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第一门户网站 本地值得信赖的公众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东北网
今年的高考题难吗?
参加考试的你有没有顺利闯关
哈三中名师为你解析高考
赶紧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数学
记者采访到了哈三中数学教师李双艳(理科)和邱媞(文科)。李双艳老师表示,2019年全国Ⅱ卷数学(理科)科目总体上注重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及数学素养和潜能的考查。邱媞老师提醒2020届考生在复习中要注重扎实基础,努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哈三中数学(理科)教师李双艳。
据介绍,2019年高考数学命题严格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新高考数学科内容改革,特别是依据2018年在贵阳召开的数学教育年会所提供的命题信息进行命题。试题体现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指导思想。试卷稳中求新,科学灵活地确定试题的内容和顺序;合理调控整体难度,并根据文理科考生数学素养的综合要求,调整文理科同题比例,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贯彻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将高考内容和素质教育要求有机结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提高作为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素养导向,助推素质教育发展。
哈三中数学(文科)教师邱媞。
本次数学试题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聚焦主干内容,考察关键能力。本次数学试题,立足于培育学生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理解等关键能力;重视学科主干知识,如: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概率与统计、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等作为考查重点,围绕主干内容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二是注重多育并举,突出数学应用。本卷第4题(理),将数学和物理学科进行了有机结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但本题属于结构不良试题,重点考察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和逻辑分析能力。
三是稳中有变,贴近新课程改革。本次理科试卷解答题顺序与往年相比有所变化,17题是常规的立体几何题,难度不大。19题换成了数列,增大了难度;20题考察的是导数中常规的切线和零点问题,难度略有降低,而压轴的21题改成解析几何题也在预料之中。21题参数的设置,既可以设斜参,也可以设点参,体现了数学运算、数据处理的数学核心素养;选做题第22题重点考察的是极坐标方程,23题不等式选讲加入了含参讨论,从而转化为常规的恒成立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相比往年难度略有提高。本次考试试题更接近于新课程改革,以前常考的内容,比如线性规划、程序框图、三视图等在本次试卷中没有出现,阅读量比以往要大,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本次试卷内容和结构形式的改变,更贴近于新课程改革。文科试题风格与理科类似,难度适宜。
四是增强文化浸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6题把其中的精华引入到考试内容中,既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又有东方数学的特点,本题主要考察空间想象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师简介:
李双艳,哈三中数学一级教师,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哈市教育局记功奖励。
邱媞,哈三中数学一级教师,奥林匹克优秀教练员。
语文
记者采访到了哈三中语文教师王璐,就2019全国II卷作文试题进行了分析。王璐老师表示,将“大主题”与“小设计”完美结合,家国情怀浓,语文味儿足,实用性强,考生们看到这样的题目,想必是欢喜的。她建议2020届考生,复习中要通过“常写常练”、“精写精批”进行有效的写作能力训练与提升,还要非常注重培养自己与时代接轨的语文素养。
哈三中语文教师王璐。
“2019年全国Ⅱ卷作文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秉承了近几年的出题传统,”王璐老师说,题型符合考生认知,与平时训练高度契合,可以迅速建构写作思维框架。作文材料以祖国发展历程中的五个与数字“九”相关的时间节点为线索,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定格,有集体记忆的回顾,亦有建功立业的展望。“民族危亡”“新征程”“改革开放”“新时代”“伟大复兴”,一系列铿锵有力的字眼撞击着灵魂,考生尚未落笔就已然心潮激荡、壮情满怀。强烈的时代气息、崇高的思想引领、宏大的命意格局,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这声“青年们,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召唤是何等迫切。
