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强老师的课堂: 由浅入深畅游传媒经济学海洋
(听课人: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2班 古家新)
时间:2018年6月7日
天气:晴
地点:博约楼302教室
课程:传媒经济学
每个周四下午的七八节课,是我最兴奋的时刻,因为又可以上胡强老师的传媒经济学了。胡老师上课很认真,语言幽默,对待每个同学都很有耐心。碰到深奥的理论,胡老师并不急于灌输,不急于只是让我们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单纯记住一些名词概念,更多的时候胡老师通过讲案例故事启发我们开启大脑多讨论多思考,通过讨论思考对所学原理知识点加深理解,因此在胡老师的课上我们总能听到很多生动的案例故事。
上课铃声响起,胡老师健步走上讲台,只见他打开了PPT,然后略带神秘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做一个完整的产品,前期需要准备什么吗?”我们思考了一会,摇了摇头。随后胡老师以“时光流影”做书软件为例,讲解了它的产品特点、功能模块的交互性设计以及它的战略层等等。看我们大概理解了它的产品特点,胡老师进一步引导我们说:设计产品前,要先做市场分析,产品定位,竞争分析,产品功能结构,信息结构,全部交互设计,框架设计及其对应的原型。公司架构和运营推广策略等。随后老师又让我们以格林豪泰酒店的微信公众号为基础,对它的产品未来的发展做一次大胆的猜想和创新的设计。
在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学会了做产品之前要先考虑它的市场和实用性,面向的受众和产品的战略层,抓住用户痛点并且学会解决它。而这些也离不开前期的市场调研和访谈,要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抽取出问题再去设计它的信息和功能结构。胡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由具体的案例入手,把理论变为一个个深入浅出的“趣味卡片”,剥丝抽茧,层层递进,让我们一步步接近“最高峰”,原本枯燥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在他这里变成了五彩缤纷的案例与故事。也因此,胡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我们的感官与注意力被深深抓牢。
胡老师的课让我懂得,死记硬背事倍功半,只有由浅入深地理解、消化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印证、举一反三,你才能吮吸到理论知识的甘甜,进而转化成你自己的东西。
个人简介:胡强,男,1975年1月出生,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主要研究领域是新媒体传播应用、教育信息化,主要教授《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数据分析》、《互联网产品分析》等课程,主持和参加科研、教研项目十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朱强老师的课堂:让乏味的代码变成欢快的音符
(听课人:合肥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张飞)
时间:2018年10月25日
天气:阴
地点:躬行楼311
课程:Java Web程序设计
“又可以上Java Web了!”
“又得敲代码了。”
对于一周两次的Java Web课,同学们在去上课的路上有吐槽的,也有内心有稍微激动的,当然,全班也有几个学霸,内心毫无波澜。对于有着想要进步的心,却不付诸行动的我来说,上课前一般总是踌躇满志的,至于上课状态,要另加别论了。
上学期刚学完Java,这学期又来了一门Java Web,在暑假没有自学的我们,自然是分不清两者的区别。但是这学期,这门课,不会在博约楼、逸夫楼上理论课了,全程在躬行楼机房上课。个人认为,天天往机房跑,才能显露出我们是学计算机的学生,内心竟然莫名的“高人一等”。全班64名同学,陆陆续续的走入熟悉的机房,按照自己之前按学号排位的经验,早早的入座,开机。第一节课,朱强老师就把HTML、CSS这么多内容一串带过,顿时让我们感到压力山大。老师说:“暑假已经把这些学习资源给你们了,学计算机的大三学生,再不自学,大学就结束了。”在这第一节课上,老师用45分钟,讲完了我在暑假努力强迫自己看了好几天的资料。当时自己自学,不知道重点难点,只是埋头看,通过老师一节课的讲解,终于搞清了自己自学学来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以后工作开发需要的知识。
朱强老师在第一节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觉他是真的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偶尔也在网上看一些关于这门课的教学视频,发现老师的讲法跟视频中的名师讲法有些相同,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这些日子以来,我发现,原来老师在暑假里就早早地开始备课给我们准备学习资源,虚心观摩分析名师教学案例,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加以整合提炼,提取精华传授给我们,着重跟我们讲课本中的重点和实际需要的技术,而不只是笼统的照本宣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教学模式,讲练结合,不懂即问。老师说他特地选了在机房上课,这样可以在每次上课之后,省下一点时间供我们写代码,上手学习,以免造成只有理论知识,却没有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学计算机的,只会看书,不会写程序,好像是纸上谈兵。朱强老师竟然能为我们想的这么周到,让我着实敬佩。记得有一次第二节课开始后,老师回到座位,发现主机还控制着我们的电脑,后悔的对我们说:“以后我要是再忘记恢复你们的电脑,一定要提醒我。这课间这么多时间,你们写写代码练练手多好啊。”
