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流传的网络文章:普通孩子考上清华,需要做到什么,据说看完之后,很多人汗颜了。当然实际情况肯定不是抓紧时间拼命学习这么简单,综合素质提升也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这么简单。
一、所谓经验
实例1
普通孩子考清华,需要“疯狂”到啥程度?网传一个清华学子的高三,归纳了9条:
1、连续289天早上4点半起床学习
2、早餐5分钟,午餐9分钟,晚餐7分钟3、写卷子写到把手磨破皮,用创口贴绑好继续写
4、30篇作文范文背到一字不落。
5、把书桌搬进空教室,只为专注学习。
6、为了提速,一天写完11张理综试卷。
7、把过去15年高考真题写了3遍。
8、为提神,每天5袋特浓咖啡,到后来不管用了,就直接把咖啡倒嘴里,和着水吞下去。
9、把生物书从头到尾朗读了17遍。
结果:考上清华。
实例2
1从高一开始全力杜绝偏科。弱势科目的作业、回看错题本和复习笔记要优先,强势科目时间要限制。
2前两年不追求成绩,而追求打牢基础,这两件事有时候可能并不是同一件事。
3心态,尤其是前两年,要摆正。要知道即使上不了清北或是上不了dream school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有很多没上清北的同学,都有很精彩的人生。
4运气。估计我的运气分数有15分,扣掉这些我只有670出头了,不够清北。君不见有一批清北大一生天天晚上做高考落榜的噩梦,因为他们深知、或是觉得自己是“侥幸”考上的,与此同时,在复旦、交大等校还有数量大致相等的一批一边懊悔某科目发挥失常一边暗下决心发愤图强势要GPA论文竞赛社团奖学金实习大满贯并且真的做到了的人,他们差哪了?根本没差,反而更优秀。塞翁之祸福,鸡头与凤尾。高考这个东西,越是到了高分段,运气成分就越大。不过我脸皮厚一些,没做过前述噩梦。
5细化时间管理,千方百计抠出时间并日积月累。
6一切的一切以高考试题为准。到现在还没看过去年高考真题全貌的学生,你们在想什么?真的是在读高中吗?知不知道你寒窗苦读十来年最后就看这临门一脚啊?那前人这一脚怎么踢的,咱就不说放在显微镜下一帧一帧地看,最起码该有个数吧?所有高一高二学生,现在、立刻、马上买一套真题集,这东西随便哪一个教辅书店都有。从头到尾把真题分析一遍,将来几年学习就能有的放矢得多。再不动手,将来只能怪自己了啊。
7-既要动脑也要动手,动手而不动脑容易走偏,动脑而不动手容易掉链。
实例3
有句话说的好: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没有到需要拼天赋的地步。
就是到现在,我依然坚持着学生时代养成的习惯,读书健身、思考总结,未曾放松一分。
可能你会好奇这样不累吗?但是我想说,当这些习惯融入骨子里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做,不会觉得累,反而享受其中!还会不断去探索新的方法,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你可以把“心中所想”,变成“现实拥有”的时候,会发现这个过程是个特别酷的事,永远不要给自己下定义。
如果你硬要问我学习的秘籍是什么,我会说“用心、用力、用脑子”。用心,即态度端正;用力,即勤奋刻苦;用脑子,即方法高效。
做到这三点,就可以独步武林了。用心和用力是根本,做到了态度端正和勤奋努力,探讨高效学习的方法才有意义。
二、来自哪里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的时候流传出来一副图,囊括了目前53302名清华大学学生的所属地区,让人直观的看到了这所名牌学校的构成学生的比例。
清华大学的官网明确了目前在校生人数,53302人。其中本科生16287人,硕士生19726人,博士生17289人。
清华大学53302名学生,看看都来自哪些地区?
