都听不懂,这都4岁了可怎么办才好,医生帮帮我们吧!”

“桐桐,你的眼睛在哪里呀?”医生用手指着自己的眉毛吸引桐桐的注意,可医护人员使出浑身解数,桐桐却没任何反应,不仅不跟人眼神对视,更不会模仿医护人员的动作。经过一系列评估和测评,桐桐被确诊为中度的孤独症,需要进行系统的干预训练。

2年干预训练:闯过“对视”关,改掉“打人”坏习惯

“让孩子的眼神跟着我,我们就训练了2-3个月的时间。”桐桐的老师非凡说,建立眼神对视能力是孤独症患儿需要越过的一个大坎。在一开始训练的1个月时间里,桐桐始终无法和人正常对视。为此,非凡老师特地让桐桐带着最喜欢的玩具一起来进行干预治疗。只见非凡将企鹅公仔放在脸部正前方来吸引桐桐的注意,引导孩子一点点将注意力移到自己的脸、鼻子和眼睛上,让孩子的小眼睛练习对视。

“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桐桐看着我的眼睛,清晰地说出‘眉毛’两个字时,我眼泪都要出来了。”非凡激动地说,从那之后桐桐有了突飞猛进地提升,无论非凡说出什么指令,桐桐都能看着她的眼睛说出来。

去年10月,桐桐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一次游戏课上,桐桐和其他小朋友同时看上了一条黄色的公主裙,两人都想要,桐桐伸出手对着小朋友的脑袋扇去,还好被非凡老师及时拦住。经过反反复复地打人、认错、原谅,非凡老师也是一头雾水。有一次,与护士长孙灵丽聊到桐桐打人的事情,正在发愁,孙护士长说:“桐桐打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你想过吗?”孙护士长的一席话,让非凡明白了“背景调查”很重要——只有把问题的症结找到才能将其解决。

“因为要陪桐桐做治疗,没时间陪大女儿,大女儿总说我很偏心。”妈妈刘女士无奈地告诉非凡老师,因为带桐桐在武汉训练的缘故,每周只有周末能带桐桐回老家,完全顾不上大女儿。每次一回家,桐桐和姐姐就会打来打去。久而久之,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医院训练,桐桐经常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

弄清楚原因后,护士长孙灵丽和非凡商量解决办法。非凡将打人后的批评和指责换成一个个小问题,让孩子来解答。“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你为什么生气?除了打人,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经过反复地引导和训练,桐桐慢慢学会了如何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也逐渐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

2个月前,一次训练课上,桐桐再次因为玩具和一个小男孩起了争执,小男孩抢走了玩具,桐桐习惯性伸出手准备打小男孩,可她的手刚挥舞起来却突然停了下来,收起手嘴里碎碎念:“这样是不对的。”在一旁默默观察的非凡老师当即给孩子大大的表扬,非凡开心地说,打人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2年后顺利“毕业”:父母写藏头诗锦旗送儿童保健科训练中心团队

2025年元旦,妈妈带着桐桐回老家和亲戚团聚过新年。在妈妈的陪伴下,桐桐在亲戚朋友面前大声地朗诵了一首古诗,在场所有人都为她鼓掌加油。看着眼前宛如脱胎换骨的小女儿,桐桐的爸爸王先生激动不已,当得知桐桐即将顺利“毕业”时,更是激动得抱着桐桐直转圈。

1月21日,桐桐在医院做完这次干预训练后就可以去上学了,夫妻俩特地准备了一面锦旗送给非凡老师。有趣的是,非凡的名字被嵌进了“藏头诗”锦旗里。“我们亲眼看到孩子在这里一点点地进步,十分感谢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团队对孩子的悉心守护和引导,所以全家人‘苦思冥想’,做了这个特别的锦旗表达谢意。”妈妈说。

“这是我收到的最有趣、最用心的新年礼物。”非凡开心地说。

责任编辑:肖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