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29套
目录:
1、2014年7月27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2014年12月20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3、2014年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4、2014年四川省自贡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5、2014年宜宾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6、2015年4月26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7、2015年12月5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8、2015年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9、2016年6月4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10、2016年12月3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11、2016年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12、2017年4月16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3、2017年12月2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4、2018年3月31日成都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和参考答案
15、2018年4月15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6、2018年7月8日四川省成都市“一村一大”《教育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和参考答案
17、2018年12月9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8、2019年4月27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
19、2019年12月7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19年四川省甘孜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卷和参考答案
21、2020年7月18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
22、2020年12月5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3、2021年5月29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24、2021年12月25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25、2022年6月19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26、2022年11月26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27、2023年4月8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28、2023年6月3日四川省甘孜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29、2023年10月28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部分内容节选:
2023年10月28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学生的本质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学生是完整的人
C.学生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人
D.学生是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的人
2.罗老师在课堂上一边讲课,一边操作投影仪,同时还观察着学生的听课情况。这反映的是( )。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稳定
3.曾老师叮嘱同学们,课后大家要多做习题以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否则学过的知识很快就遗忘了。曾老师的说法符合遗忘的( )。
A.干扰说
B.同化说
C.动机说
D.衰退说
……………
答案解析
1.【答案】D。解析:A项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情感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B项这也是正确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完整个体,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而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C项这个观点同样是正确的。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和需求,但同时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D项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基于间接经验的,也就是说,他们通过书本、教师和其他教育资源来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不是主要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当然,直接经验在学习中也是重要的,但它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
2.【答案】B。解析:A项指的是注意力从一个对象或任务转移到另一个。但在题目中,罗老师并不是先专注于一项任务然后再转向另一项,而是同时处理多项任务。B项正好描述了罗老师的行为。他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力分配给多个任务,如讲课、操作投影仪和观察学生。C项通常指的是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注意到的信息的数量或范围。题目中并没有特别强调罗老师注意到的信息的数量,而是强调了他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D项指的是注意力能够持续集中在某一对象或任务上的时间长度。但罗老师的行为更多地涉及到多任务处理,而不是单一任务的持续集中。
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3.【答案】D。解析:选项A,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可以恢复。这种理论更侧重于外部因素的干扰,与曾老师的观点不完全吻合。选项B,这是奥苏伯尔提出的观点,他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和规律后,低级的观念可能会因为被高级观念所代替而被遗忘。但曾老师的重点是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与同化说的观点不符。选项C,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导致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这与曾老师的观点也不一致。选项D,这一理论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这与曾老师提到的通过做习题来强化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一致的。如果不进行强化,记忆痕迹会逐渐衰退,导致遗忘。
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
……………
查看全文内容题目及答案解析:
(真题会持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