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试卷分析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简短的综合评价)

对教师试卷分析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简短的综合评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7-22 22:35:46

暑期,我亲历教师学年度考核的全过程,结合期末阶段《年度(学年度)教师评价考核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进行细微修订,从老师对考核结果的反应,让我对教师评价利弊产生了一些思考。

我校原本就有一套较为细致的《方案》,而县城的多数学校是把指标名额分配到各教研组,由组内自行推选,主要参考依据为期末教学成绩与教学常规。

《方案》的存在,必然存在着利与弊,一套较成熟方案构建不易,我也不太敢改变太大,只是把教学成效部分的“成绩平均分排名”改为“县城前80%占比分档赋分”分,这符合我校的生源特点及每学期插班生较多的实际。

《方案》是评优评先、职称评审、骨干教师评选的依据,而我校年青教师较多,对于切身利益的追求较强烈,而一套较完善、科学合理的《方案》是公认为最为公正公平的标准。

同时,也暴露出“唯《方案》”的倾向,总有一部分老师死盯方案,涉及的内容认真做,不涉及的应付做或不做,特别是涉及教育情怀——未来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易在一个框架里跳舞,易急功近利,中远期教育目标难以实现。而重要的育人工作也较难全面考核出来。

这就让标准难定,太面面俱到,又过于繁锁不易操作;若不列入,有些重要又不急的可长期坚持的工作又难以推动,比如师生阅读与写作,学生立场的关爱等等。如果强行用量化标准来评价这些方面,可能会显得片面和不公平。

所以,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有利也有弊,尺度的把握需要不断地权衡。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让教学更加规范和高效,又能保护老师的创新精神和教学热情。

现在,涌现出许多好的管理理念、育人理念。在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金华师范附小俞正强校长的观点报告《从本质出发的学生评价,变“搏奕场”为“共生场”》:把“共生场”建设好,让孩子体会到,我的任务不是胜过别人,是胜过自己。自胜是评价的真正目的。我想教师的评价也是一样的,怎样利用合作型的“共生场”从而发挥出“团队”智慧,形成真实的真正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这可能是高于《方案》制度之上的另一个层面——管理文化。因此,这也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学校到高品质发展阶段,学校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文化,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高度一体化,我想教师评价是否将可以弱化,教师将有更高层面的自觉地职业追求。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