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六年级毕业考试卷新城区

西安六年级毕业考试卷新城区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3 21:07:32

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忧戚(qī) 娉婷(pīng)汲取(jí) 间不容发(jiān)
B.拮据(jié) 恪守(gè) 赃物(zāng) 前仆后继(fù)
C.摇曳(yè) 箴言(zhēn)中伤(zhōng)自惭形秽(huì)
D.积攒(zàn)褴褛(lǚ) 灰烬(jìn) 扭怩作态(n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佝偻 阔绰 断章取意 置之不理
B.撩逗 渺芒 根深蒂固 走头无路
C.停滞 匡骗 自吹自擂 娇揉造作
D.鲁钝 虚妄 持之以恒 附庸风雅

3、经典诗文默写。(6分)
(1)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3)大雪三日,    。(张岱《湖心亭看雪》)
(4)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5)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7)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8)须晴日,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9)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10)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4、请根据圈点内容,对林冲做点评。(3分)
《水浒传》选段
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①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
……
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②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
王伦见头势不好,口里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里”虽有几个身边知心腹的人,本待要来救,见了林冲这般凶猛头势,谁敢向前?③林冲即时拿住王伦,又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
点评:①    
②:    
③: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每一处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②时间通过一处处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③而凝结在这些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 、 提供了深厚滋养。④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1)请提取第②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发展壮大 B.生生不息
(3)第⑤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班级开展“弘扬黄河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活动宣传】为增添活动气氛,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2分)
(2)【活动二∶拟写串词】在诗歌朗诵环节中,莉莉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片段,华明同学接着朗诵光未然的《保卫黄河》。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两个节目拟写一段串词。(2分)
(3)【活动三∶礼赞黄河】在“心中的黄河”手抄报展览环节,凯文同学写了下面一段文字,请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使之与前后句形成排比。(2分)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你黄澄的汁水孕育了我; ;黄河,你厚重的历史沉淀了我。黄河啊黄河,我要为你歌唱。
(4)【活动四∶书写主题】请将下面六个字,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
弘扬黄河文化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12分)
【材料一】
如今,刷短视频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但过度沉迷于刷短视频,也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38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8月25日,有删改)
【材料二】
“唉,我家孩子现在一回家就拿着手机、平板电脑玩,一直刷短视频,说他也不听。”“我家孩子也是,那些平台上啥内容都有,手机在他自己手上,万一影响学习可咋办?”西安融侨城小区楼下,两个妈妈相互诉说着对孩子的忧虑。
一个短视频时长通常为15秒到60秒不等,标题和视频前几秒都很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继续看下去。看完后手指往下一滑,又是一个新奇的视频。看似每个视频的时间都不长,但如果一个接着一个地刷,几小时"一晃而过"。
(选自《短视频“刷”不停 青少年的碎片时间正被掠夺》,有删改)
【材料三】
刷短视频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神经和记忆变得迟缓和迟钝等。假如孩子总是重复做一件事,比如上网,那他们唯一能得到加强的那部分通路是和数字活动相关的,而那些支持他未来学习的神经连接则无法得到深广的建设。孩子所处环境中的种种经验都在塑造着他们的大脑,而大脑也是“用进废退”的,当孩子习惯了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简单直接的,就会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大脑发育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很多小孩都非常关注自己的粉丝数量、点赞数和留言,这是他们想被认可的一种表视。然而,这种网络世界的儿童社交却令人担忧。因为它终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沟通,没有语言语调的交流,没有对他人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观察,更没有对他人情绪的即时解读,这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的帮助是很有限的。
在短视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内容繁多,很多成人化的内容,孩子很容易就接触到。有的人为了赚取流量,拍摄视频的方向尽量选择吸眼球之事,比如炫富、恶搞、高难度危险动作,或者是片面剪辑,传播不实信息。这些信息对未成年的孩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刷短视频获得的短暂快乐,会让孩子的大脑逐渐适应,为了重复这种感觉,孩子很容易刷得停不下来,这时,书籍和玩具便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了。另一方面,短视频传递的是片段信息,即使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被浓缩成几分钟的短视频,视觉加上听觉的高强度刺激,孩子总能即时满足。所以很多对短视频“上瘾”的孩子,在短期内也很难对阅读抱有热情。
(选自《爱刷短视频,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后果可能比你想得严重》,有删改)
【材料四】
新闻报道的青少年沉迷短视频案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缺少陪伴,缺乏安全感,只能通过手机寻找心理安慰。因此,家长们首先应该给予孩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感受到一个他们本该拥有的真实世界。
家长应该用更多时间陪伴孩子,陪孩子出去散散步、打打球或进行其他户外活动。家庭其他成员也要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大人都能放下手机了,孩子们玩过头了也自然会有负罪感,这种无形的规矩,比拔网线、收手机要来得柔和且奏效。同时,在现实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样沉迷短视频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选自《青少年放不下手机 家长应以身作则真心陪伴》,有删改)
7、阅读【材料二】【材料三】,说说爱刷短视频对孩子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5分)