王璐老师表示,今年的命题在思想上继续充分发挥了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导向功能,引导考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自觉形成与国家、时代同进步的思想意识。除此之外,更令人惊喜的是写作要求涉及了对演讲稿、书信、观后感三种文体的考察,将“大主题”与“小设计”完美结合,家国情怀浓,语文味儿足,实用性强。这种形式的新颖度与应用的紧密度,应当是前所未有的。针对不同的对话主体,在不同的写作情境里发声,不仅彰显考生个性,还充分传达出“语文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先进理念,更能够指引学生践行“所学即好用”的教学思想。
“考生们看到这样的题目,想必是欢喜的,当然,所有自信需来自于平日里扎实的训练以及广泛且有针对性的阅读,”王璐老师告诉记者,哈三中语文组除通过“常写常练”、“精写精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能力训练与提升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与时代接轨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筛选各大主流媒体的优质文稿,定调子,树典范;与学生在课前演讲讨论时政热点,勤关注,深思辨;陪学生观看大量精品文化节目,常熏陶,多浸染。让语文思维在头脑中默默生发,让语言表达的诉求日渐高涨,让语文核心素养撑起独立丰满的人格。
教师简介:
王璐,哈三中高三语文教师。
生物
8日上午,2019高考理综考试结束,很多考生反映全国II卷理综科目偏难。为此,记者采访到了哈三中高三生物备课组长田玉春。田玉春老师表示,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生物试题整体难度适中,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对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哈三中高三生物备课组长田玉春。
田玉春老师说,本次试卷紧扣教材内容,强化基础考查。试题以教材为中心,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多数直接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如30题就直接考查教材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区别的表格内容。因此在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要准确、扎实。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本次试卷立足核心概念,注重主干知识,试题重点突出,教材主干知识全面涉及。”田玉春老师举例说,光合与呼吸、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生态学、遗传规律等重点知识都出现在试题中。重点知识就会重点考查,这是高考试题传递的信息,也是复习的重点所在。在指导学生备考的过程中,强化重点主干知识的复习是首要任务。
试题凸显实验特色,考查基本能力。田玉春介绍说,实验是生物学科的特色,高考中与实验有关的题目历来不少,今年也不例外。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有体现。尤其是29题和31题都突出考查了考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以及处理的能力。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生物高考中的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生物学科素养,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胜。
面对不少学生戏称,今年的生物试题是“小作文”题,田玉春老师表示,试卷中围绕描述原因、解释现象、分析结果等设置的问题较多。这种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用教材中的结论性语句,或能否应用题目中的信息文字,或者结合生活常识组织语言应用生物学专业术语作答,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在回答这种问题时要逻辑清晰,表达全面,有因有果,关键词准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练习,不断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师简介:
田玉春,哈三中高三生物备课组长,哈尔滨市科研骨干教师,哈尔滨市模范教师,南岗区优秀班主任,全国生物奥赛优秀指导教师。
地理
针对文综考试试卷地理部分试题,记者在考后采访到了哈三中地理教师孙瑜。孙瑜老师说,今年的高考地理题总体上来看通过精选贴近生活的素材,强调对材料的解读,创新情境、巧妙设问。整体难度适中,紧扣教材、考纲、课标,更加突出学科融合。选择题难度有所提升,对学生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综合题比较稳定,但是对学生宏观思维要求较高。
哈三中地理教师孙瑜。
试题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是题型结构稳中有变。选择题仍然是四组,两组人文两组自然,但是综合题考查的区域不再是往年的一个世界一个中国,而变成两个中国区域,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问题。选修由2018年的两问变成了一问。
二是知识考查有重有轻。自然地理部分大气、水文,人文地理部分城市、产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干知识仍然是考试的重点,但是地球运动淡出了今年的高考题。
