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件事情又把老师推向了风口浪尖。山西中北大学的大二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因作弊老师收了试卷。
作弊被发现,老师没收试卷,没有错啊,自古有之,且好像都是不成文的规定。老师没有错啊,作弊要被取消成绩的,自古有之,特别是自科举开始,就明文规定:不得作弊,不得舞弊,否则……
老师视而不见,似乎有失职的嫌疑,好像是会被惩罚的。从上学开始就知道,不可以作弊,铤而走险。
可是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家属爆料,在这之后,这名学生跳楼身亡,家长不依不饶,一直表明,监考老师有错,都是老师的错,该追究老师的责任。
“孩子在教室哭了20多分钟,老师没有安慰?”之类的词语。
拜托,老师在监考,工作期间,不是针对你一个孩子,这个是正常工作,老师错了吗?
我认为没错。
把孩子从呱呱坠地养到20多岁,付出了不少精力,金钱,时间,说呕心沥血,一点不为过。为人父母,艰辛可想而知。孩子这样突然的离去,要说不伤心,那绝对是假的。
家长追究孩子死因,追究责任,我觉得毫无疑问。但是为人父母,是不是该讲点道理,不要习惯性地去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孩子发现作弊,正常流程去做,何错之有,后面的事情,老师确实是在意料之外。我想,这样的悲剧我想谁也不想看到?
家长作为父母,追究孩子死因,了解真相,确实没有错。但比起真相,其实家长更应该关注这个。
我觉得是这个时候追究家长对错,老师的对错,是不是太晚了,做出这样的选择,绝非是突发,一定是心理存在问题,这个绝对是有个过程的。
1. 孩子曾经发生了什么?
要追根溯源,我们不得不考虑孩子在家这段时间。我们都知道,今年由于疫情,学校开学姗姗来迟,大学是被放在最后一批的。许多大学,现在都还没开学,开学的大学其实也是为数不多的。
停课不停学,保证孩子的学习,各个大学也是展开的网络课程。学生戏谑成了“函授”。学习靠的就是自觉。那么孩子好好学习了吗?我觉得就是待考虑了
为什么会想到作弊,毫无疑问,我考不会,我又想考得好,最起码要合格,所以孩子铤而走险。
那么久的时间,孩子情绪不对,行为不对,到底经历过什么事,没好好学习,难道家长毫不知情,对于孩子的情绪,家长难道丝毫没有察觉吗?
2. 家长的评判和关心是不是值得思考?
看过孩子给家长发的信息:”妈妈,我对不起你?”“不要像我,我不配?”
看到这样的词语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心里胆战心惊的,如此小事,竟然上升到配得感?
我不知道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评价是怎样的苛刻,会让孩子如此觉得自己低到尘埃,然后要拿生命去买单,这样的压力是有多沉重,还有孩子是压抑了孩子多久。
熬过了疫情,熬到了开学,却竟然熬不过如此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熬不过一个小小的期末考试,你说这个时候追究责任,是不是太晚了。
中国有句话说:“娘在,90你也是孩!”在这样的一个导火索下,家庭是推卸不了责任的。
如果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更多的关注孩子情绪和心理,有足够的爱支持,孩子或许就能够度过这样的危机了呢?
总之:事情都发生了,来追究到底是谁的责任,说孩子对错,评判是非曲直是不是太晚了。早该防患于未然。
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