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石家庄市一模考试于4月28、29日进行。一模试题大致涵盖了整个中学三年的知识点,通过这样一次大考能反映学生初中三年各版块知识学习的扎实程度。
那么怎样正确看待一模考试?如何发挥一模考试的最大价值?给各位中考生及家长提供了三种视角和两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01 考试难度视角
首先从考试难度上来说,第一次模拟作为中考备考阶段的首次大考,整体不难,但很多娃都表示不太适应,其实这种情况反而可以稳定学生之前浮躁的情绪。
02 排名定位视角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一模的考试分析与定位,不能只局限于分数,也要重点关注排名。根据此次一模考试的校排,再结合往年各中学分数线所对应的中考一分一档表中的排名,来预估自己与中考目标学校的差距。这也是一模考试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03 心态调整视角
一模之后,很多家长和学生都陷入了焦虑情绪中。答案发布之后,一些学生甚至都不敢对答案。有些家长也处于背后“干着急”,当面“不过问”的状态,“我从来都不问孩子考得怎么样,怕给他增加压力。”其实这是一个很多家长都会陷入的误区。
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过多介入会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虽然做看起来好像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真正有目标、有效果的介入,不仅不会增加压力,反而能在给孩子实质性帮助的同时,还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01一定要给孩子必要的帮助
初中阶段的孩子,大部分缺少规划精神和分析能力。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绝大部分孩子都只会关注分数和班排名、校排名。而预估市区排名以及目标学校定位,娃们意识不到也不会去做这些分析。
此时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做好这些数据统计,并细致分析孩子和目标学校的差距(很多孩子甚至直到中考出分前都没有目标学校)。如果到了目标学校的水平,那么存不存在超常发挥的因素?如何稳定住成绩,并在最后的这段时间再冲一冲?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学校的水平,那么孩子是在哪个学科、哪部分内容有明显的欠缺?最后这段时间怎么有计划地提高?这些问题绝大部分孩子都不清楚,老师也没有精力去为每个学生都细致地统计分析,如果家长也不介入、不过问,那么这些信息就将于孩子彻底失联了。
02一定要做好试卷分析
1.从错题分析到短板分析
2.从分数分析到性质分析
3.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
一模考试虽然是一次统考,但它的作用是检测,而不是选拔。所以正确对待一模成绩就至关重要。通过一模的试卷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 从错题分析到短板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知识不清 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问题情景不清 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表述不清 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自身知识短板了。
- 从分数分析到性质分析
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 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
多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对此,一定要制定一个有目标、有规划、有效果的解决方案,方案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士,执行上家长可以负责监督。争取在这最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决问题,提高分数,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总之,一模已经结束了,没有达到理想成绩的同学,请不要气馁,成绩好的同学,也请静下心来,戒骄戒躁。
赠君一言,与君共勉:开启中考成功之门,钥匙有三!其一,勤奋的精神;其二,科学的方法;其三,良好的心态!
加油,中考生!!
相信未来可期!!
如需小编提供报考指南意见,请私信或者评论区留言
有关中高考升学问题
大家都可以咨询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