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试卷难度系数0.7什么意思

高一试卷难度系数0.7什么意思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07 17:18:37

前言:每年我都做各地的高考题,今年已面世的15份物理试卷我都做了,其中的创新题、难题、压轴题都用微信做了分享。

通过做各地高考题觉得各地高考题质量差异较大,同一地区的质量也有波动。

10月12日写出高考试卷分析第1稿,到11月10日九易其稿,写成了《如何提高大型考试命题质量及稳定性》一文,11月10日发表后下午被国家某部门要去了电子版,又转给了考试院,希望能有一点参考价值。

改稿的过程我不断学习教育测量与评估,对有些概念理解的也不一定到位,本文算是抛砖引玉吧。

如何提高大型考试命题质量及稳定性

许多教师,甚至是业务能力强的资深教师命制的试卷质量不一定有稳定性,一些地区大型考试命题组命制的试卷质量也存在波动,即评价试卷质量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存在较大波动,怎样才能提高大型考试试卷的质量及稳定性?首先是筛选命题组成员,然后是按流程命题组卷。

如何筛选命题组成员?先初选一大批业务能力强、敬业、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师做命题培训,使老师们理解评价一份试卷的“四度”;考查老师改编题、原创题的能力;考查老师制定命题方案、应用多维细目表对外地试卷做出客观评价的能力;最后筛选出命题组成员。

命题培训的基本内容有:

1.如何提高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

2.怎样制定命题方案;

3.怎样制作试卷的多维细目表;

4.改编题的基本方法、原创题的基本原则;

5.理解并遵循命题流程

一. 如何提高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

(一)信度、效度、区分度界定

信度、效度、区分度是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比较复杂的概念,下面对这几个概念做以界定。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即测验获得的信息的可靠和准确程度,通俗的理解信度即可信程度,对于考试指的是一次考试的可信程度。设参加某次考试的学生数量很大,我们按成绩把他们等分为两组,如果一次考试后两组同学的各种统计数据几乎相同,我们说这次考试信度好;或者经历几次考试学生的排名几乎不变,即几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好,说明这几次考试都是可信的,即信度很高。

效度即有效程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即测验能够有效测出所要检测的事物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查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对于考试效度可理解为课标和教材要求学什么,考试就考什么,课时多的教学重点内容试题多、分值多,课时少的非重点内容试题少、分值少。

区分度也叫鉴别力,它反映的是测验题目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应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在考试人数较多,成绩正态分布的条件下,成绩排名前27%同学的平均分减去成绩排名最后27%同学的平均分,除以总分等于区分度。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试卷区分度很好,区分度在0.3---0.39表明试卷区分度较好,区分度在0.2---0.29表明试卷区分度尚可,区分度在0.19以下试卷区分度很差。

(二)等分信度和内容效度

把大批参加考试的同学按成绩分为两等份,考试后去计算平均分信度、区分度信度,这些信度叫两等分信度,简称等分信度;内容效度可简化为知识点覆盖率。

信度、效度是测量与评估的概念,使用面很宽,比较复杂,为了普及、为了大型考试使用方便,对信度、效度的计算做如下约定

等分信度计算公式

将学生等分为两组,考后计算平均分,设两组平均分的差除以总平均分为

叫平均分信度;

设两组区分度的差值除以总的区分度为

叫区分度信度。

内容效度计算公式

设考试范围内1级知识点

个,2级知识点

个;某次考试涉及1级知识点

个,2级知识点

个。则有:

例如:设考试范围内1级知识点30个,2级知识点35个;某次考试涉及1级知识点25个,2级知识点30个。则有:

如何提高试卷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很明显适当增加试题类型、试题数量和考试时长可以提高信度和效度;试题的梯度较大才能有比较好的区分度。为提高试卷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为把控试卷的难度和质量,避免评价试卷的“四度”大幅波动,命题前要制定命题方案和多维细目表框架。下面举例说明命题方案的制定和多维细目表制作。

二.怎样制定命题方案

命制一份试卷,首先要制定命题方案,下面以《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命题方案》为例说明怎样制定命题方案。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命题方案

为确保命题结构科学性,考查内容(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的代表性和全面性,考查要求(基础、综合、应用、创新)的合理性,阶段性考试的有效性,考查载体的真实性,考查难度的稳定性,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试性质

参加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的学生是将物理作为学业水平等级考科目,考试是以学期为周期,范围是对应的教材内容,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本学期学习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度。

(二)命题范围

机械振动、动量、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五章内容。

(三)了解学情

命题前,命题组一定要深入了解参加考试的各个学校的学情,这样命制的试卷才能兼顾各个层次的学校、各个层次的学生。

(四)命题要求

要按照考试范围内课程标准中学习内容、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在课程标准限定的范围内实施命题。命题要重点考查学生教材内容的学习效果,来源于教材的情境素材不低于60%,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教材教学和学习。

1.考查必备知识内容及权重

机械振动约15%、动量约25%、磁场约25%、电磁感应约25%、交流电约10%。

2.关键能力内容及考查权重

高二考试关键能力内容及考查权重,即5种关键能力各占的权重。理解能力约占25%、推理论证能力约占30%、模型构建能力约占15%、实验探究能力约占15%、创新能力约占15%。

3.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及考查权重

高二考试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及考查权重,即核心素养4部分各占的权重。水平1到水平5各占的权重:水平1约占5%,水平2、水平3、水平4各占约25%水平5约占20%,即基础题约占30%,中档题约占50%,难题约占20%。

