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打印答案怎么打印出来不一样

试卷打印答案怎么打印出来不一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3-02 01:23:30

作者:刘安琪

许多课程很长,许多内容很无聊,许多内容让人费解,许多时候都是克服了困意、动心忍性听完的课程。

但一做题,错题率50%以上,处处陌生,处处陷阱,于是感叹听课听了个寂寞,心中涌起几多自我怀疑。

听我说,这很正常,莫着急。

一、听课,只是知识的导入,不代表能力

第一遍听课,内容确实不少,但其作用大致相当于:游泳的理论课,大家用各种方式记录了各种游泳姿势的技巧和细节。

做题,大致相当于,跳进泳池。即便是带了浮漂,第一次,大概也会呛不少水。学过的动作技巧,也会变型。

每一年,每一届考生,第一遍做真题,错题率都在50%以上。你并不是个例。

另外,回想我们从小到大的各种学习过程,有哪一门知识/技能,是你只听过一遍,就能轻松驾驭的?学自行车?游泳?打游戏?初高中物理?微积分?

当年是不是也都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调整、练习、再练习的过程?轻松驾驭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遇到大量的挫折?

打游戏不可能看完操作说明后就成为高手,法考为什么就可以呢?

听我的,莫着急,时间够,你的能力也够,没必要这么容易自我怀疑

二、进行初步的错题分析

导致错题的情形,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听课遗漏造成的知识盲区:

听课、看书时,漏了某些知识点。没办法,这个点没学过,很难指望“法感”蒙对,即便蒙对了,更麻烦。这种点,对照讲义、图书,再学一遍吧。这种错题价值高——帮我们查缺补漏。

2.老师压根没讲,讲义上根本没有

如果这种题目仅这一道,说明这是当年的冷门考点,浮现率低,被老师/讲义/图书有意略过了——这种题,不会无所谓

3.知识点已经知晓,但没想到这种考查角度

比如,分红权之诉,原告应当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会决议”。题目没有提及原告是否提交了该决议,但题目描述了公司的股权结构:原告股东30%,另外一名大股东70%(反对分红)。

需要如下分析过程:大股东(70%)反对——公司无法形成分红决议——原告无法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会决议——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第一次做题,无法建立这个分析过程,看到法院是支持/驳回,觉得莫名巧妙,题目就做错了。

这种错题,放松心情:没有知识壁垒,全是技巧,熟能生巧。

4.粗心大意,望A选B,手脑不一

没办法,我自己从小到大,每次考试中,都会有这种错题。法考无法治愈20年的陈疾,大概只能接受它,控制在一定比例内,不影响过关。

三、接下来该怎么办?

1.不要再把课从头到尾听一遍~太浪费时间了

2.把错题对应的讲义/图书要点、知识看一遍,再记忆一遍。这样做,能够有针对性,也能保证速度。

3.尽快做第二遍真题,对,继续做第二遍。相信我,第二遍正确率会显著提高。

不排除第二遍题目做对了,是因为对答案有印象。但没关系,第二遍即便题目做对了,但对于原理不清晰,也认真看解析。学习就是逐渐熟悉,逐渐对知识点形成肌肉记忆的过程。

考试前,真题至少做3遍,越往后正确率越高。真题熟悉了,再做模拟题,再做最后的预测题。就像从泳池逐渐来到外面的河流,最后来到渤海湾,甚至游到太平洋,向福建舰致敬一样。

工作了好多年,讲课了好多年,发现大部分同学和自己年轻时遇到类似的问题:在一项任务面前,急于求成,心情常在信心满满和自我怀疑之间反复波动~

如何解决呢?事上练~

来源:刘安琪说商经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及北大法宝学堂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