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申报、专家实地考察评估、评审和公示,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其中,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博物院、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我省4家文博机构入选,充分显示出四川在古籍保护领域的传统优势和综合实力。
例如四川省图书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单独设立古籍修复室,专门开展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经过七十年的发展,逐步打造了国家级标准化修复室,并挂牌成立“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修复的古籍当中,有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的宋刻本《茶经》、元刻本《春秋左氏传补注十卷》、明洪武南京刻本《明洪武南藏》等。
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承担着国家珍贵古籍的修复任务,随着第二批名单公布,我国国家级古籍修复网络已覆盖全国多个省份。下一步,各中心将重点开展古籍修复师联合培养计划,通过师承制与高校教育结合,破解专业人才断层难题,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古籍保护挑战。
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首都图书馆
山西博物院
大连市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孔子博物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湖北省博物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博物院
四川大学图书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