4.考查要求内容及考查权重

高二考试考查要求内容及考查权重,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各占的权重。基础性约占30%、综合性约占30%、应用性约占25%、创新性各占约15%。

5.考查载体内容及考查权重

考查载体分为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

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主要包括3方面,大自然中与物理有关的情境,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情境,科技前沿的物理情境;

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主要包括3方面,物理学史问题情境,课标与教材中的典型问题情境,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试题要尽量覆盖这六种情境。

6.试卷统计数据要求

试卷统计数据是考试完成后的数据,试卷“四度”(难度、区分度、效度和信度)控制与命题人的水平、经验和考生群体相关,需要命题人员每次命题考试后对照试题和统计数据,进行反思总结,可参照当地高考试卷。

高二考试试题统计数据要求

难度系数小于0.4属于难题,难度系数大于0.7属于简单题,其它属于中等难度。生源最好的重点高中试卷难度系数要控制在0.75以下,生源最差的普通高中试卷难度系数要控制在0.35以上,全体考生总的试卷难度系数要控制在0.55左右;试卷的区分度要大于0.35,同时要注意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7.试卷“形”的要求

试卷“形”的要求是以最新高考试卷或近几年高考试卷统计分析的平均值为依据,非毕业年级考试依据内容作适当调整。

以上各部分考查权重和数值命题人员可以依据本地近几年高考统计权重和数据,结合之前考试特点确定一个较合理的权重和数据。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考查要求、考查载体、“四度”设计和试卷“形”的要求等在命题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合理的权重和数值,命题完成后需要补充完整,力争做到形神兼备。

(五)试卷结构

按照本省最新高考试卷中的内容、板式、题型、题型分值、题量、页码等确定各种考试试卷结构。试卷的前部分结构可参照高考试卷,命题人员在命制试卷时,为统一格式可直接复制到文档中沿用。

提交试卷文件名统一为:

学校或地区 X年X月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提交时试卷(含答案、答案解析、评分标准、多维细目表、答题卡)时,要求 1 份 word 文档(便于排版),一份 pdf 文档(防止板式、格式、图形变形)。

(六)命题多维细目表

命题多维细目表在命题前制定主要框架,主要是为梳理必备知识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操作)布局,在命题过程中寻找情境素材、确定题型、参照命题标准设计问题,因此试题完成后,经过修改、成卷、审定,多维细目表才能最终定型。

多维细目表一般包括知识点、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查要求等,情境来源是要详细说明,即要注明改编题、原创题以确认其真实性、科学性。

三.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制作的多维细目表

多维细目表包含的主要条目

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考查内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考查载体:

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主要包括3方面

1.大自然中与物理有关的情境;

2.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情境;

3.科技前沿的物理情境。

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主要包括3方面

4.物理学史问题情境;

5.课标与教材中的典型问题情境;

6.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观)

科学思维(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

科学探究(问题、证据、解释、交流)

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关键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模型构建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四. 理解并遵循命题流程

1.命制一份试卷首先要了解考试区域的学情、考试目的,制定命题方案,制作多维细目表框架;

2.命题老师根据命题方案和多维细目表框架去选题、改编试题、原创试题,做试题的详解;

3.主命题人组卷、审题、调换试题、完善多维细目表;根据命题多维细目表从各个不同角度做统计,对照命题方案对试卷做微调;

4.请第1组审题老师在没有试题解析的条件下做题、审题、提出修改意见;

5.主命题人根据第1组审题老师的修改意见修改试题、调换试题、修改多维细目表,再请第2组审题老师在没有试题解析的条件下做题、审题、提出修改意见;

6.主命题人根据第2组审题老师的修改意见修改试卷和多维细目表,直到命题组全体老师再无修改意见为止;

7.最后是做图和排版,图要准确清晰,排版要方便答题,不能出现一个题在试卷的两面,即不能出现背题现象,如果排版时出现了这种情况,可以调换试题的顺序,甚至换题;

8.另外要控制好试卷的长度,即控制好阅读量,不能出现1个选择题阅读量3百字以上的情况,因为物理试卷主要是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五.试题和试卷命制的基本要求

1. 科学设计试卷结构;

2. 合理设计题型结构;

3. 科学合理设计试题难度;

4. 试题应有明确的测试目标;

5. 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应具有代表性:要根据考核目标,按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要求,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概念、规律、思想和方法等内容设计试题;要反映学科的基础结构和基本规律,要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或职业选择相适应;所抽取的知识内容要具有合理的覆盖面和适当的比例;

6. 试题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性、真实性、探究性或开放性: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参与相应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来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应尽量创设类型多样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开放性的真实情境作为试题的任务情境;

7. 试题的编制要科学、规范;

8. 试卷评分标准应清晰准确。

命题属于教育测量与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使命制的试卷符合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要使命制的试卷质量高且稳定,需要对命题老师做相应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命题老师理解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等概念,熟悉新课标,理解高考评价体系,理解并遵循命题流程;命题老师要熟悉各地的试卷,并能利用多维细目表对各地的试卷做出客观的评价;命题老师不但业务能力要强,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这样才能命制出符合“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难度适当、质量稳定”并符合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有较高信度、效度、区分度的试卷。

海亮专家委员会物理学科王学森

2023年11月15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