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越往高年级越难拿高分。很多同学一、二年级语文能拿一百分,到了三年级有大作文就只能考八九十分了,到了四年级有些同学可能只考七八十分了。到了五、六年级不及格的人变多了。
其实小学语文学什么考什么的多,大家学会分析试卷,就知道怎么复习了。你把要考的知识点记住了,考试就捡分了。下面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讲一讲:
一、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这题考生字词,把语文书上词语表的词记住,一般就会做了。)
鲁滨逊非常 dǎo méi( ),他的船在航行时 qīng fù ( )了,他流落到了荒岛上。那里与世隔绝,想找个人liáo tiān( )都没有。鲁滨逊饱受jì mò( )和kǒng jù( )的折磨,幸好有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让他在qī liáng( )中感受到了一丝安慰,也逐渐能够kòng zhì ( )自己的情绪。为了dǐ kàng ( )人或野兽的qīn xí( ).他建起了帐篷,围起了栅栏。岛上quē fá( )食物,他就自己种植麦子,圈养山羊。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这题考近义词,平时练习册上会有,要认真听老师讲课。)
连续 继续 持续 陆续
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把它们( )搬到岸上。他又( )干了五天才搭好帐篷。大雨来了,竟然( )下了半个月才停。雨停后,帐篷早已东倒西歪,鲁滨逊只好()加固帐篷。
三、读句子,写出对应的人物和描写方法。(这题考阅读,考学生有没有听老师讲课,知不知道描写方法包括: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
1.当她摸索着爬到洞口,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时.怎样兴奋得不得了,简直就要高兴死了。
人物:
描写方法:
2.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
人物:
描写方法:
3.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人物:
描写方法: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这题考成语,平时读课文时在书上划出四字词,多读多记)
①心()气() ②聚精()()③得意()()
④()()非福 ⑤()头()气 ⑥()晕()眩
(1)与词语③的结构一致的词语还有:
(2)含身体部位的词语还有:
(3)词语②的近义词是__ 。用词语②写句子。
五、词句段运用。(这题1考书上语文园地,上课要听老师讲方法。第2至5题考书上的日积月累,平时默出来就会做了。)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
(仿写句子,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室里真安静,
2.爸爸的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
3.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浏览一下就翻过去了。爷爷告诉我:“读书须用意,
。”读书一定要认真,要下苦功夫,这样才能有收获。
4.我到现在终于知道他是什么人了,这真应了前人说的话:“路遥知马力,
5.搞音乐懂得乐感,打球知道球感,游泳识得水性,这就叫做“近水知鱼性,
六、语言实践。(这题没固定答案,按问题回答就好了。)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学校决定开展读书活动。
1.请给大家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并写出推荐的理由。
推荐书籍:
推荐理由: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句宣传口号。
3.班里成立了图书角下张贴一句名言佳句,你认为哪一句好,请写下来。
(一)课内阅读。(这题考阅读理解能力。要学会带着文段后面的题目去读短文。有些题目的答案在文中能找到。)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它们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得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为了打桩,我先用一根很沉的木棒,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用“___”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鲁滨逊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来说明“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3.选文中有很多词句表现了“困难重重”,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课外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①过了几天,汤姆的同学贝琪过生日,家里决定在山上给她举行野餐会,让孩子们都参加。餐后,孩子们都到山上的一个山洞里去了,听说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他们想进去探险。汤姆和贝琪走在最前面,他俩举着蜡烛,顺着黑乎乎的通道,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洞里的景(观关)。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据(jūjù)他们的心灵,他们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里走去。过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大洞,上面有好多蝙蝠,一大团一大团地聚集在一起。受到亮光的惊(拢扰),蝙蝠铺(pūpù)天盖地地飞下来,尖叫着向蜡烛光猛扑过来。吓得他俩赶快跑开,拐过好几个洞才躲开了蝙蝠的追击。
②突然,贝琪说:“咱们这是到哪里了?”
③汤姆一愣,他发现自己也迷路了。两个人开始在里面乱走,还大声呼叫了好久。可是,既没有人答应,也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带的食物已经吃完,蜡烛也快用光了。两人又累又饿,艰难地在洞中摸索前行,希望能找到出口。有时实在困了,就躺下歇一会儿。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贝琪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可汤姆知道不能泄气。他总是对贝琪说:“你放心,我们马上就会找到出口的,你很快就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了。”
1.在括号里正确的汉字和音节下面画“√”。
2.照样子,写词语。
(1)黑乎乎:
(2)津津有味:
3.当小探险家的念头开始占据他们的心灵。缩句:
4.汤姆和贝琪进洞探险,他们遇到了什么情景才迷路的?用“_”画出相关的语句。
5.哪些语句的描写说明汤姆和贝琪真的迷路了?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6.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习作(30分)
梗概有助于我们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梗概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请你选择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写一篇梗概。
要求:1.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去“枝”留“干”,把握主要内容;
2. 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