8、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应对短视频的诱惑?请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分点概括。(4分)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青年报社对1538名受访者的专项调查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八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刷短视频是为了休闲放松。
B.网络世界中的粉丝数量、点赞数和留言等社交方式,存在没有语言语调的交流,没有对他人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观察等不足,是不被人们认可的一种方式。
C.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成了“自媒体”,有的人为了赚取流量,拍摄炫富、恶搞、高难度危险动作等短视频,还有一些短视频片面剪辑,传播不实信息。
D.从青少年沉迷短视频案例可以发现,如果父母常年不在孩子身边,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陪伴,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而孩子为了寻找心理安慰,就会拿起手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8分)
胭 脂 泪 黄海燕
①清水县,一个古朴安静的江南小城。
②古城中唯一的戏院大门伴着“吱呀”一声被缓缓地推开了,一双双闪着寒光的黑色皮靴纷至沓来,将戏台包围起来。此时,戏园里锣鼓喧天,红绸飘飘。
③戏台上戏子着一袭染尽红尘的青衣,手执明扇,“咿呀”地唱着历史风华里的生离死别、繁华刹那,唱腔悠扬,与刀光剑影、战火纷飞的院墙外俨然是两个世界。
④伴着“嘭”的一声枪响,锣鼓声戛然而止,戏子柔婉飘扬的水袖在粗暴的打断声中猛然收住。他顾盼流连的双眸在转身面对这群面目狰狞的强盗时,黯淡微沉,接着又是如水般的平静。浓墨重彩的脂粉下,是谁也窥探不到的神秘。台下的观众早已吓得抱头鼠窜,成堆地缩在角落里,极度的恐惧让他们不停地尖叫、大哭、发抖。他们越胆小,这群强盗越是兴奋,个个面带得意地欣赏着这堪称杰作的“戏”。
⑤“瞧瞧,‘东亚病夫’就是这么懦弱胆小!”胜利者的优越感让强盗们狰狞可怖的嘴脸愈加得意忘形起来。
⑥此时,台上的戏子俊朗修长的身姿始终笔直地站着,深邃的眸子里好像闪着刀光似的掠过台下的众人,让得意忘形的强盗们也感到一丝寒气,但霎时,那刀光又隐没在他瞳孔的深处了。
⑦“尚海生是谁?站出来!”为首的强盗上前一步,凌厉的眼神扫视着众人。
⑧鸦雀无声。
⑨良久,台上的戏子踏着梨花碎步款款上前∶“小生便是,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⑩戏子是清水县一等一的角儿。听惯了他唱戏的人都唤他“海生”。论扮相,敷上脂粉,琉璃双瞳,扬眸间便是满眼的风华,漂亮的五官比女子更显温柔。他生得一副好皮相,偏偏唱腔也如三月春风般温暖柔和。若能听他唱上一曲《桃花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便也不难懂了。
⑪“给你一个为大日本皇军效忠的机会,拿出你最好的本事为我们的将士唱一出《桃花扇》,否则,我只要用一把大火就能让这清水县的所有百姓都为你陪葬,连灰都不剩!”
⑫刺耳的声音层层回荡在偌大的戏园中,接着,又是一片死寂。
⑬“怎么,不愿意?”为首的强盗大手一挥,手下纷纷举起火把。蜷缩在角落的人们,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儿。
⑭“慢着,”戏子清亮柔婉的嗓音在一片寂静中显得十分清晰,“能得到日本天皇的信赖实乃小生三生有幸,在下定当全力准备,倾尽毕生所学,让日本皇军们进来了都不想出去!
⑮众人听闻,纷纷摇头叹道∶“唱戏的果真薄情寡义得很。”“我这糟老头子宁愿豁出这条命,和小鬼子们拼个你死我活!”老汉佝偻着身躯,斜睨了强盗一眼,又颤颤地缩回了脖子。
戏子眸子里的光黯淡了下来,像黑夜的北斗星失去了光彩,整个世界都没了希望的光亮。
⑰天,暗下去了,夜幕将天空压得很低很低,不见一丝星光。家家户户门窗紧闭,灭烛熄灯,孤寂的街道上空无一人,远处偶有几声犬吠在死寂一般的小城里回荡。
⑱此时的戏院内,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上台前,少年看着台下正谈笑风生的豺狼虎豹,毫无波澜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决绝,转身回望一众伶人,一样的从容,一样的刚毅,一样的笃定。这个不平凡的夜晚,戏子们从未如此沉重,却也从未如此畅快……
⑲锣鼓拉响,戏子挥着水袖登上了戏台。今夜的李香君依旧一袭青衣,手执明扇,唇齿生花,眉如画,扬眸间满眼的绝代风华,梨花碎步辗转迂回,“咿咿呀”地唱尽千年的悲欢浮华。只是那深邃的眼眸中,再没了过往的澄澈。
⑳“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鼓声愈切,锣声愈响,唱腔也愈加悲愤。戏子望着台下神情涣散的强盗,柔婉似水的眸中瞬时闪过一丝杀气。
㉑“点火!”霎时间,火势蔓延开来。熊熊大火,仿佛发了疯似的,随风四处乱窜,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一切。赤红的火焰像狂妄的油漆工,所到之处皆为漆黑。
㉒强盗们怔住了,待惊觉之时,蜂拥哀号着落荒而逃,而门窗早已被封得严严实实。戏子们早就将戏园洒满了汽油,此时的戏园,大火汪洋恣肆,席卷着每一个角落。强盗们哭喊着,挣扎着,在大火中不停地翻滚,发出凄厉的哀号。火光交错间,是不堪入目的狼狈。
㉓戏台上,鼓声未断,锣声未绝,残缺灰颓的水袖依然在空中悠扬。光影中,那袅娜多姿的身影愈来愈小,愈来愈小,直至与火光融为一体,哀婉凄绝的唱腔久久回荡在这偌大的戏园中,经久不息。
㉔“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㉕一阵风来,歌声载着风儿去了很远的地方,很远,很远……
(选自《金山》2022年第7期,有删改)
10、第⑭段中戏子说∶“让日本皇军们进来了都不想出去!”这句话表面指什么?实际上指的又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11、文章第⑰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戏子眸子里的光黯淡了下来。(戏子眸子里的光因何而黯淡下来)(2分)

