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提前五分钟发卷子能作答吗

中考提前五分钟发卷子能作答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26 14:48:08
  1. 中考提前5分钟发试卷、答题卡、草稿纸,该时间禁止考生作答,正常填涂考生个人考试信息、检查完各纸张是否有缺印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可在不动笔的情况下看前几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或者根据自己的考试习惯选择是否浏览全卷;

2. 选择题第1道题看清是倒数还是负倒数,是绝对值还是相反数的绝对值;

3. 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和精确到某一位:

① 读到这里时,问问自己是否对表示大数和表示小数都拥有100%正确率;

② 99.99%的概率不会在A选考查有效数字,但还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有效数字——是指在一个数中,从该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起,直到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100.1003有七个有效数字;0.00035有效数字只有两个;3996548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00×10⁶

③ 除了选择题以外,A卷三角函数的应用题,往往会出现精确到1cm或者精确到0.1cm的说法,记得中间计算过程如果出现小数,先不着急精确以免后面误差越来越大;

4. A选点的对称和平移的题非常简单,旋转的题记得画画草图,如果考到了坐标系中某个点到x轴的距离,比如A(3,4),不要傻傻的看到x轴就选3;而一旦出现点到某条特殊直线的距离,不要死记公式,可以亲自画图尝试下;

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① 示例1:某班一合作学习小组有6人,初三上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数据分别为114、86、95、77、110、9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D) 

A.86 B.95 C.77 D.94

总结:中位数不一定是排序后最中间的数!

② 示例2:为了解某校学生家庭的收入,从中抽取了100个学生的家庭进行调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全校学生家庭是总体 B.抽取的这100个学生是样本

C.样本容量是100 D.样本容量是100个学生家庭的收入

总结:A选项中全校学生家庭的收入情况是总体;B选项中抽取的这100个学生家庭的收入情况是样本;C选项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正确,D选项错误.

③ 示例3:为了解我市14000名初三学生的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下列说法:(1)我市1400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的全体是总体;(2)每个学生是个体;(3)10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4)样本容量是1000名.则正确说法的有 (D)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总结:(1)我市1400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故①正确;
(2)每个学生的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是个体,故②不正确;
(3)100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③不正确;
(4)样本容量是1000,样本容量不加单位,是一个数字,故④不正确

④ 如图1,其他条形涂黑我们就涂黑,其他上面写了数字我们就写数字,如果其他上面往左画了虚线我们也画虚线,总之,和原题保持一致;如图2,假设m=40,如果试卷只问m=______,那么答题卡上只填40,千万不要填40%;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⑤ 树状图一定记得加“开始”二字;如最后问概率,记得作答完整;

⑥ 方差、标准差,不一定会考,但最好还是知道最准确的概念、意义和求法,可翻看北师大版教科书相应章节;

6. 图像判断题,无论是A卷选择题最后一道还是B填,看清是二次函数y=ax² bx c的图象,还是二次函数y=ax²-bx c 2的图象,勿依靠惯性思维,谨慎读题;

7. 因式分解无论出现在A填还是B填,记得检查是否既约;

8. A填或者B填位置:三角形提到高时,到底是形内高还是形上高还是形外高,需要分类讨论;例如:△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则BC的长为________.答案为14或4

9. A选或者A填位置:可能会出现的位似,需着重考虑是否需要分类讨论!!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AOB缩小后得到△COD,使△COD~△AOB,且相似比为1/3,已知点A(3,6),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为:(1,2)或(-1,-2)

10. A填或者B填位置:谨记——几何无图必有坑!!(即使最终不需要分类讨论,思考全面一点终究不是坏事)

11. A填或者B填位置:一旦要填写参数范围或者某未知数范围,一定记得先范围、后端点,或者说叫做先范围、后取等;即使范围对了,但是就是没有注意临界的位置到底能否取等,也必错无疑;

12. A填或者B填位置:注意区分到底用“或”还是“和”,但一定禁止出现“/”、“or”等绝不允许出现的奇怪符号;

13. A填或者B填位置,当然也包括其他位置:不等号是这么写的:≠!是在从上到下的往左倾斜,至今有同学还本能的往右倾斜!!往右倾斜,无异于把改卷老师钉在了残忍的十字架上——不给你分吧,你还挺不容易的;给你分吧,别个写对的也挺不容易的;

14. A填最后一道,往往考查尺规作图,倒不是问具体怎么尺规作某图,而是根据题目描述的图形做法,求一些线和角的值。建议做一下各个区的二诊真题,看下什么作中垂线、作角平分线等常见的尺规作图题能否达到100%正确率;

15. B填常见题型注意事项:一元二次方程需看清:什么什么方程、什么什么式子、什么什么根;

例如:若x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kx²-2√3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为:k<3且k≠0(有人至今还会忘k≠0)

