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区纳入宝塔教育管理,但是小升初入学政策不会有多大变化。
一些纲领性的政策是不会有变化,比如。免试入学,55人一个班。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就近入学。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的原则。
网录的时候一定不能搞错了,尤其是要注意申请学校的编码,检查仔细再提交。
提前准备好资料,包括全家福照片。
尤其是新区的一些学校,今年大量的商品房交付,导致学位尤其紧张。比如有些房子登记的是爷爷的名字,但是上学的是孙子,这就是属于第四批入学。如果前三批次学生已经招满,那么就可能存在问题。
还有就是新区一些未交房小区,要有物业缴费单。
关于老城区的学区划分,基本沿用去年。延中好像有所变化。
新区变化比较大,主要原因是原辖区内与大量新交付。
我这边有一张网传学位图(未经证实,仅供参考)
新区学校今年尤其难进,同时也给了老城区的一些学校机会。比如延大附中,这么些年一直暗自发力。在生源不如其实老牌名校(教院附中,实验中学,延安中学)及新区学校的情况下,中考整体过线率远远高于延安整体水平。厚积薄发。
还有育英中学(培植新校区),去年被培植中学收购后,教师队伍剧本换了一茬,房屋硬件也进行了修缮,管理层决心很大。
刚才说的延大附中、培植,走的都是衡水模式的路线。怎么说呢,仁者见仁。没有多少选择的情况下,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老城区的其他初中,也不要一脸瞧不上。
给你说两个名字自己想。田忌赛马,定向生。
每个学校都有好老师的,只要能进这些学校的实验班。其实也不差。只要学生足够自律,家长管得严。反而是通往好高中一条特殊渠道。
打个比方,你的成绩可以在五中能排到年级第一。但是在新区一中可能连前50都进不去。但是在定向生的时候新区域中只会录前几位。
但是你在五中就可以获得优先选择权。
当然了,如果你是奔着同学圈,以及名校氛围。那这就没法说了。
不过还有一些特殊渠道,比如五中这几年一直在弄的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的交换生的项目。其实就不错。学籍在五中,但人可以在西工大附中就读。
还有三中,跟陕师附中也有类似的交换项目。
还有六中,去年张校长上来以后,一直憋着一口气,随着跟四中管理的彻底剥离。相信一定会有大的变化。
择校一定要根据自己情况,量力而行。
如果说孩子喜欢文艺方面,其实实验中学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培职、延大附中,江苏中学这些走衡水模式的学校。就不合适了。
这里说的根据自己的情况,不仅是家庭。还有孩子自己的性格,是适合走读,还是住校?
随时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
行了,就说到这,有啥其他问题可以私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