外国留学生4240人
北京3996人
河南2937人
浙江2566人
湖南2407人
四川2359人
湖北2263人
广东2022人
山东2215人
江苏2215人
河北1974人
辽宁1830人
陕西1743人
安微1685人
上海1589人
山西1549人
重庆1541人
福建1396人
江西1300人
天津1155人
吉林1155人
广西1155人
贵州1065人
新疆1016人
甘肃968人
港澳台侨917人
内蒙古770人
云南722人
宁夏481人
青海385人
海南337人
西藏241人
黑龙江115人
而有意思的是,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数量达4240人,多于北京籍学生数量。位居第一,展示了清华大学强大国际交流性!
近年来留学生数量的增加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因为清华大学官网公布了《2020年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清华对于国际学生的招收,符合国际惯例。
超过两千人的省份包括: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江苏、山东、广东,这几个省份都是教育大省、强省!
一千到两千的省份包括:河北、辽宁、陕西、上海、安徽、重庆、山西、江西、福建、黑龙江、吉林、天津、广西、新疆、贵州。河北有点出乎意料,没能挤入第二阵营。
西部省份人数较少,西藏以241人垫底。
当然,这些排名与各省人口比例有密切关系。中国政法大学就一直明确以各省人口比例分配录取学生比例,明确自己是全国人民的政法大学。
三、自强计划
清华大学6月18日举行自强计划实施十周年总结分享会,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启鑫介绍,自强计划于2011年10月正式推出,起源于2011年3月推出的自主选拔B计划,2011年共有6人通过自强计划考入清华。自强计划主要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及县以下高中招收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旨在通过机会补偿,给予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成长环境的优秀考生公平进入清华学习深造的机会。
从2011年到2020年,清华大学共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2671人,覆盖了全国28个省份的733所中学。自强计划共认定1380人、录取688人,覆盖了全国28个省份的450多所中学,许多都是当地、所在学校、及其家庭的第一个大学生。
事实上,比起竞赛成绩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自强计划更关注寒门学子的自强精神和内在品质。虽然自强计划创造的机会仍较为有限,却给贫困地区的学子以及当地百姓带去了一种希望。这不仅是机会的公平,更是一种机会的补偿,是对机会公平的促进。2671名考入清华园的寒门学子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733所中学,他们中许多人是当地、所在学校、及其家庭的第一个大学生。
清华大学校长指出,清华大学于2011年启动实施自强计划,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单独面向贫困地区招收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是清华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的主动作为。
自强计划是由清华大学主导的自主选拔计划,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将共同实施针对全国农村学生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自强计划”,为寒门学子创造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
据统计,2020年来自全国28个省份268所中学的317名农村学子获得了清华自强计划降分录取优惠认定,最终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华大学认定人数及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2019年,通过自强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有273人,比2018年多录取7人。
四、综合素质
一张清华大学某教室上课前的“偷拍”照片流出,引出网友对精致利己的群嘲。有时候就算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他的某些行为依旧是令人不耻的。
照片拍摄于早上的第一节课,可这位学生在来到教室之后,教室里面空无一人,但是教室前几排,已经被第二节课的学生给占满了。
不少学霸,都想上课坐在第一排。这样就能在上课期间,很好地与老师互动,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也能够将各种知识点,记得更加的清晰。他们占座的方式也很“独特”,那就是直接将课本放到了桌面上。
其实这一现象在大学的图书馆很常见,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个座位有人了。”硬件设施有限,想要学习就要靠“抢”。现在的大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小型社会的缩影,这次清华大学占座图片的曝出,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选择了争夺。在某些高校甚至出现了,因为占位置而让同学之间矛盾激化的现象,有些人还因此大打出手,这就让学校的风气越来越混乱。
大学新生容易迷茫,不知道如何保持积极努力,便喜欢做一些形式上的努力。占座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学生起早占个前排,便可以安慰自己有在努力。实则用处不大,一是后排也能听清看清,二是自学所占的权重相当高。
对于占座这件事,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条例加以约束,大家也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底线,你坐在位置上,帮好友占一两个位置,可以理解,但随便放个东西的敷衍大规模占座就损害了那些守规则的同学们的利益。
从这件事中也给很多学校都带来了警醒,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学校在面对学生的这种现象时,应该及时地去制止和疏导,而不应该置之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