例如:已知关于x的方程mx²-3x 1=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答案为:m<9/4(题目说的是“方程”,没说“一元二次方程”,有同学至今还会加上m≠0)

16. B填常见题型注意事项:含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问题:见“的和”,必分讨;(即使真的遇到无需分讨的,也不会损失什么)

故答案为:-5<m<-3或1<m<3.(有同学至今还只写一个答案,同时参考第11条,有同学至今还会在正确的位置漏掉等号!)

17. 含参分式方程的增根和无解问题:永恒的热点!永远记得重点思考使原方程分母为0的情况!同时,增根和无解问题,有史以来!是有史以来!只有五种题型:已知增根,求增根;已知增根,求参数;已知无解,求参数;已知整数解,求参数;已知解的正负,求参数范围!好好问下自己,现在是否拥有100%的信心和100%的正确率!

且看下面几个简单的例子:

18. 还是增根和无解问题:已知解的正负,求参数范围!这种题目的答案,就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道题,答案是不含“且”字的!如果今年中考真的出现奇迹,那就是见证历史了;当然,如果反复思考过之后确实不含“且”字,那就坚定的写下你的答案!

19. 还是增根和无解问题:已知整数解,求参数:看清是正整数还是非负整数,也看清参数m是什么整数,根是什么整数!毕竟填空题错一点点地方,都是全错;

20. A填或者B填:求阴影部分面积的题目:如有比值,需看清空白:阴影,还是阴影:空白.

21. A填或者B填:注意看清题目说的是一次函数y=kx 3还是直线y=kx 3,如果是后者,k可以为0;

22. A填或者B填:反比例函数y=k/x如果出现在填空题中,且图像位于二四象限,可以在最后空格处专门备注:k<0,以免能力上方法上都做出来了,但是因为符号问题而丢分;

23. A填或者B填:如果最后结果出现了负分数,要填写为

24. B填原则:前三道尽最大努力做全对,最后两道在有限的时间内“保一争二”,时间紧张就保那道有更大可能性做出来的题目;时间不算紧张,就争取两个都拿下!B填如果全对,140 的概率会超级大!

25. 计算题:分式方程务必验根!验根是分式方程的灵魂!而且,在A18反比例函数综合、B6应用题以及B7二次函数综合的位置,若中间计算过程出现分式方程,也必须验根;

26. 计算题:牢记30°、45°和60°的各种三角函数值;

27. 计算题:解不等式组时,最后务必加上一句话:∴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没有这句话,解不等式组和解两个普普通通的不等式又有什么区别呢?没有这句话,严格意义上来讲,即使计算过程正确,也一分都得不到!

28. 计算题:注意看清到底是要写出整数解、还是负整数解还是非正整数解;

29. 计算题:如需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或者不等式组的解集,一方面注意实心空心,一方面注意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是缺一不可的!如有缺少任何一个细节,必被扣分!而且,数轴要用直尺标准化作图!

30. 计算题:整式或者分式的化简求值,不许连等,记得加上一句话:把XX代入XX,得:原式=XX,当然化简到最后一步时需化简彻底;

31. 计算题:先化简,再求值:

32. 计算题:虽然可能性不大,但还是说一下:中考计算题的位置考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的概率不大,如果真的考到了,而且判别式还恰好小于0,记得要写“原方程无实数根”不要写“原方程无解”;而如果判别式恰好等于0,记得要写“x1=x2=3”不要写“x=3”;

33. 应用题:分式方程的应用题,依然务必验根!!而且除了验证是否是增根,还需要验证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34. 应用题:如需设未知数,一定设完整;而应用题务必需要作答,作答也务必作答完整!如有简写,极有可能会被扣分!

35. 应用题:二次函数的应用题求最大值,不一定在对称轴处取到最值!!一定看清自变量取值范围,到底能不能取到对称轴的位置!!

36. 应用题:看清题干是否有出现“为了使百姓得到实惠”、“在保证利润最大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增加销量”等信息,如有出现,务必考虑是否需要对多个答案进行取舍!

