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是写在试卷上的吗

准考证是写在试卷上的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04 13:03:22

在校园读书的美好时光里,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人和事,或许数不胜数,但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的,莫过于如同上战场般的中考、高考,以及四六级和考研。

《准考证》即是那一场场“战斗”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每张《准考证》都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奋斗历程,记录着一个真实的成长故事。

你家里那摞《准考证》还在吗?

我们来看看这张“大跃进”时代的《准考证》,它是北京市1959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准考证》(报名号:010322)。

它比身份证略宽大一点,宽8.8cm,高7cm,所用纸张为100克胶版纸,铅印,贴有考生赵传瑚照片,并加盖“一九五九年像片骑缝章”。

至于照片边缘这枚锈蚀斑斑的订书针,可能是怕邮寄中照片脱落,工作人员临时订上去的。

照片下边是考试地点,地址在原宣武区和平门外师大附中第9试场。

打开《准考证》,下方是“考试时间表”,当年高考也是在7月,时间为7月20日至23日,周一到周四4天。

由于上午考2科,考试时间安排在7:30,而下午考试时间较晚,3:00开考,不仅仅是因为只考1科,时间较为充裕,更重要的是人性化考虑,毕竟7月的北京城,那是最酷热最难熬的季节。

从所列科目来看,1959年的北京高考,文理科笔试科目,共考本国语文、政治、物理、地理、化学、数学、生物、历史和外国语9科。如果是报考体育专业的加试术科,则在23日最后一天进行(上午8:00开考)。

其中,本国语文时间最长,分两节课时间来考,第一节是7:30—9:00,第二节是9:30—10:30,共计2小时30分钟,中间有30分钟的休息,物理、数学为2小时,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历史、外国语时间最短,为1小时40分钟。

《准考证》背面是“考试须知”,共有9条规定:

1.凭“准考证”按规定时间进入试场,对号入座;入座后应将“准考证”放在桌上左角,以便检查;迟到超过15分钟的不能参加考试。

2.除考试用具外,任何书籍、文件、纸张等均不准带入试场。

3.答题前应将试卷上报名号与“准考证”上的报名号核实,若不相符,应即提出。试卷上不要写自己的姓名。

4.答题时宜冷静思考,书写应迅速清楚,并须坚持到底,不放弃一个题目或一门考试。除试卷标明抄题者外,一律不抄试题,但答题的标号必须和试题的标号一致,不得自行变更。

5.试卷如不够用,可向监考员索取单页试卷。考生在单页试卷的右上角应写明报名号、考试科目,然后夹入试卷内。

6.监考员不解释题意,如考题上的字迹不清,得举手向监考员询问。

7.考生须于规定时间内交卷,试题和稿纸应随试卷同时交回,不得携出试场。

8.试场内不得吸烟说话和有其他违反试场秩序的行为。

9.“准考证”须妥为保存,询问事项和录取后报到,均须持此证。

与现行规定相比,基本要求是相同的。最后一条“询问事项和录取后报到,均须持此证”的提示,再次强调了“须妥为保存”《准考证》的重要性。

《准考证》资料是完整一份,所以,带有北京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通知信封,邮寄时间是1959年8月16日,收件地址是:北京市西城区和内绒线胡同27号,这应该是考生家庭住址。

原来,之所以安排赵传瑚去“和平门外大街”的师大附中考点,是考虑他住在北边的“和平门内大街”(“和内”)绒线胡同,正好跨区同在南北方向一条大街上,十来分钟足够从容赶到考场。

赵传瑚报考的学校,是百年名校天津大学土建工程系(当时应该是先填报志愿吧)。

倘若有空,请你翻出自己的高考《准考证》,回忆回忆那段紧张拼搏的难忘岁月。

来源:触摸团史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