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做过的试卷怎么重新录入答案

粉笔做过的试卷怎么重新录入答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12 04:17:17

高分关键点一:好用的备考工具

申论备考课程:如果你是小白,那么就可以买粉笔申论刷题百练课程,会送一百套真题试卷,做完后有视频讲解,学习初期从刷真题开始,不过粉笔的申论学习仅仅能让你入个门,考60多的水平,粉笔申论老师除了张小龙和李梦圆其他人水平确实不行。

如果你想拿高分,还是得跟着汤可特训七套卷去掌握申论的答题能力,老师在讲解如何做题上要比粉笔的针对性强一些,因为他是直接分析的真题事例,帮助我们梳理做题的思路,从材料中找准关键词,知道怎么做题的正确步骤之后才能拿分。

而且课后还有老师反馈的环节,在做完习题之后可以对照老师的答案去总结思路,不断修正自己的答题思维,七套卷子跟下来之后我的答题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看完题不再迷茫,直接根据要点去找材料,总结答案。

申论备考习题/真题:掌握住答题的方法之后做题进行巩固也是极其重要的,我当时用到的习题资料有华图申论考前必做100题 粉笔决战申论100题 中公历年真题试卷,几乎知名机构的真题我都买了。我每天都会抽出来半个小时时间来做申论小题,做完之后进行答案对比,总结反思,并再次做题去巩固。

在刷题的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两点是规范词和逻辑层次,我每次练完真题后都将其中一些规范词对应进行积累,看完解析后也重新梳理一下材料的自带逻辑,材料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么层层递进,每段材料间又存在何种关联等。无论参加国考还是省考,国考近五年真题是必刷的,而且有必要二刷四刷,一定要理解透彻,国考题是所有申论题里最好最精髓的。

另外无论省考还是国考,考试的题型都是固定的,就拿江苏A来说,第一题必是单一归纳题,第二题观点现象分析题,第三题公文题,第四题大作文,所以在做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楚的知道考试的题型是什么。

对于小题来说答题的时候要点全面、逻辑清晰最重要,用好积累的规范词,分点答题,问什么答什么。

对作文来说,不要幻想自己能写的多出彩,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没有那么文采飞扬,尽力保住二类文就行,一不偏题,二分论点明确,三是结合材料或事例,作文不是争分项,而是保分项。

申论备考辅助工具:最重要的是学习x国,考公利器,里面的时评、人物、发布、用典等模块对申论都有帮助,特别是人物,积累一些人物事例,方便我们在大作文中进行引用,比如梦想啊、无私奉献啊、舍己为人啊、道德模范啊等等事例都可以记一记,在写作当中遇到类似主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来用。

新闻1 1:央视影音可以看

人民日报:打开人民日报,左上角有个“人民日报”图标,点击就可以看报纸了。然后往下滑找到报纸的第五版的评论里面有个人民时评的文章(不是每一天都有人民时评)。主要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环境等与申论考试主题相关的文章。

在看人民日报时评的时候主要学习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等,因为申论的评分要点就是这些,所以要多从时评文章里去学习。

半月谈:主要看申论范文这个板块,可以先自己写,写完了再对比分析参考答案。

粉笔申论大本营:懒人的福音,可以和人民日报配套使用,里面的内容都是来源人民日报时评,而且还有对文章的分析点评,一些好词好句也标出来了。

附赠我做申论套题的步骤:(仅供参考)

第一步:翻到套题的题干页,整体把小题浏览一遍,了解这套题大致主题。

第二步:看第一题的题干,找到指定材料。

第三步:通读指定材料,根据不同的意思分层。(可运用小学学课文划//的办法)

第四步:把层分出来以后,总结出这层的意思写到旁边,可做答案中的小标题。(总结需要的规范词,需要积累,以后再论。)

第五步:细读指定材料,根据题干需要的答案画出重点内容。(画的时候不要乱画,只画你要写的内容,修饰词尽量避开不画。)

第六步:誊写答案。(除了小标题自己总结以外,答案用文章内的原词原句。)

第七步:在粉笔软件中找到这道题,输入自己的答案看看得分。(起到激励作用)

第八步:将参考答案中的规范词进行积累。(我一般不用笔记本,直接写到题的旁边,方便记忆)

高分关键点二:掌握申论的答题逻辑

相信有很多小伙伴在听到“答题逻辑”的时候是不是都没什么概念,而且听起来像是在学习行测,所以也没怎么在意。但是在一道题做了很多遍之后,对于申论的“答题逻辑”好像也有了点自己的想法。

重要性一、答案有逻辑性是加分项!

