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可以分为哪几块去展开#
申论备考需要系统拆解核心能力模块,并通过针对性训练形成完整的答题逻辑体系。
一、基础能力模块
1. 信息萃取力
- 训练重点:从6000-8000字材料中快速抓取有效信息
- 练习方法:
- 每日精读1篇《人民日报》时评,用不同颜色标注:
- 红色:核心观点句
- 蓝色:政策依据(如"十四五规划指出...")
- 绿色:典型案例(如"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
- 限时训练:20分钟完成2000字材料的关键词提取(建议用历年真题材料)
2. 逻辑建构力
- 思维导图法:
- 对政策文件(如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三级拆解:
总论点→分论点(经济/生态/文化)→支撑要素(数据/案例/名言)
真题演练:将2019-2023年国考申论真题答案反向绘制逻辑树
二、题型专项突破
1. 归纳概括题
- 黄金公式:
主体(谁) 行为(做了什么) 效果(产生何种影响)
避坑指南:
-避免直接抄材料原句,要用"政策语言"转化(如将"给钱"转化为"财政补贴")
-练习《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改写:每天选择3段口语化表述进行官方用语转换
2. 综合分析题
三维分析法:
现象层:描述客观事实(5%篇幅)
本质层:挖掘深层矛盾(如"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占60%)
对策层:提出系统方案(35%)
3. 应用文写作
格式记忆卡:
【倡议书】五要素:
①背景目的(贯彻...精神/解决...问题)
②倡议内容(分条列项)
③呼吁号召(多用排比句)
【调研报告】三部分:
基本情况(数据可视化)
问题分析(按轻重缓急排序)
建议对策(对应前文问题)
```
情境模拟:每周模拟1种文体,如给社区写垃圾分类告知书
4. 大作文
高分结构模板:
标题:动词 名词结构(如"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开头:时代背景 名言引用 总论点
分论点:
①制度维度(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②技术维度(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
③人文维度(文化传承/人才建设)
结尾:展望式 呼吁式
```
素材库建设:
建立"政策-案例-金句"三位一体素材本:
【乡村振兴】
▶政策: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千万工程"经验
▶案例:贵州"村BA"带动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
▶金句:"让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
```
三、进阶提升模块
1. 政策理论体系
重点记忆层级:
顶层设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核心表述
中间层→十四五规划12大重点领域
基层实践→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创新点
```
每日学习清单:
晨读30分钟《求是》杂志重要文章
晚间观看《新闻联播》提炼3个政策关键词
2. 辩证思维训练
矛盾分析法:
针对"地摊经济",思考:
利:民生就业 vs 弊:城市管理
短期:刺激消费 vs 长期:规范发展
使用SWOT模型分析社会现象
3. 表达升维技巧
语言抛光法:
初级表达:要保护环境
升级版:"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终极版:"践行'两山'理论,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每日仿写:选择2句官方文件表述进行模仿创作
四、实战模拟系统
1. 全真模考
- 设置3小时完整考试环境:
- 前10分钟:通读所有材料标注重点
- 中间100分钟:按题序作答
- 最后20分钟:检查格式与错别字
2. 智能批改
- 使用"粉笔申论智能批改"系统:
- 重点关注:
- 要点遗漏率(超过30%需强化阅读)
- 逻辑连贯度(转折词使用频率)
- 政策契合度(关键词出现次数)
3. 错题溯源
- 建立《申论失误档案》:
日期|错题类型|错误原因|改进方案
五、长效积累体系
1. 热点案例库
- 按五大维度分类:
经济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社会治理(北京"接诉即办")
文化建设(故宫文创出海)
生态保护(长江十年禁渔)
民生保障(长护险试点)
2. 名言警句集
- 分场景记忆:
- 民生领域:"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 改革领域:"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 青年担当:"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3. 数据武器包
- 重点记忆:
- 宏观数据:我国GDP突破120万亿
- 民生数据: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5亿人
- 科技数据: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40%
特别提醒:每周预留1天进行"模块交叉训练",例如将当日《新闻联播》热点转化为应用文写作素材,再用该素材完成大作文分论点论证,实现能力闭环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