在很多人眼里,程序员情商低,不善于言辞表达,然而,朱强老师上课时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且说话抑扬顿挫,听着就像是在听演讲一样。他会把重点难点强调三遍并加强语气,让听得一头雾水的学生知道,这是重点,需要着重记住、弄懂并掌握。朱强老师的上课方式让我感到很舒服,他让学计算机的我们不再觉得代码既乏味又玄奥,他让我们爱上写代码就像爱上欢快的音符。
个人简介:朱强,男,1981年5月出生。合肥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担任高级程序设计语言、Java Web和编译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省级教研重点项目4项、科研项目3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篇。所指导学生在程序设计竞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及伊朗公开赛中多次获奖。
夏鋆添老师的课堂:妙解资本“江湖”
(听课人: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财务管理 卢敏)
时间:2017年9月5日周二
地点:锦绣校区逸夫楼104
天气:晴
课程:高级财务管理
新学期上课前,随着同学们前前后后的进班脚步,一个穿着简单清纯、学姐模样的女生走到讲台上,没有任何的“拿腔拿调”,没有任何的“居高临下”,总之,讲台上的她没有引起班上任何一名同学的注意。然而,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才明白过来,讲台上的“学姐”正是我们新学期的高财老师。第一节课,她作了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叫夏鋆添(yun tian)不要再读成jun或jin了。另外,出乎大家的想象,我是一位女老师。”就这么简短的介绍,后面便开始上课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夏老师的课堂也是如此,第一节课便给我们立了三点规矩。第一点,对课堂上的笔记不做要求,考试是复习的结果,理解的多少是上课的结果;第二点,期末考试的最终成绩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占30%的平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两篇实验报告加平时的考勤。特别提醒,对于财管的学生要得高分就要学会分析某家外企公司上市的可行性,这点很重要;第三点,每次上课按照座位次序从后往前点名,学校一直狠抓教学质量,不允许旷课,请假要在下节课把假条补上。干脆利落,层次分明,“规矩”讲完之后,夏老师瞬间开始她的高财课了。
夏老师的课堂是十分灵活的,不需要一笔一划工整的板书,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夏老师首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理解高财的,教室里瞬间一片寂静。夏老师幽默的说了句“是高级点的财务管理吗”,嘴角微微上扬。后来教室里的紧张气氛终于少许缓解,随后夏老师把这个问题留给了我们,让我们学完这门课自己去理解高级财务的定义。
第二节课的气氛明显活跃了很多,夏老师也试着去和同学们交流。她首先通过“王健林”“马云”“李嘉诚”这三个“名人”带领我们一起揭开高级财务课程的神秘面纱。课堂上的夏老师喜欢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讲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讲企业并购时所举的三家企业兼并收购的案例了。英国有一家本土实力排名第三的电信公司orange,也就是李嘉诚“千亿卖橙”的股权公司,而英国本土排名第一的电信公司沃达丰和德国的钢铁公司曼内斯曼都想收购这家公司,结果是曼内斯曼收购了orange,原因是曼内斯曼有足够的资本,促使其转型通信行业。原以为收购案就这样结束了,老师无非就是让我们了解资本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时,夏老师问了大家一句,如果你们是沃达丰,你们会甘心吗,到嘴的一块肥肉让老鹰叼走了,课堂上异口同声说,不愿意。那么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沃达丰也不愿意,开始发起反攻,沃达丰想要收购曼内斯曼,他要怎么做呢?留给大家5分钟的讨论时间。随后,老师说出了几点答案,首先沃达丰出巨资将曼内斯曼的股票买走,随后联系曼内斯曼内部管理人员,愿意抛售股票跟随沃达丰的给巨额薪资和高端职位,另外和德国政府领导人员打好关系。这样无论曼内斯曼使劲浑身解数,都回天乏力,最终,一起恶意的收购案就完成了。夏老师通过这样一则现实中的案列给我们讲解了什么叫“恶意收购”,以不友好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夏老师厚积薄发的授课语言,让晦涩高端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
屈指可数的几节高财课,令人回味无穷。高级财务管理的课堂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了我们的眼界。现在每当到高财课上,我都兴致勃勃,期待着老师再给我们讲一些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传奇故事。
个人简介:夏鋆添,女,1990年1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现任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近年来参与省级、校级课题多项,发表各类论文多篇。指导学生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共二十余项。主讲高级财务管理学、财务案例分析、会计学基础、会计电算化等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