②戏子们从未如此沉重,却也从未如此畅快……(既然“沉重”,为什么又“畅快”)(2分)
13、文章以“胭脂泪”为题,请联系全文,说说这泪中包含着戏子的哪些情感。(3分)
14、本文已被校刊“家国情怀”专栏选用。请你再推荐一篇学过的课文给该专栏,并说明理由。(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泪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园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熨∶被熨烫过的样子。②鹅溪练∶四川省盐亭县西北鹅溪所产的名绢。③愀然∶忧愁的样子。④泫然∶水滴落的样子。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前人之述备矣   
③亦甚雄快    ④泫然不能自已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多会于此”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湖平于熨 B.行者休于树
C.于我如浮云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18、【甲】【乙】两文分别是怎样描绘洞庭湖美景的?请简要回答。(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4分)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上阕“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改为“前去”好不好请简述理由。(2分)
20、人们常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劝谏别人要心胸开阔。当同学遇到困难,意志消沉时,请另外选用一两句古诗词,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同学的鼓励。(2分)

四、作文(50分)
21、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但它却像春一样可爱,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请以“那个秋天,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要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A 2D
3、(1)怀旧空吟闻笛赋(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湖中人鸟声俱绝(4)欲渡黄河冰塞川(5)背将衰朽惜残年(6)而今识尽愁滋味(7)蜡炬成灰泪始干(8)看红装素裹(9)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10)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4、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谨小慎微,尽职尽责;不念旧情,歹毒残忍
5、(1)历史的文脉 民族的记忆 精神的基因
(2)B A
(3)将第一个分号改为逗号。
6、(1)示例:弘扬黄河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2)示例:同学们,莉莉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华明同学朗诵《保卫黄河》,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烈场景,感受抗日军民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激情。
(3)【示例1】黄河;你柔软的波涛安抚了我
【示例2】黄河;你雄浑的气势激励了我
(4)弘扬黄河文化
7、 ①挤占孩子的学习时间。②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③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帮助有限。④视频内容有可能会误导孩子,产生不良影响。⑤使孩子失去对文字阅读的兴趣。
8、①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②用更多时间陪伴孩子。③以身作则,避免长时间玩手机。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9D
10、表面指戏子精湛的唱腔让日本侵略者不舍得离开;实际上是戏子决定与日本侵略者同归于尽,让他们有来无回。
11、①描写日本侵略者铁蹄笼罩下的小城夜晚的情景,渲染染出明森死寂的气氛;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戏子火烧侵略者做了铺垫。
12、①众人不理解戏子的做法,辱骂嘲讽戏子,这让戏子感到失望与痛苦。
②侵略者的侵略行径,同胞们的冷漠,以及即将要赴死的现实让戏子们感到沉重;能与侵略者同归于尽,消灭侵略者,这又让戏子们感到畅快。
13、①对国家被侵略,同胞被蹂躏的悲愤;②对自己的用意不能被同胞理解的痛苦;③对同胞们不敢反抗、麻木无情的失望。
14、示例:我推荐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目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践踏中国土地后写下的,诗歌充分表达了诗人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主人公男旦戏子胸怀满腔悲愤,最终选择与侵略者同归于尽。两文都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家国情怀。
15、同“嘱”,嘱托;详尽;很,非常;停止
16B
17、①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了起来,湖水发出汩泪的声音。
18、【甲】文先从空间角度,极言洞庭水波壮阔,再从时间角度,写尽洞庭湖的壮观景象;【乙】文按照时间顺序,从早上、中午和日暮不同时段,描写一天中洞庭湖的不同景色。

【乙】参考译文: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比被熨烫过的样子还要平。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就像蝇头小字附在白色丝绢上一样。(我们)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了起来,湖水发出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场面雄壮,让人心里很是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愁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己停止了。
19、不好。“归去”的意思是回去,表明作者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前去”是前往之意,表达不出作者这样的情感。
20、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同学,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我们都要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要学会在困境中看到未来与希望。
21、作文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