37. 应用题:如果时间真的已经到了非常极限的时候了,或者计算量真的非常非常大了,那也尽可能把式子列出来,能得多少步骤分就得多少步骤分;

38. 函数解答题:设一次函数解析式时,勿忘加上(k≠0),其他函数同理;

39. 函数解答题:二次函数最终的形式大多数写成一般式,理论上来说只要题目没有要求写成顶点式也可以,但是坚决不能把交点式作为最后结果写在答题卡上!(除非题目要求:请写出二次函数的交点式)

40. 函数解答题:从2011年开始到2022年,存在性问题已经连续考了12年!今年如果继续出现,假设出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定看清是否说明谁为直角边;而假设出现了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一定看清是否规定了顺序——四边形ABMN,还是没有规定顺序——以A、B、M、N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xxx;

41. 函数解答题:如果出现一条竖直的线左右移动与某函数产生上下两个交点,在不确定谁上谁下的情况下,务必记得分类讨论!

42. 函数解答题:记得把反比例函数或者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甚至是各种常见的解析式,比如一般式、交点式、顶点式都写在二次函数图像旁边;也记得把各种重要的交点用铅笔标注在图上,一旦用到,随时看到就拿过来用;

43. 函数解答题以及其他有可能用到的位置:扩倍技巧尽量避免出现分数!比如:

44. 函数解答题以及其他有可能用到的位置:A18反比例函数综合、B7二次函数综合以及B8几何综合大题,中间的某一问,务必看清是需要写过程去求、还是根本无需写过程的直接写出答案!!

45. 单位问题:单位问题永远是数学考试中非能力类丢分点的超级易错点!需要加单位的不加,不需要加单位的反而加了!从初一到初三,永远都有学生在单位问题上痛心丢分;

46. 单位问题出现的位置:①A卷填空题;②A卷数据统计与概率;③A卷三角函数的应用题;④B卷填空题;⑤B卷应用题.⑥(极少)其他大题求线段长、角度或者阴影部分面积的位置;

47. 单位问题解决办法:试卷和草稿纸在中考时虽然也会被收起来,但是改卷老师只改答题卡,因此发下试卷和草稿纸填涂完考生基本信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写上大大的两个字——单位!这样无论是做到相应的位置,还是检查,还是无意间看到这两个字,都会引起自己的重视!

48. 单位问题注意:单位问题不是说一定要加单位!比如:______°.那么答题卡上只需填60,就无需加单位;AB=3cm,AB=CD,则CD=_______.那么答题卡上必须填写3cm,就必须加单位;

49. 回顾三年来不断强调的读题习惯、标注习惯、答题习惯、思维习惯以及经典问题的精彩解决办法——

① 边读题边标注边思考;

② 读题要小碎步似的读题;(像军训向右看齐时小碎步似的一点一点读题,而非跳跃式读题)

③ 我们要做题而非看题;(有的学生做题时翘着二郎腿做题,而且笔都不在手上,就在那直勾勾的看题,这句专门送给这些不喜欢动笔思维懒惰行为懒惰的孩子)

④ 永远不要失去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有的孩子看到新概念新定义的题就怕,或者看到第3问就怕,俗称第3问恐惧症,但其实真正静下心来去做,有时也没有那么难,这句送给那些看到大题就怕了的有畏难情绪的孩子)

⑤ 铅笔和橡皮是对几何最起码的尊重;(因为一道题如果需要做好多条辅助线的话,孩子们随意标注尝试,万一有条线是错的还擦不掉,就严重影响正确的思考!如果重画,还浪费时间画的还不标准...)

⑥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永不倾斜;(写步骤的基本要求,改卷老师只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框框,一旦从中间开始作答或者斜着作答,很可能导致导致后面没有位置作答)

⑦ 图有悬空直角,心有构造弦图;(这句话可以帮助大家瞬间秒杀某类看起来很难的经典题型)

⑧ 如果你在一道题中发现了8字,然而它并没有用于倒角的话,这道题就是一道废题;(换言之,有8字,必倒角)

⑨ 如果你在一道题中发现了矩形,只有一条对角线,如果它没有用到另一条对角线的话,这道题就是一道废题;(换言之,出现矩形的对角线,必考查矩形对角线相等的性质)

⑩ 欲证线段相等,只需证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欲证全等,先看有什么,再看缺什么;(学习全等阶段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的思考方式)

⑪ 全等和相似只是一个工具,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转移边或角;(有的学生证完全等或者相似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全等和相似并不是终点,它们的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转移边或角,以告诉学生全等或相似后马上可以去思考的下一步是什么)

⑫ 恰是乾坤皆斗转,笑看眉梢数星移;(我非常喜欢的诗句,意境已在诗句中,每句的最后两个字放在一起,斗转星移某种意义上是宇宙的灵魂;而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放在一起,转移就是几何的灵魂)

⑬ 转移是几何的灵魂;(a=b可能没什么意思,b=c可能也没什么意思,但是a=c一定会非常有意思!)