逻辑是什么?举个汤可七套卷中老师讲过一个例子:

我晚上做了两件事,先吃了苹果后刷了牙。比如“刷牙”、“吃苹果”是我们找出来的两个踩分点。

同学A的答案为:1、吃苹果2、刷牙得了5分。

同学B的答案为:1、刷牙2、吃苹果就只能得3分。

虽然说这两个同学的答案是一样的,但顺序不同,拿分的情况也就不同。所以在课程中汤可老师首要教会我们就是如何将申论材料吃透,需要明白申论材料中的意思是先干嘛后干嘛,在理清材料中的逻辑顺序之后,再用材料中的原词原句整理答案,这样逻辑清晰的做题步骤才是拿分的关键。很多人追求踩分点,但是不知道逻辑清晰也是加分项吧。

重要性二、避免作文跑题的关键!

在我们拿不准作文题干的意思时,就可以直接联系前面的小题来确定我们的分论点。其实在面小题里面已经有很多我们自己总结的小标题了,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小标题进行整合升华成三句话,作为三个分论点,这样基本上就不会跑题了。

写作的时候逻辑是很重要的,因为作文小标题有很多,我们只有先理清楚自己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之后,文章的思路才会清晰,而且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因为内容都是经过我们大脑思考的。

重要性三、答案更加顺口漂亮,避免无用答案!

我们在写小题答案的时候,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直接抄材料中的原话,这样会显得很啰嗦,重要的是会占用很多正确答案的格子。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有逻辑地说话,只需要想一下先干嘛后干嘛,写答案也会快很多,干净利落。比如:文章中说“王老汉家里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原来是在17年将自家的5亩土地流转了出去”我们直接答案就写“流转土地,生活质量提高”就可以了。

高分关键点三:掌握素材积累的方法。

4个公式直接搞定!

第一:从试卷内和试卷外两方面来积累

所谓试卷内,就是将题目中的给定材料适当积累下来。这是最实用,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其实我们做过的任何题,看过的任何材料,都可以成为申论、面试、工作的素材。试卷外就更通俗了,只要是我们看过的八卦新闻、时政热点等都可以成为素材积累。

第二:分主题来梳理素材

最常见的就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来对热点和素材进行归类。

第三:从内容理解的角度来强化积累

有了主题,还得进一步了解主题的相关内容。因为要认识一个事物/物件,就需要从不同层次、维度去分析。一个话题、热点,往往可以从面临的问题、带来的影响、问题产生的原因、应对措施等角度来思考。所以在积累相关素材的时候,这种方法同样很有效。

第四:增强目的性、设想运用场景

学注重知识的运用并不是“极致的功利主义”,而是对“学以致用”的“形式化践行”,只有理清并强化目的,才能学得进、学有所用。对于素材运用的情景,可以从大层次和小维度两个方面来思考。

所谓大层次,就是相关素材大概可以运用到哪些类型的作答、写作中。所谓小维度,就是思考相关素材可以用到文章具体的哪些部分去。

我们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其实完全可以按照一篇文章应有的基本结构、层次从标题拟定、引述议题、文章观点表达、分论点角度、内容论证、文章结尾等方面来思考相关素材可以用于哪些地方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预见性,这是见效最快的,也是最实用的一种方法。

高分关键点四:注意好小细节问题。

首先要注意的是答题: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申论都是采点给分,评分老师更看重的的是采分点。采分点的寻找是需要我们在做题过程中积累和总结的。

申论中好好写字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一定要写的多好看,但是一定要工整,赏心悦目的字是成功的基础。

申论各类题型的核心是归纳总结,材料中有70%的采分点,拿到试卷后首先阅读题干,每一道题都有其规定的作答范围,一定要在作答范围内寻找采分点。

其次注意运用技巧:

前边我们也说到了,申论的题型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在省考,第一题大多数都是归纳概括题,这类题型要做到的就是细心,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归纳题型我大多用序列号分点作答,这样能让批卷人第一时间看清我们的采分点。

第二题为问题对策类题型,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的字数。如果题干中仅仅问到“如何解决”,但给你300字,这个时候我们根据材料将问题概括,但侧重点还是在对策上。

第三题是词语或者语句理解题,一般情况下如果题干中有“观点明确”这四个字,首先我们要在开始作答时就亮出自己的观点,可以遵循“观点——问题——对策”的框架去填充答案,我们也可以将其归纳为概括题。

词语理解我们首先要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解释不是凭空臆想,而是根据材料中的观点作答。只要分点作答,抓准采分点,就一定会是个高分。

最后注意公文写作:

这类题型就是有格式的概括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字数要求,多做题,对看不同类型的公文文章,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最重要的是要平时的积累。比如申论万能作文开头结尾、排比句、经典名言名句、人民日报金句、高分规范词、人物素材等等。

这些每天都要坚持做,一点点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培养出一种规范的写作语言。如果你实在没有时间的话?那就可以用手机听听广播之类的。

在答题过程中,将没有利用到的材料作为大作文的分论点或者是素材,但是不可以大篇幅抄,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将问题的思想重新加工。不过文章中的论点、分论点一定要让评分老师一目了然。

以上这些高分关键点有用吗?当然有用!而且非常有用!我的申论成绩就是这样一路攀登的,最后想告诉正在苦恼申论备考的小伙伴:申论不难,只要有技巧加努力,82分完全没问题!祝大家一举成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