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查卷子答案的软件不用条形码

可以查卷子答案的软件不用条形码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04 05:19:30

遇到不会的题目怎么办?

除了问老师问家长,

现在还有不少学生会采用这个办法:

“拍一拍”!

只要打开手机App拍一下题目,

答案就会出来。

(某搜题App截图)

近几年,

各种拍照搜题软件日渐火爆,

“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好,

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

条码君在手机应用市场里输入“拍题”,

立马会跳出一串拍照搜题App,

排在第一位的有7亿次的安装量,

后面几个App也有上亿的安装量。

(某应用商城截图)

有记者调查发现,

在拥有手机的青少年群体中,

拍照搜题软件的下载安装率非常高,

有的学生手机里

甚至安装了两三个搜题App。

与之相伴的,是持续升温的争议:

此类App到底是帮助孩子学习,

还是助长了他们的懒惰呢?

政策

教育部:

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App暂下线

近日,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

对加强教育App管理、

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

通知指出,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完成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前,暂停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App的备案工作;已备案的相关教育App暂时从平台下线。下线的相关教育App提供者获得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许可后,在平台补充许可信息,提交恢复备案申请,经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恢复上线;未获得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许可的,撤销备案。

通知提出,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通知明确,不再受理学前线上培训App备案申请,已备案的相关App予以撤销。教育App平台不再开展“双减”相关投诉受理工作。关于校外培训的相关政策,以校外培训监管部门解释为主。

教育部的通知一发布,

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家长

“拍照搜题”App能方便辅导作业

但不会直接给孩子用

教育部的通知下发后,有家长感慨:这下要暴露了——孩子作业做不出来时,趁他不注意,偷偷用App拍照搜题,然后再引导孩子,找出解题思路,要是以后没有了这类App,给孩子辅导功课都成了大问题。微博上也有“大V”家长表示,有点儿蒙圈。

很多家长坦言,他们不会让孩子用这类App,但自己会使用,而自己用仅是为了方便辅导作业。

项女士的孩子正在上初中二年级,她阶段性地会使用某App来帮孩子整理错题。她表示,孩子的作业基本上是晚自习阶段就在学校完成了,老师会对作业进行讲解,孩子对照讲解会将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之后针对错题进行巩固复习,但有的时候难免还是不会做。她坦言,自己大学毕业多年,初中的数学、物理对自己来说已经有些陌生。而在这款App上,语文数学英语各个科目都可以进行拍照搜题,上面除了答案也有解题思路。

条码君周围有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目前正在读四年级,这些App下线之后对家长来说对辅导作业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现在小学的一些题目还是很需要App提供解题思路,并且检查作业也更快速、高效。

不过也有家长表示,这类App不适合孩子使用,过分依赖这类App写作业,肯定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学习。

学生

搜题软件的“拥有率”很高

使用的情况不太一样

“这种拍照搜题软件几年前就有了,有手机的同学手机里基本都有。”初二学生小沈告诉记者。据她了解,同学们搜题软件的“拥有率”很高,不过使用的情况并不太一样,“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一般用来对答案、拓展思路,学习比较差的同学可能就是用来偷懒了。”

高一学生小叶也表示,搜题软件在中学生中使用比较普遍,“基本上人人手机里都有,有的甚至安装了两三个。”小叶说,搜题软件对自己的学习帮助比较大,“我平时用搜题软件,不是直接看答案的,而是看它的答案解析过程,把解析看明白了才写答案。”在小叶看来,搜题软件里有的题目解析很详细,会拓展自己的思路,“有的解析会给你提供好几种思路,看了会很受启发。”

某高三学生说,现在高中的习题册一般都有答案,做完就可以对着批改,遇到没有答案的题,才会努力思考一下,想不出来就用搜题软件。如果都下线的话,会觉得挺遗憾的。但他也表示,只有自制力相当强大的同学才能做到这一点,多数同学把这些软件当做抄作业工具。过去,他们抄同学的,现在,他们抄软件上的。

(某应用商城截图)

老师

有弊端,

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

在很多老师眼中,这些软件却在帮“倒忙”。某高三老师透露,班上禁止搜题软件之前,80%的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可是一到考试,超过一半儿以上的学生不及格。老师找学生们谈话后发现,他们日常习惯用搜题软件直接获得答案,解题过程和答案全都有,跳过了学习思考的过程。

还有的老师说,她发现学生做题的思路几乎如出一辙,特别是语文阅读题,有时候多个孩子的答案相似度很高,这就很有拍照搜题的嫌疑,过分依赖这类App写作业,其实是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

昆明某校物理老师也表示:作为教师,我个人比较支持这一措施,避免学生思维惰化和平时作业检测功能的无效、低效

一位支持取缔拍搜功能,身份显示为老师的网友也认为,现在真的有很多学生拍搜后直接抄,遇到不会的题目不好好思考而是抄,靠着拍题做对了,我讲题的时候又不听,结果就是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懂。

专家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对拍照搜题App要进行规范约束

针对" 拍照搜题 "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的作业App,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专业教授邱莉表示,这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考试遇到难题做不出来怎么办?形成依赖后,就会对孩子有一个负面引导,缺乏创新发展的能力。"邱莉指出,一直以来学校要求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拍照搜题 "的出现,就等同于搜答案,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形成依赖。" 一定难度的题目是为了让学生思考,如果一看就会,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无好处。"

“良好的教育,是缓慢的成长,允许发呆走神,可以有奇思妙想,而不是在标准化的竞争通道里,不停地刷分。”法学教授罗培新认为,拍照搜题App省却了学生冥思的痛苦,却也消灭了孩子们真正的快乐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党委书记陈宏观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关键要看如何使用。近年来出现的拍照搜题App,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来说,负面作用肯定大于正面效果,容易导致懒惰,养成抄作业的习惯。“我们不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这类App,也不提倡他们在校外使用。但同时也要考虑客观情况,如家长可以从App上参考一些解题过程,再有的放矢地辅导低年级孩子作业。”陈宏观说,良好的教育包括引导和陪伴,除了老师,家庭也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认为,“解题”作为教育过程之一,意义绝不只是得到一个答案,而在于思维方法的训练、意志品质的锻炼、创新精神的培养,很多人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最终解出难题时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原因也正在于此。“从不会做到会做,从会做到会思考,这应该是一个学生在解题中真正学到的东西。”吴遵民表示,对拍照搜题App的规范约束,要形成多方合力。学校要向家长告知此类App的弊端,指导有限度地合理使用;家长也要逐步转变心态,对刷分、提分之类的营销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

从2020年六月开始,条码君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网络评论专栏:有一码说一码。每周我们都会关注热点话题邀请评论员、市民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讨论,提出观点。希望有想法有态度的你,也积极投稿哦!

本文综合自:人民网、青年报·青春上海、厦门招考、现代快报、半岛教育直通车、中国教育报

编辑:冬至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