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过半,从时间上看,似乎离开学还远。
但对学生们而言,开学日却是迫在眉睫了!因为假期里要做的事太多了!要回老家,要去旅游——我这个楼栋里出国的都有:全家都去。
要吃吃吃!要玩玩玩!要看看看搜搜搜(看手机打游戏搜动漫)!要串门收压岁钱,要放鞭炮找童趣!要跟着大人吃酒席!要……同学们自己也有圈圈啊,也得聚!
总之事太多了,每天兴奋着,哪有心思写作业?再说时间也是越减越少……
所以,初八这天,我这里就来了几个孩子,开始写作业。不过心思很难静下来,除了没出去放鞭炮,其他的事几乎都没耽误——比如买大兜零食比着吃,比如谈论春节期间的那些事,比如炫耀自己过几天要干什么之类……
一天下来,作业写不多少——你想啊,上午十点才到,然后开始吃早餐,吃完了11点……12点多开始吃午餐,然后午休——这时候出去玩……能写多少?
其实这很正常,过大节吗,心思玩野了,想收回来需要时间。
到了初十(2月7日)这天,他们有些急了,因为满打满算,在我这里只能呆一周!
可是作业是海量的呀!
于是,有趣的一幕开始上演——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平抬双臂,举着手机……这是在搜答案!然后就是抄啊抄啊抄!抄得乱七八糟,抄得晕头涨脑,抄得昏天黑地……
据家长说:半夜了还在抄!
凡是抄到半夜的基本都是主动学习的孩子,那也抄吗?
是的,必须的!因为就这样也抄不完!
一个八年级女生告诉我:每天要上传8页卷子!注意:只是语文!
唉,突然就觉得这些学生很可怜!
我们那时候包分配,拼上几年真能改变命运!
那时候还没拼爹这个说法,八十年代那时候还讲究大公无私——那时候走后门算不正之风,要抵制!虽然不可能避免,但至少不能摆在明面上,也不敢拿来炫耀!
这么说吧,谁要在单位公然宣称自己爹如何厉害,或是自己如何靠老丈人的关系……那绝对要遭到鄙视的!
(通俗而言,那时候权贵和资本还没有露头。所谓权贵还未成气候,所谓资本也没完成量的积累,所以都无法达到现在这样的质变。所以社会正气尚存,人的朴质还在,体现在某些层面上,就是还有正事——比如大学分配的时候还有公道一说。)
我第一学历是大专,就这个文凭,毕业时班长进了市国安局,一个党员被推举到部队院校进修——出来直接就是副指导员。
第一任班长在第二年就被选去进修德育教员培训(回来可是要进大学教德育的);一个老大哥因为是系学生会副主席而直接进了市电大党委办。还有一个宣传委员(女生)进了市团委……
真的都特别优异吗?非也!相对而已。
(以上全是事实!有怀疑的吗?)
怎么样?我们当时只是本市的师范专科,就能有这些改变命运的机会!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大学生就是宝——包括大专生!
现在呢?一本遍地跑,工作太难找!毕竟太多了!
我们那时候的大学升学率是4%,现在至少也是85%吧?
通常我总觉得,现在的孩子害怕作业,根本就是怕苦怕累,对自己不负责,对家长的辛勤付出不当回事,对老师的苦心置之不理……
总之就是不应该,总之就是当学生的错。
按说这样讲大体还算靠谱,因为视目可见的孩子们的确都惯的不像话,吃起来没够,玩起来没完,学点啥就叫苦连天……至于作业,也是能不做就不做。
知道这类学生觉得最开心的一天是因为什么?
就是老师没留作业!
“哦,太棒了,老师没留作业!老师忘了!我要去吃烧烤!”
对这类学生如何办呢?是惩罚式的猛留作业吗?那这个作业还有什么学习的功效吗?那结果只能有一个:让学生更厌烦作业!
没有例外!
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了!比如老师罚学生抄20遍生词、抄五遍考卷、抄……不知道这类老师是否知道一个事实:这些学生在抄写的时候根本不会动脑子思考,只是应付了事,一问照样不会。
那如此安排还有何意义?老师们当真不懂教学法吗?因材施教懂吧?因势利导懂吧?实事求是懂吧?
你让他抄一本,他一个词也记不住,全是糊弄,而且还一边骂一边吃着一边瞎划拉——最坏的后遗症就是让他彻底不喜欢老师不喜欢这一门课!
那还怎么学!
还不如只布置几道题——真正搞会了,收获就不小!这叫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叫对症下药!这叫实事求是!
当然,没法要求现在的老师能真正去搞通魏书生的育人之法,因为那涉及很强的责任心,需要很强的奉献精神,需要热爱教育,更要热爱学生——太难了是吧?
现在的佛系这么多,实在是难为了!
魏书生以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自育自学。
听起来似乎是放任学生自己学,老师似乎不尽责任——其实不是,差别太大!
这和教功夫一个理:师傅示范加讲解,反反复复——过多反而不好,因为徒弟要想学会,只能是千锤百炼!当然,前提就是:主动去练!喜欢去练!
教书育人一个样:
老师说的口吐白沫,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然后就是布置海量作业,靠老师的威严强压学生做做做……这叫粗暴强灌,硬性填鸭,这是早已过时的传统的老旧的灌输式教学。
可惜许多老师还在如此操作!
他们没有解决两个前提一个根本,其教学过程就是一锅夹生饭,却硬让学生吃下去。
两个前提是:1、兴趣诱导。2、针对性解惑——譬如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就是病人,此时老师就是医生,就要对症下药开药方。一刀切是要害死人的!
这方面魏书生早有定论,好好学吧:
如“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如阅读八法……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如怎样养成学生的好习惯……
如何训练学生的自我克制力……
如何训练学生的自学力……
涉及的小窍门很多,比如鼓励孩子做家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如引导学生探讨自己感兴趣的人生话题,明确树立自己的努力方向——这叫点亮心灯……
总之,就是教室多引导,教师就是总教练,引领学生向自己目标发起一次次冲击!遭遇挫折了,不要紧,教师跟上来鼓励,帮着分析原因,做好解惑工作,然后引领他继续拼搏……
目的就是一个:让他自愿学习!自主学习!喜欢学习!
所以,是我们方法太少了!
评价老师是否愚蠢,方法很简单,就看他是不是起不到引导和解惑的作用,然后单纯滴靠大量作业来遮掩。
而且还不注意区分高中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只是在一刀切!
……
总之,看作业就知道了。
比如寒假作业!
根本无法完成的量,倒是挺全面,预习复习考卷练习册专项资料练习……涉及到的全都有!这是搞学术研究吗?
结果学生只能是抄抄抄!
有趣的是,老师肯定心知肚明,可能人家要的就是推卸责任吧?看,我可都布置了,别说我没强调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