⑭ 验根是分式方程的灵魂;(没有验根这一步,分式方程如同行尸走肉就失去了灵魂)

⑮ 二次根式内移外、外移内:先定符号再定值;(无论是把根号外的东西放到根号内部,还是把内部的东西放到外部,最容易出错的就是符号问题)

⑯ 二次根式的配方:根号下有什么,前面就构造什么;

⑰ 双重二次根式化简:奇变偶,偶变2;

⑱ 降幂:欲对问题降幂,就对条件升幂;(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已经习惯的方法)

⑲ 有8字,必倒角;见“的和”,必分讨;

⑳ 二次一次加常数,上下同除x;四次二次加常数,上下同除x方;(分式恒等变形的常见技巧)

㉑ 设小不设大,标小不标大,可多元;(尽量避免出现分数)

㉒ 两内加,两外减,一内一外不加不减;(说的是三角形的两条内角平分线交点形成的角、两条外角平分线交点形成的角以及一内一外交点形成的角的大小如何去求)

㉓ 自古以来,字母越少越简单,次数越低越简单;(分别体现了消元和降幂的思想,意思是一道代数题实在实在没思路了,可以往这两个方向考虑问题)

02

考前赠言

我时常在想,青春的定义是什么...

青春或许是积极向上的,或许是乐观自信的,或许是热情洋溢的,或者是朝气蓬勃的,也或许是张扬个性的,亦或许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我打开脑海里的词库,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有太多太多悦耳的词语仿佛跳跃的音符,活跃在青春的五线谱上,谱写着属于每一个青少年的不一样的青春之歌!

有人说,青春应该专注学习,寒窗苦读...在我的生命中,不乏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人!我赞成寒窗苦读的精神,也赞成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毕竟青春是需要知识积累的也是需要热血拼搏的!但是终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这个世界没有谁规定未来必须上什么大学、从事什么工作、成为什么样的人,功成名就名扬故里是一种生活,平平淡淡快乐静雅也是一种生活。每个学生的天赋是有差异的,当自己过去的三年真正为学习痛过哭过追过拼过,当自己在多少星月挂枝头的夜晚真正努力过,无论中考后能够进入哪一所高中继续下一程的学习和生活,推开高中的门后,一定能看到那些努力过的时光送你的青春无悔四个字!

学习是青春必要且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青春不应该只有学习,我不希望我带出来的学生在未来变成了一个个木讷的学习机器,也不希望带出来的学生只会流水线似的刷题、考试、再刷题、再考试,周而复始...中考,是大家青春旅途中重要的一站,当然也是大家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平凡的一站!无论你是紧张还是不紧张,这一站都是会去经历的,不妨再种一些青春的梦吧!中考结束之后的梦!约上三五好友,山川、河流、草原、古镇,当然亦或者是球场、影院、乐园、湖边,这三年心里想过但是双眼没有触及过的风景、双脚没有丈量过的土地、脑海不曾出现过的回忆,出去走走看看,这也是青春的意义!而如果到时发现,看到的风景不只是风景、自己的足迹不只是足迹、脑海的回忆不只是回忆时,没准还能发现原来寒窗苦读几年来,自己脚步没有走过的竟然已经阅读过,感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不也是学习的意义么?或者当未来某一天,无论自己处于什么行业,发现自己对于身边的人、对于社会来说是有价值的,是能给自己、家人、社会带来温暖和帮助的,这不也是学习的意义和青春的意义么?

原来,青春是没有被定义的...

敬畏中考、认真对待中考,也认真敬畏眼前的正确的事情,但也必须要知道,中考并非人生全部!你在考场所得的每一分,都是为了在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你在考场丢的每一分,都是为了在未来遇到命中注定的对的人...

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梳起最帅最漂亮最青春的发型,揣着自信、实力与梦想,轻装上阵吧,祝各位前程似锦,归来仍是少年!!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尊重原创,本文遵守转载规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