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开始阅读之前,可以先给小文点个关注吗?保证您开开心心的进来,意犹未尽的出去!小文在此谢过您了!
今日小文在某乎上看到一条热门话题:数学系的鄙视链是什么?
在咱们这个讲究实用和实效的社会里,说到数学,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那些令人头疼的公式和难题。但你知道吗?在数学的殿堂里,也存在着一条不为人知的“鄙视链”。
下面来看看网友的评论
头大,一看到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就爆炸。踏踏实实学,分数就在平均线。物理系一同学过来旁听,考试每次95 ,人家爷爷是中科院院长。从此,转系学工程了有个线代助教是个研究生学姐,当时在我眼里就像仙女一样,崇拜的不得了,问其它同学却不觉得有多漂亮妈的,我从高中就认识到了这点。我也算是学校比较靠前的学生,年级五六百人能稳定排进前二十,偶尔还能排前几。理科比较好,思维活跃,但是数学上挫败感非常大。我们老师凭着天赋再加上十多年的经验,直接出了一份纯难题的试卷,很多人(我们班是实验班,全校最牛掰的那批人)连填空题都没做完当然也包括我。班里有个鬼才拿了一百三十多分,扣分还有很多是马虎。从此,我就认识到了,我的数学最多也就走走应用的方向了,高中数学都能虐我,高数那不随便秒我?(另外,当时我们班有点狂和飘,从那次考试之后再也没人敢飘了)读数学的脑回路确实清奇,刚读文章,折射出我内心的自卑,看到最后话峰一转,我又重新认识了鄙视链,万事万物皆可鄙视链。数学系说一个,大一第一学期班上一个最勤奋的同学期末考考试,专业课有一门13分,没错4门数学中最高分是13分,剩下的都是个位数。他把所有专门课书全扔垃圾箱,去找他舅舅(时任副院长)转中文系。一个学期之后中文系第一名。大三直接保研了。这哥读大学比我读高中还刻苦。
鄙视链一般是赚钱链的翻转这是不是一种补偿心理啊,赚得钱越多越受鄙视,在体系整体取得心理平衡。就像古时候“士农工商"鄙视链,商人获得更多物质财富,但粗布麻衣的工农更受鼓励,否则以那时候的生产力,工农数量不够的话,社会整体就没法运作下去......年薪千万的基金经理,回归了靠加减乘除计算企业的业绩、行业空间,甚至算都省去了直接问年轻研究员。深夜坐在3000w城市中心的大平层,想起来自己年轻时候解不开的题和学术梦想,怅然若失。。。[思考]就问有多少人能发 数学年刊呢[捂脸]与其说是鄙视链不如说是兴趣和方向不懂。真正沉下心来做学术 哪费那么多心思搞鄙视,大多数一些碌碌无为之辈做不出东西,发不出annal,就为自以为是鄙视链顶端而在沾沾自喜。纯数学学着的时候鄙视别人,找工作的时候被人鄙视…金融本科生没学好数理统计与概率论,一直以为是没有像中学时那样多做练习,原来学数学真要点天分...
西交就没用那个绿本[尴尬],用的自己编的书,国内很多985也没用你们的书,同济版的高数什么水平自己知道吧[尴尬],这有什么优越的?还本科生指所有,笑死了我寻思着数学系的也没用同济小绿本啊...数学人不教材不都是数学分析吗[好奇]很多好一点的大学都用的自己学校编的吧,我就没见过同济的高数课本(非数学专业),别太想当然兰大对数学要求比较高的专业用的自己编的高数,不过我感觉不如同济。真正有资格的是华东师大,确实国内绝大部分数学系用的教材是华师数分我们也没用啊[捂脸]不过雀食好多学校都在用,北师大都在用[捂脸]
罗素其实在数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致力于建构数学公理体系,这和他的哲学主张“逻辑原子论”也是相关的。当然,可能他文学影响力更大吧,哈哈哈哈哈六几年罗素在一个访谈中说过,大学时觉得学的数学更多是游戏性质,所以转了,后面还提到,如果他是现在的年轻人,with enough capacity 会选择物理(真不知道怎么翻译……)。其实读物理哪有这么高的要求,老先生谦虚是因为眼界太高了。求求你多看看罗素的传记吧,真的求求了,他自己就挺高产的,别人写他的书也很多,想黑他真不至于这样。哪怕你随波逐流黑他不懂欧陆哲学并说他对欧陆哲学的理解都是shit也好过这。可是你认为罗素从数学转到数理哲学是天赋不足,他那和怀特海合著的Principia Mathematica即使放到现在业界有这种级别贡献的都是屈指可数话不能这么说呀,那我也能举出德布罗意和爱德华威腾的例子呢。数学系里这种鄙视链说着玩玩开开玩笑就算了,也就不要把别的学科牵扯进来了吧[飙泪笑]。你是不是对罗素有误解?他写了一本《数学原理》,甚至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人,也难以通读,所以至今还没有中文全译本
三本人一天到晚排鄙视链是吧补充:抽象代数拓扑归在1。复几何,mmp等归在2。动力系统归在4。你不说我都忘了统计学是数学[捂脸]财经类院校一直和会计、管理放一块你都不排代数拓扑、低维拓扑、算子代数、表示论这些的吗代数数论和算术几何不分家吧?算术几何的动机就是处理代数数论。我们要加强不同数学分支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数学的发展。毕竟,数学是一门整体性的学科,只有各个分支之间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之,数学界的“鄙视链”只是一种误解和偏见。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研究领域,让数学回归本质和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学的发展和应用。
对此,各位对数学系的鄙视链是什么?您对数学有何看法?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留言评论,别忘记了点赞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