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
七月的漳县,处处是希望的绿色。新寺镇龙川河畔的大棚蔬菜进入了丰产期,西红柿、豆角、辣椒、芹菜等长势喜人,菜农们穿行垄间,采收成熟的蔬菜,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就旁边这两小行辣椒我卖了两百元,现在我们家的收入主要靠种蔬菜。”正在采摘豆角的成爱花热情的和记者分享着丰收的喜悦。54岁的成爱花年龄大了,丈夫孟建平也因为车祸导致听力下降,夫妻俩在外面找工作不容易。种植蔬菜前,夫妻二人只能留在家照顾孩子,收入微薄。看到邻居种植蔬菜大棚挣到了钱,他们夫妻二人开始学习大棚种植技术,从最初的一个黄瓜棚,到现在的三个棚,在家门口挣到了钱。
新寺镇桥头村村民 成爱花
我有10多亩地,建了3个大棚,种了西红柿和架豆,黄瓜已经卖完了,架豆刚上市,今年产量非常高,收益也不错,再有一个月西红柿也就能卖了。
桥头村村民 孟建平
我们已经摘了五六百斤的架豆,一斤能卖到4.5元左右。
新寺镇大柳树村种植户付加宝看到这两年辣椒市场行情好,种了4亩辣椒,按照亩产5000斤来计算,今年将近能产20000斤,准备明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
大柳树村村民 付加保
今年辣椒的价格高,刚开始就卖了2万多元,还能卖两三个月,到结束肯定能4万多元挣到手。
新寺镇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党建引领、聚集人才、资金支持、合作社引领等方式持续做大做强以设施蔬菜、木耳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提升设施蔬菜种植2000亩,年产值达5000万元,主要种植高原夏菜、黄瓜、辣椒、豆角、西红柿、芹菜等。
新寺兴农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高岷
从元月份开始,日光温室种植的甜黄瓜、西红柿就上市销售了,黄瓜最高能卖到5元,一直能卖到5月份。黄瓜结束之后高原夏菜也陆续上市了,最近,我们合作社试种的30亩芹菜又迎来了采摘季。目前,我们合作社带动了150户农户种植蔬菜,共流转土地300亩,务工人员100多人,每人每天能挣100元左右。在川河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下,蔬菜种植前景广阔,我们合作社计划再增加西红柿大棚10个,黄瓜大棚10个,芹菜50亩。
近年来,新寺镇依托龙川河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日照丰富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产业,推动区域内整村连片种植、规模发展,为该镇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拓宽了当地群众就业渠道,实现了农民“四季有事做、全年有效益”的美好愿景,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新寺镇大柳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李育龙
新寺镇大柳树村位于龙川河畔,近年来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支部引领,聚集人才,资金支持,合作社引领等方式,持续做大做强,设施蔬菜,全村种植大棚辣椒100多亩,亩产1.5万元,高原夏菜300多亩,亩产1万元。下一步在村党支部引领下,我们将围绕提升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和农旅融合发展的水平,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推动特色产业报团发展,进而保障农业现代化十二项重点指标5678目标的实现。
来源: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 丹
责编:王学睿
主编:张建兵
本文来自【甘肃广电-视听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