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为什么不允许倒回去检查试卷

高考为什么不允许倒回去检查试卷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11 13:51:53

2020年有1071万的考生参加决高考!

高考试卷的来历始终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试卷是怎么来的?谁命制的?什么时候命制的?又是怎么保密的?可能许多家长考生都非常的好奇。本文将一步一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命题时间

往常每年的5月初青年节前后 (今年众所周知的原因延迟一个月),高考命题工作正式开展。命题工作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

命题之前

确定命题人

高考卷命题专家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教授、在职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三者的比例递减,即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命题组组长为大学教授,各板块题目也都是大学教授命题的。考试命题专家库中的专家一般为了稳定高考全国卷连续性,几年才一大换,一般几年内换的不多。

因为,高考选拔的对象,是要进入大学,说白了高考是为高等教育院校选拔人才。高校对学生的素质要求需贯彻到高考中,高考试卷的命题精神,指导、引导高中教学体系。显然,高中在职教师与市、区、县教研员对高校人才需求把握不到位。中学老师主要是去看题和做题的。

通知命题人

确定了候选人,省考试院会在4月(5月)中下旬征询意见,问询能否参加当年的高考命题。再得到口头同意后,考试院会在4月(5月)底,5月(6月)初将命题人集中在一个指定的地方,让大家签订非常详细的长达几页的保密协议,对外统一口径声称“出差”等无关的事情,然后让大家乘坐指定的大巴,一般要到机场安检。(编者注:上述内容是各省自主命题的,现在统一命题有所区别)

严苛的安检

基本上每个省的命题人都要集中到机场安检,安检非常严格,任何电子设备都不能携带。有一个老师是这样描述的“衣服所有的夹带,U盘都被扣,所带的行李箱和衣物都要一点点细细检查,全身上下以及所带的物品没有一点是带字的,随身也不能有纸和笔。除了这些东西,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更是“违禁品”,所有老师的通讯设备都被临时“收缴”。”

经过严格的安检后,命题人就会被拉到已经安排好的命题地点,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世外桃源”生活。

命题之中

首先中断对外的一切联系,给家人报平安也是有专人负责。24小时有人站岗,电话有监听,电子设备被干扰,不能私自离开驻点。

其次出题工作强度大。基本上从早上8点,一直要忙到午夜。由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试卷。

命题原则

1.以教材及大纲为准绳

每一道题,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题意、描述、问题、解答,哪怕是字母顺序一个符号一个标点,要能够在教材处找到援引。

2.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

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要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绝对不会出现超纲内容,这就要求命题人员要有极高的理论知识,不是简简单单说把考纲背下来就可以的。

3.“反押题”贯穿命题始终

高考命题组对高考教辅和网上押题信息的掌握,可以说是最全面的。出题的地方会有各种教辅资料以及官方教材。这些资料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方便命题人员开阔思路,而是防止所出题目出现重复,尤其是后面的计算大题。某种思路一定不能被前人所用。

从出题到题目的标点符号,包括题目是否可能出现歧义,出题的顺序都要反复商榷,命题组一般会有两三个通宵不眠夜。

英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还需要从近几个月的国外杂志中,几百上千篇中,挑选出主题积极向上的、生词量比较均衡的、语法涵盖全面的文章,进行出题。

如果语文和英语的命题有一定的弹性,那么数学卷的命题特点只有一个:忠于课本。每道题必须要在课本教材里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和侧重。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不允许出现超纲内容,否则必须砍掉。

4.难易度适宜,并且可以拉开档次

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一定要有具体的预测值,而且要对比往年。一般来说,所谓的“难一年易一年”也是存在这个考量的。不过这个难易程度很主观,平均分才是最客观的。具体到数学这科,平均分误差在三分以内。

对于命题组而言,考生个人分数不重要,群体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点,试卷出来,平均分也基本定了。根据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一定会有具体的预测,而且会对比往年。

测试试卷

题目确定好后,要进行试题测试。

一种方法:当命题完成后,会有数名考生提前考试,接触到刚刚定好的当年高考试卷,选拔标准是成绩中游,来自省内几个县市的主要中学。试考的成绩就是他们高考的最终成绩。根据测试生的成绩,命题人会对题目进行微调,在这种情况下,十之八九会将题目难度降低。

另一种方法:考试院会请来没有参与命题的高中老师,到隔离区进行实考,并对试卷挑出各种毛病,最后再次修改,达成一致意见,试卷方可成型。

交印试卷

这是最后一步,这时候已经到了七月份。一般会有几个印刷厂在动用警力的情况下,彻夜工作,印刷出所有试卷,而且是正式和备用两套试卷。

命题之后

试卷交付后,命题人仍然不能离开,直到高考结束后方可回家。

01揭秘一:谁有资格参与高考命题?

高考命题人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大学教授、高中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教研员)。三者的比例依次递减,大学教授占的比例最大,一般学科命题组组长都是大学教授。

为什么高考命题人要以大学教授为主?

