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卷子能在教育局查到吗

小升初卷子能在教育局查到吗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2-11 11:12:21

山东烟台福山区,一位家长发帖吐槽:小升初查分数需要下载指定的“好分数”APP,提前一天看成绩还要充钱,充的是365元一年的VIP会员。


如果想要看错题,也必须充钱。家长怒道:“吃相太难看了。”

7月16号,当地教育局回信,规定是由班主任点对点向学生家长通知成绩,一些班主任为了图省事儿,要求家长下载“好分数”APP查成绩。

家长在引导下进行了付费查询,这也引发了家长的不满,这也不符合学校和“好分数”签订的保密协议。



目前,已排查在“好分数”APP上付费的家长进行退款,这不就是一场现实版的知识付费闹剧吗?



只不过,这剧本写得既尴尬又刺眼,让人直呼内行,商家这如意算盘打得呀,简直就是精准狙击了家长们的焦虑之心。

这哪里是查分软件啊,分明就是焦虑收割机。教育局回应称:是班主任们图省事儿,成了这“好分数”APP的推广大使。

这操作简直就是教育界的跨界营销啊,只不过这营销对象是搞错了,家长们可不买单,毕竟孩子成绩是家长的命根子,怎么能让商业利益来掺和这一神圣的领地呢?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付费看错题的功能简直就是教育界的奇葩,学习路上,错题是宝贵的资源,如今却成为了商家的摇钱树。这不就是在鼓励孩子们花钱买教训吗?



商家开展营销挣钱可以理解,但是谁给了商家赚钱的机会?学生的试卷只有教育管理部门才能掌握。

如果不是他们把试卷信息提供给商家,哪个商家会有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呢?

他们又怎么会精准地知道考生的题目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怎么样改正呢?

这些原本是老师教育的职责所在,如今却成为了商家牟利的商机。

难道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吗?连基本的学习反馈都要靠钱来解锁?



如果连看分数这样基本的事情都要被商业化,那么教育的本质何在?难道我们真的要培养出一代付费才能成长的孩子们?

这件事情引发了我们对教育商业化的担忧,教育是用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而非是成为盈利的工具。

当教育内容被货币化,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公益属性,更加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家长与学生应当被尊重,他们的焦虑和需求,也不应该成为商家谋利的手段。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该要担起责任,确保教育评价和反馈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教育的反馈和辅导,应当是教师职业的一部分,而非是商业化的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对教育类app的监管,防止教育领域再次出现,这种不正当的商业行为。

让教育回归其本质,以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为中心而非以谋利为中心,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能力,而非仅仅是追求分数与成绩。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