三是素养考查逐步增强。第1~3题,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为案例,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协调不仅有利于推动城市自身持续稳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紧密联系,从而引导考生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还有如36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耕地的关系,43题环保选修韩国的河流治理。第6~8题,以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云”为主题,呈现出云的形成与下垫面性质的对应关系,引导考生依据大气对流运动基本形式和原理,分析积云形态特征,实现对积云的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的认知迁移。第9~11题,以发源于大兴安岭的霍林河流域为案例,要求考生在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干湿区地貌营力的基础上,分析人类改变地貌营力及后果,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基本规律的应用能力。再如4~5题关于美国机场附近工业产业集聚的问题强调交通信息与工业的关系,综合题更加强调区域特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上海周边城市、美国、云南、浙江、英国、韩国这些行政区域上的经济发展特征差异,交通枢纽处、气候复杂处、地形复杂处等区位特殊处对一地生产生活生态的影响,更加强调对区域的认知。今天你看云了吗,今年你在哪儿滑雪呢,这些生活中的事你都参与了吗,这就是高考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四是试题厚植家国情怀。第36题,以云南省大理宾川县“治贫先治水”的发展理念为例,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和脱贫致富相结合,立意新颖。第37题,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为背景,将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具体的体育项目相结合,发掘体育项目开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浙江室外人工滑雪场建设的地理问题,该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冬奥会项目知识的了解和兴趣的培养,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教师简介:
孙瑜,中共党员,哈三中地理教研室主任助理,高三地理备课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获市教育局记功奖励,“四有好老师”,被聘为“湘教版地理学科教材培训专家”“黑龙江省教育学会普通高中综合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
政治
针对文综考试试卷政治部分试题,记者在考后采访到了哈三中政治教师金美燕。金美燕老师表示,纵观本套高考政治全国2卷试题,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所选背景材料全部是当下热点或长效热点,所设置的问题皆指向我国目前着力解决的重大关注热点问题,努力弘扬的民族精神,试题紧扣时代脉搏,强调凝聚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金美燕老师说,总体看来,本套试卷呈现如下几大特点:
哈三中政治教师金美燕。
一是难度适中,高频考点突出。本套试卷不特别强调考点覆盖面,反而突出高频考点。例如第12题,以图像形式考察价格变动的影响;第18题,考察国际关系;第23题考察认识论,这几乎是年年必考考点。
二是体例稳定,少量创新有亮点。四大必修模块的试题分布延续往年模式,体例上没有重大创新,只是在选择题题型上恢复了一组近年少见的“一材多题”(选择题20—21),而且是《文化生活》与《哲学与生活》的组合。此外比较有亮点的是第39题,材料提供六项原则,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三项进行阐述。这种设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灵活答题以很大的自由空间。
三是立足时代,激发责任意识。本套试卷通篇素材全部为时效热点或长效热点,经济方面突出当前大事,涉及外贸外交;政治上强化体制改革;文化上突出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例如第13题的减税降费;第15题的科创板;第18题贸易战;第16、17题考察国家机构;第19题围绕返还流失文物;第23题五四运动100年。选材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现实问题,激发家国情怀,凝聚政治认同。
四是突出科技,培育科学精神。本套试卷从不同模块、不同题型,围绕科技问题多角度设问。例如第15题以科创板为背景;第22题以“人造纤维”为背景等。通过高考平台强化科技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
五是共享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试卷第14题考查居民消费,第40题考查人民主体地位。突出在中特事业中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同时体现“发展为人民”的共享发展理念。
六是主体视角,重视解决问题。本套试卷的主观题突出主体角度,重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38题中国企业角度;第39题任选三个主体角度;第40题以“劳模”为背景,考察人民主体。所选材料皆是当前具体时政,这种材料学生不容易产生陌生感,容易上手。
金美燕老师说:“总体而言,本套试卷材料有情怀有高度,设问不偏颇不难,符合平时训练难度要求和知识覆盖,是一套能够让考生产生获得感的优秀试卷。”
教师简介:
金美燕,哈市第三中学政治教师,中教高级,高三文综备课组长,哈尔滨市优秀教师,哈尔滨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来源:东北网
记者:王春颖
编辑:于丹丹
责编:吴琼
统筹:王刚、高长利、岳同明
监制:陈宝林
往期回顾
/沸腾
星空帐篷绿草地,千人共唱一首歌!这个千人大场面太震撼!
/骄傲
全球百强!厉害了我的哈尔滨!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