这是因为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高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需贯彻到高考中;高考试卷的命题精神,又引导着高中教学。显然,高中在职教师与教研员作为高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对高校的人才需求不如高校教师把握精准,而且有太强的主观性。

那么,哪些大学教授和高中教师,可以成为命题人呢?标准可概括描述为“一优三非”——

一优:即在行业内非常优秀,高校老师一般都是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高中在职教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一般是有长期教学或研究经验的中学特级、高级教师。

三非:

1非:指的是高中教师不能是高三课任教师。因为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这种偏好会体现在他的命题中。

2非:指的是不能有直系亲属参加当年的高考。

3非:指的是未参与过高考补习、辅导、讲座、编写教辅资料等工作。

命题人每年都需要签“保密协议”。虽然这个身份是对个人能力的极大肯定和荣誉,但不能对外透露。成为命题人后,每个人首先要上一节安全课,要求在高考结束后,不能撰写点评高考题目的文章,不能对外宣传自己曾是命题人的身份,不能接受媒体采访。

在高考命题组里,除了临时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上述老师,还有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中最重要的,就是各个学科的学科秘书。每年除了命题,这些学科秘书的主要任务是调研高考试题的各种反馈,协助拟写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命题期间,他们是命题老师的指导员、参谋员,起到的是“科学把关人”的作用。尽管不负责具体出题,但学科秘书一直被业界称为高考试题的“灵魂人物”。

02揭秘二:在哪里命题?

高考命题一般有一个固定周期。大概每年3月(4月)上旬,命题人就会接到相关通知,由各地招生考试部门负责,将命题人员集中送到一个神秘的地方。这个地方一般是选在位置偏僻、省级以上的疗养院。这些疗养院警卫森严,一般由武警把守。只要进去了,在命题结束前是绝不能外出的。对外统一的口径是:这些老师出差了。只是这个出差时间有点长,一个多月。

被选中的老师们通过体检后,就正式进场了。命题人不能携带任何通讯工具,手表、书和教辅资料也一概不允许带,只允许带随身衣物加个人洗漱用品。疗养院生活条件当然没问题各项配套很齐全。

命题老师入场时,就断绝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早些年命题老师在工作人员的监视和录音监控下,还可以亲自与家人通电话;后来改由工作人员打电话,替老师们报平安。

武警把守的疗养院,片纸不能流出。疗养院内负责清洁和照顾日常起居的工作人员,更不允许触碰任何纸片。命题工作房间24小时无死角监控。不需要的草稿纸等,由2位老师在2名武警的陪同下,每天在指定地点焚烧,确认完全烧尽后才可离开。任何稿纸、写没写过字的纸,统统不得带回住宿房间,也是24小时监控。

03

揭秘三:命题原则

①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

高考命题要求每一道题,无论分值大小,一定要在《考试大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在教材上能够找到依据。《考试大纲》的每大块内容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知识点的考频,也可以在《考试大纲》上查到。

出题人就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经常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不会出现超纲内容。这就要求命题人员有极高的理论素养,不是简简单单把考纲看一遍就可以的。

这也启示广大考生:当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考生更应该回归教材、仔细阅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②不能立异,但必须标新

高考命题组对教辅资料和各种模拟题的掌握,可以说是最全面的。出题的地方会有几个大书架,市面上各种教辅资料及教材都会被搜集到这里。

存放这些资料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给命题人员开阔思路,而是防止所出题目出现重复,尤其是数学、理综、文综后面的大题,某种解题思路一定不能已被他人所用。如果命题过程中,有人提出某题和市面上某题差不多,那就一定要把该题找出来。如果命题点的资料架上没有,会有专门人员去市面上“挖地三尺”找。

不仅如此,5月份后到处热销的联考卷、预测卷、押题卷,都会源源不断地送来,进行比对、去重。这就要求命题人不仅有很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极丰富的实践经验。

③一定要准确预测试题难度

“小白鼠”功不可没

对于命题者而言,某个考生得了多少分并不重要,群体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点。试卷命制出来,平均分也就基本定了。每科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分布,客观题的得分率,等等,一定会有具体的预测,而且会对比往年。客观来说,所谓高考试题“难一年,易一年”也是有这个可能的。

对试题难度的判断精准到什么程度?用一位命题老师的原话说是:还没高考,平均分就已经定了。一个80分水平的考生,一定考不出90分。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命题者的水平高超,还要感谢提前高考的“小白鼠”。

“小白鼠”有两种,一种是命题完成后,会有当年的数十名考生提前考试,试考成绩就是他们当年高考的最终成绩。

这些考生的选拔标准其实很简单,一定是成绩中游、来自教学水平居中的高中。每个省最出名的几所顶尖高中的学生,是绝对不会被选上的。这些考生完全不知道自己试做的是高考题,考完了也不能放出去,要一直等到高考结束才能回家,所以也相当郁闷。

另一种“小白鼠”是没有参与命题的高中教师,也到隔离区进行试考。当然,他们主要是为了给试卷挑出各种毛病。

根据测试生的成绩和试考老师的意见,命题人会对题目进行微调,在这种情况下,十之八九会将题目难度降低。最后试卷才会定型、印刷。

04

揭秘四:高考试卷其实有两套

最后一步是印刷试卷,这个时候已经到了6月底7月初。会有几个指定印刷厂在动用大量警力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彻夜不休工作两天,印刷出所有试卷。(这几个印刷厂可以说是那几天全国保密程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每种试卷其实都是两套,正式加备用。而且除了命题人,没有人知道哪套正式、哪套备用,正式和备用也不在一个地方印刷。但如果没有极其重大情况发生,不经批准,高考是不会轻易动用备用卷的。即使当年四川发生的高考试卷被盗案件,也没有启动备用卷。

临近期末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相信好多学生对2020年的学习成果希望有个综合摸底测评。一起竞赛资讯特为高二、高三同学提供了衡水中学密卷一套,包含各科最接近高考水平的评测试卷及调研试卷。

微信搜索并关注衡文同师 回复【密卷

衡中密卷在手,高考提分不愁!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